微型月季组织培养探讨

时间:2022-06-23 05:16:00

微型月季组织培养探讨

摘要 研究微型月季的组织培养技术,发现采用MS+6-BA 0.5 mg/L+NAA0.1 mg/L可以进行有效的芽诱导,MS+6-BA 0.3 mg/L+NAA0.1 mg/L可以有效诱导微型月季组培苗的增殖,增殖系数最高可达到6~8,培养基MS+IBA 0.5 mg/L+NAA 0.2 mg/L可以有效诱导组培苗生根,生根率达到80%。同时分析了微型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外植体污染、组培中的褐变、玻璃化、增殖过程中试管开花等。

关键词 微型月季;组织培养;褐变

中图分类号 S68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187-01

微型月季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是现代月季中的一个特殊种类,其株型矮小,呈球状,花头众多,被称为“钻石月季”。主要应用在盆栽观赏、点缀草坪和吊挂装饰、阳台布置等方面[1]。因其花色奇异、花多、植株矮小且全年开放等特点很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由于微型月季植株矮小,茎细,难以扦插繁殖,繁殖系数低,影响其规模化生产[2],因此研究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外殖体的接种

选取没有病虫害的健康成年盆栽植株,将其放入大棚,定期用杀菌剂进行喷洒,经过1个月后,采取粗壮的茎段作为外殖体,首先用洗洁精水浸泡20 min,用吸水纸将水分吸干,移至超净工作台,然后用70%酒精浸泡30 s,0.1%升汞浸泡6 min进行消毒,最后用无菌水清洗2~3遍。

2 芽的诱导

将消毒好的外植体切成带有1~2个节位的茎段,接入MS+6-BA 0.5 mg/L+NAA 0.1 mg/L培养基,所有培养基中均添加蔗糖30 g/L、琼脂5 g/L,pH值5.6,培养温度(25±2)℃。经过2周的培养,即可诱导腋芽的萌发,生长正常,芽的诱导率可达到100%,如果加入6-BA的浓度过高(超过2 mg/L),会导致芽的畸形生长且后期脱落。

3 芽的增殖

将诱导出的小芽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MS+6-BA 0.3 mg/L+NAA 0.1 mg/L。培养2周,芽开始萌动,基部长出芽点,3周后就可以形成丛芽,增殖系数达到3~5,经过第2代增殖培养,增殖系数可达到6~8。增值培养25 d左右,芽高可达到2 cm左右,颜色嫩绿,植株生长正常,长势良好。

4 生根与移栽

将达到2 cm左右生长正常的苗切下,接入生根培养基:MS+IBA 0.5 mg/L+NAA 0.2 mg/L,可以有效诱导组培苗生根,生根率可达80%左右。经过25 d左右的生根培养,将组培苗移入塑料大棚炼苗,1周后移栽至穴盘。移栽基质为泥炭∶珍珠岩∶蛭石=3∶1∶1,同时再用一层透明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湿度,每周喷洒杀菌剂1~2次。移栽1个月后成活,长出新叶,移栽成活后揭开薄膜,移栽成活率可达85%左右。

5 讨论

(1)在微型月季的外殖体诱导中,细菌和真菌污染较严重,分析原因可能有2个方面:一是外植体较细,杀菌时间较短;二是因外植体上叶片切除时,留有一部分叶柄,在叶柄和茎相连的地方较难消毒干净。采用将母株移至温室大棚中,定期喷洒杀菌剂,经过一段时间再取外植体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污染率。

(2)在微型月季继代过程中,会有部分增殖芽茎基切口处出现褐化现象,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褐变逐渐严重。有研究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活性碳、VC、PVP可以有效防止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变[3-6],该研究发现,添加1 g/L活性碳,可以减轻微型月季继代过程中褐变的发生。

(3)在大量试验中,笔者发现微型月季的增殖过程中易出现玻璃化苗,一是随着6-BA的浓度升高逐渐出现玻璃化现象,二是随着继代代数的升高,也会产生玻璃化现象,可以采取随着继代代数的升高适当降低6-BA的浓度,来降低玻璃化苗的比例。

(4)因微型月季的组培苗比较幼嫩,移栽要注意保水保湿,采用泥炭、珍珠岩和蛭石混合作为基质,保水性和透气性较好,移栽后覆盖透明的塑料薄膜小拱棚,可有效保湿,提高移栽成活率。

(5)有研究表明,微型月季继代增值系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第3代达到6.6,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变异苗出现增多[7]。该研究中,当继代次数增加时,逐渐出现试管开花的现象,但此时瓶内开的花表现出畸形,花朵较小,花瓣为单层花瓣,颜色从粉红到白色到绿色,随着代数的继续增加,开花的现象逐渐严重,增殖系数降低。这可能与微型月季本身的激素分泌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6 参考文献

[1] 陈昌岑,朱建镛.不同季节中IBA对迷你玫瑰不同节位之单节插穗发育的影响[J].中国园艺,1996,42(3):204-216.

[2] 朱建华,汤晓.月季[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

[3] 陈惠娟.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的产生机理及克服措施[J].植物保护,2005,31( 2):79- 82.

[4] 黄霞,黄学林,高东徽.防止香蕉茎尖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的研究[J].广西植物,1999,19(1):78- 80.

[5] 郑孝丹,胡燕梅.海南龙血树组织培养及抗褐变的研究[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1(4):235-237.

[6] 姚洪军,罗晓芳,田砚亭.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3):78-84.

[7] 宗树斌.微型月季的组培快繁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74-75.

上一篇:有机蔬菜发展探讨 下一篇:施肥对柏木林采伐迹地和退耕地营造杨树速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