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企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2-21 19:05:47

微型企业发展

微型企业发展范文第1篇

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在于为微型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微型企业也能直接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通过电子商务来打破现有的格局。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降低库存、缩短企业生产周期、减少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还有助于拉动就业,全国每增加1%的微型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将会给社会带来4万个新增的就业机会。

2、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

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微型企业和电子商务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微型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日趋活跃,交易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些都意味着,众多小规模电商网站将从中获惠。给微型企业减免增值税和营业税,将极大改善草根电商团队的创业环境,更多资本不充足的微型企业将进入电子商务行业,增强盈利能力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同时,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网站的建设和网店的成立,也是大多数企业追求快速发展、体现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最现实的困难就是由企业自身财力、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所带来的,所以微型企业在这些方面亟待改进。CNNIC报告显示,100人以上的企业拥有的网站和网店比例均超过70%,而大多数中型企业拥有的比例则只有40%左右,7人及以下的企业仅为22.1%,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微型企业的建站意识相当薄弱,有待加强。

3、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微型企业要发展电子商务还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瓶颈问题,因为自身经济实力的原因,无法负担专业人才的薪金费用,这直接导致电子商务模式缺少创新,优势性凸显不出。

(2)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识不够,总认为电子商务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虽然我国的电子商务存在了许多年,但是大多数企业对电子商务的知识尚未普及,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微型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许多传统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对电子商务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这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微型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

(3)上下游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目前我国许多微型企业存在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许多微型企业的计算机网络设施严重落后,信息化水平依然处在低水平。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提和基础是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微型企业就无法开展真正的电子商务交易。

(4)在信用体系方面,全国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证体系。目前中国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信用体系也还不健全。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被欺骗的事情时常发生,两者的交易缺乏必要的社会监督。当传统的消费方式还在引起各种纠纷时,消费者又怎么能信任互不照面的网上交易呢?

(5)网络安全也是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一大瓶颈问题。大多数网络用户都注重网络交易的安全可靠性,其中有些人认为安全性和个人信息得不到很好地保护。由此可见,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网络安全性。

4、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研究

为了让微型企业积极地、更好的发展电子商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对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培养和吸引。为加快我国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的步伐,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微型企业要很好地发展电子商务就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商务规则的专业人才从事这项工作。针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企业必须对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应具备的特点进行了解,并依据企业本身存在的优势,对其所培养的人才要准确的定位。从全国企业的发展来看,电子商务人才应具有实战型、复合型和多元化的特征。

(2)深化对电子商务的认知。政府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人们对微型企业和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电子商务除了可以为营销服务,还能为管理、物流仓储、融资等环节带来增值服务。微型企业需要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同时要结合自身的需求,拓宽应用的范围和水平,充分使电子商务在各个环节中发挥作用。

(3)加强建设企业的信息化。由于本身业务和资源的限制,微型企业实施电子商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加强基础管理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改善业务流程等,为企业建设信息化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其次,为了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企业要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条件下,成立信息化管理机构并统一进行规划;最后,从企业的已有能力出发,逐步增加企业信息化的投入。

(4)微型企业要发展电子商务,就要创造成熟的、规范的信用环境。信用环境不仅是企业的网站应该遵守的信用原则,更重要的是要为买卖双方建立一个符合电子商务特点的信用形式。要建立一个公正和合理的信用体制;要健全相关责任部门之间的信用共享体制,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信用服务体系。

(5)加强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的研究。要对电子商务系统中使用的安全技术进行研究,就必须拥有一支精干的安全技术研究队伍,让他们去研究网络加密技术、安全技术、密钥管理技术、防火墙技术、认证技术等以及相关的一些安全协议标准等。通过这些技术的研究,实现安全的网上购物和在线支付,最终让人们增强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度。

(6)合理规范地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是一种独立于买卖双方,能够为微型企业提供在线交易、支付、物流配送和信用保证系统等综合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对于微型企业可以选择淘宝网或国内最大的B2B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他不但可以使微型企业扩大交易的范围,降低交易成本,缩短流通环节,还能提供小额贷款和融资服务。

(7)政府部门要尽快完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体系。应该制定相关的电子货币法,规范金融结算的规程和电子货币的流通过程,为电子交易支付系统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持和保证。

5、结语

微型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型企业将获得无限商机。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对以上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这样才能提高微型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得到长足发展。

微型企业发展范文第2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为创业促就业”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定向扶持、全程服务,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原则,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实行优惠政策,开展创业培训,扶持重点行业等方法,激发创业热情,积极促进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增加市场主体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通过大力实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程”,结合微型企业发展趋势和规律,加强统计分析,实施重点行业帮扶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加快推进微型企业发展工作。

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年我县发展微型企业的目标户数为50户,带动就业500人以上,新增注册资本250万元以上。到“十二五”末,计划发展微型企业500户,带动就业5000人,新增注册资本2500万元以上。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微型企业发展

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微型企业氛围,在全县掀起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热潮。通过开展“微型企业发展宣传月”活动、营业执照颁发仪式以及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发展微型企业的相关政策;通过宣传板报、发放资料等形式在县人才交流中心进行政策宣传;通过宣传演讲、派发宣传单等活动深入高校、社区、乡镇进行宣传。通过宣传,不断提高发展微型企业相关政策的知晓率,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在强化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创业指导、产业分析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服务咨询、产业导向、前景分析等服务,增强微型企业的生命力,提高微型企业的存活率。

(二)明确工作主体,落实工作责任

各乡(镇)、各责任单位是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落实政发〔〕21号文件规定的工作职责,切实担负起规划制定、政策统筹、资金筹措、服务协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将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作为年度工作考评内容纳入年终考核,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注册登记、创业培训、扶持资金拨付、实施信贷等工作。工商、财政、税务、人社、金融等部门要主动介入、积极配合、分工协作,形成统筹安排、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推动微型企业发展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开设“绿色通道”,指导微型企业登记注册

工商部门要按照自治区微型企业登记监管暂行办法,积极做好我县微型企业登记注册服务工作。要建立“绿色通道”,在登记窗口公示创办微型企业的八类人群的条件和审核方法,实行专人帮助、指导。按照收式审查与实地核查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即方便群众登记注册,又防控风险。要落实减免工商规费政策,对属于个人独资企业形式的微型企业,免收企业开业及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年检费;对属于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微型企业,按现行收费标准20%的额度收取企业开业及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年检费。

(四)落实培训计划,全面开展创业培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自治区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管理办法,指导各定点培训机构对微型企业创业者进行创业知识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

(五)落实财政优惠政策,及时发放资本金补助资金

县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本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好财政资本金补助金政策,加强监管,提高财政扶持资金的绩效。县微企办要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组建扶持微型企业资本金补助资金发放评审委员会,明确资本金审核发放的工作流程和职责,做好资本金补助资金审核拨付工作。根据上级拨付的扶持资金制定本地的资本金补助资金具体操作办法,尽快将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位。

(六)建立孵化基地,及时开展创业孵化工作

科技、教育、工信、人社、文体等部门要按照政发〔〕21号文件精神,学习南宁等地创业孵化园的做法,加强创业辅导、融资担保、管理咨询、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争取创建特色孵化基地,面向微型企业开展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提高微型企业创业成功率。要鼓励和支持微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促进微型企业与高校合作,并支持微型企业进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七)落实资金优惠政策,做好专项资金扶持

工信、环保、农业等部门应在各种专项扶持资金、项目资金等政策性扶持资金安排上向微型企业倾斜。微型企业能够纳入的均应纳入,给予安排,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予以扶持。

(八)落实税收优惠及融资担保政策,加强信贷扶持

税务部门要大力宣传支持微型企业发展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及时给予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财政部门要及时将微型企业上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统一奖励给企业。金融、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加强政策指导,支持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微型企业的信贷扶持,助推微型企业发展。

(九)建立微型企业政策咨询平台,提供信息服务

依托“微型企业发展网”以及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向广大群众提供有关发展微型企业的政策宣传、发展动态等服务。

(十)做好督查督办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县人民政府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及时通报结果,指出存在问题,责令限期整改,促进微型企业健康发展。要加强调研、指导活动,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进一步完善各种程序规则。县人民政府在每年的12月初对各乡(镇)微型企业发展情况开展督查,以迎接市人民政府的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完成微型企业发展任务

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是自治区第会议确定的“十项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重点。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到促进微型企业发展不仅可以惠及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八类人群”,让他们有事做、能就业,实现人生价值和致富愿望,而且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化解社会矛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平安建设。要坚决按照上级下达的微型企业发展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加强统筹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各职能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做到落实专人、齐抓共管,确保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工作顺利开展。县工商局要每月定期将已办理名称核准的微型企业创办人员信息资料抄告县人社局,以便县人社局及时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工作。县人社局每月定期将参加培训并领取培训合格证明的人员资料抄告县财政局和县工商局,以便于县财政局及时发放资本金补助资金。

(三)认真总结经验,做好信息反馈报送工作

微型企业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型企业;发展;路径;探析;永川区

创业是发展之源、富民之要。在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鼓励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是国富转向民富的重要途径,是重庆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的有效举措。本文拟就永川微型企业发展路径加以分析。

一、永川区微型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永川区微型企业发展现状

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培育微型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了解,永川紧紧围绕“十五件民生大事”和“缩差共富”等中心工作,将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当好企业的助产婆、催产师,着力缩小“三个差距”。

通过大力推进经济倍增工程,今年新发展各类企业主体491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027户,超额完成全年发展目标,外资企业新发展户数和注册资本(金)增量进入全市前列。通过强力推进微型企业发展,率先在全市成立微型企业协会,率先启动区领导和百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帮扶微企活动,率先突破微型企业小额贷款难。

今年我区创业培训1689人,1609户通过会审,财政扶持资金4005万元,发放营业执照1912户,带动就业近万人。

1.非公有制经济已步入迅猛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永川已经发展微型企业2072户,今年还打算发展1200户以上。“十二五”期间,永川还将发展6000户以上的微型企业,这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他们或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2.成立微型企业协会,给微型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和桥梁,多方扶持、帮助微型企业做大做强

微型企业协会是经永川区民政局批准的具有社团法人地位的非营利性群众团体,是全重庆市成立的第一个微型企业协会,目前全区共有会员2072户,主要履行以下职能:教育并组织微型企业会员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文明生产经营、优质服务活动;维护微型企业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微型企业会员的合理意见和要求,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进行生产经营指导,提供信息服务,组织交流经验,帮助解决微型企业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微型企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提出政策和立法建议;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对微型企业会员的管理工作,组织会员进行自我管理;开展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对外交流,加强与其他协会及永川区政府有关组织及社团的联系与合作;完成永川区委区政府或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3.永川区工商学会提出“两项创新措施”的建议,对接重庆市培育微型企业政策,得到区工商分局采纳实施

(1)努力做到发展服务关口前移,搞好一个“对接”:以重庆文理学院现有的“大学生知行创业园”为对接点,利用学校对在校学生开展的一系列“知行”创业基础锻炼的便利条件,通过学校推荐、“知行园”表现考察等方式把他们中的毕业生作为微型企业的重点催生对象,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帮助其迅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努力做好发展服务关口后移,搭建一个“平台”:以中国永川商贸城、和旺物流园、顺达都市工业园等为载体,成立微型企业园区示范基地,吸纳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创办以商贸物流、仓储运输等产业为主的微型企业。通过扶持关口延后确保创业成功。采用“1+3+n”模式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即除了“投资者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税收返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外,采用更多优惠政策吸纳创业:减免场地租金、免费提供个性化营业场所装修、设立商品配送中心等形式,解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帮助催生后的微型创业者“存活”发展。

4.微型企业发展状况良好,成效显著,突出表现在“三高一足”

永川区按照微型企业定期巡查回访制度的规定,对首批试点155户微型企业进行了首月巡查回访了解到,永川区微型企业发展状况良好,成效显著,突出表现在“三高一足”,即:

(1)开业率高:155户微型企业开业一个月以来,通过首月巡查回访统计,目前基本正式营业,开业率达90%以上。

(2)营业收入高:据不完全统计,155户开业企业当月营业额近500万,仅永川商贸城17户微型企业首月营业额33万,其中2户技术信息微型企业首月营业额近5万,对于初涉商海的微型企业来讲,这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3)带动就业高:155户开业企业解决固定就业岗位856人,还不包括临时雇用人员。其中重庆市永川区九哥制衣厂开业一月营业额2万元,招收固定成衣加工人员13个,临时人员2个,为微型企业创业带动就业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4)创业信心足:在巡查回访中,大部分微型企业创业者对未来充满型心,有5个微型企业已经申报了商标注册,4个企业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形象展示网站,他们看好的既是政府对微型企业的政策优惠,更是政府对微型企业的重视,他们就是要凭借微型企业的各种有形无形的“好风”,冲上九霄云峰。

(二)永川区微型企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1.微型企业发展滞后,数量少、规模小、就业率不高。据区个协介绍,在现有的10368户个体工商户中,仅有0.4%约400户可以扩大规模,上档升级为微型企业。

2.微型企业的产业结构愿望与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势不匹配。从咨询和申请情况来看,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占了总数的近60%;从投资领域愿望来看,传统的商贸业和服务业占了总数的70%。大多数大中专毕业生还未能参与微型企业创业,文化创意、新兴服务等行业涉足较少,这与永川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是不匹配的,区域优势得不到显现。

3.一些个体工商户自身上档升级为微型企业的意识淡薄,经营能力不强。有的受小农经济影响,安于现状;有的怕担风险,不敢闯市场;有的怕露富,以致怕因富而带来其他影响。对微型企业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是认为个体工商户中的大户(微型企业)只限于在城镇经营的,没有把农村中的专业大户纳入微型企业的范畴;二是误认为微型企业在发展规模、经济总量、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的成效不明显,不受社会普遍关注;三是认为个体工商户是自我发展、自生自灭、优胜劣汰,不需要政府扶持、调控。

4.对“九类人群”的认定困难。由于“九类人群”的标准不一致,基层工商部门在身份认定上操作困难。如大中专毕业生,就涉及到自考、成人教育、函授等多种类型的确认。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微型企业时,采取书式审查,对借用“九类人群”名义或借用他人门市申请创业扶持的,难以甄别。镇街对“九类人群”已就业情况也难以把握。

5.扶持微型企业的政策措施不具体。微型企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税收、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在现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中,缺少对微型企业的规定,即使有微少规定,也不具体,难以操作。有的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业主反映,承诺的优惠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及时;享受的财政补贴、税收返还、贷款担保等扶持政策,办理的程序过于复杂。

6.有的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质量差。政务环境还不宽松,人际关系成本较高,花去大量时间搞应酬;本本主义、唯书唯上,还大有人在;私营企业难办事,办事效率不高,缺乏服务企业的意识。

7.宣传力度不够。尽管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上进行了政策解读,制作了政策展板、发放了政策宣传手册、召开了“九类人群”代表座谈会等,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部分群众和个别乡镇领导不能完全正确理解政策的内涵,把国家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简单地理解为随便开办一家企业甚至个体工商户就可以从国家领取2-3万元补助,从而到处找关系,走后门。

二、微型企业发展的路径探析

培育微型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以创业促进就业,突破性发展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全力打造微型企业精品工程,多管齐下推动微型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营造鼓励创业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创业者自身迫切创业的动力,是微型企业发展的内因。营造鼓励创业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就是要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增强创业者的创业动力。一是要培育全社会崇商富商的商业文化,消除人们轻商、怕露富的心理障碍。二是要积极宣传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政策措施,以及区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让发展微型企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让微型企业投资者涌起满腔热情,抢抓全市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极好机遇创业致富。三是要大力表彰非公有制经济的先进典型,各街道、镇乡要树立微型企业的样板,以典型引路,让更多的人踊跃创办微型企业。

(二)重引导,强保障,着力催化微型企业持续成长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宣传和引导并举,通过送法下乡等活动,采取报刊刊载、广播宣讲、街头宣传等方式,对微型企业的政策进行宣传,把文件精神解释到位,提高社会各界对微型企业相关政策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掀起创业热潮。二是帮助创业对象抓好创业设计。充分发挥职能引导作用,利用工商部门掌握的市场信息,积极引导微型企业重点向科技开发、工业设计、软件开发、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新兴领域拓展,增强微型企业的“生命力”,确保微型企业存活率。

(三)制定切合实际的培育微型企业的规划

规划就是导向。制定微型企业的规划一定要切合我区实际,努力做到发展规模适当,产业布局合理。一是微型企业的发展规模要适当。据《若干意见》,发展微型企业,全市今年先行试点,自2011年起预计每年新增2万户,扶持的对象是国家政策聚集帮扶的“九类人群”,除市财政每年要编列微型企业扶持资金预算外,各区县也要投入专项配套资金。故我区培育微型企业,向市上争取,其帮扶的对象也是特定人群,且区财政也要安排专项配套资金。因此,只有微型企业的发展规模适当,才能既满足“九类人群”就业再就业的要求,及财力所能,也兼顾市上考核。当然培育微型企业应当尽力而为,不保守,特别是积极争取市上在我区试点。二是产业布局要合理。关于发展微型企业扶持的产业,《若干意见》指出:各区县可根据实际情况,向适合微型企业特别、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倾斜。据此,我区培育微型企业的规划,既要立足现有的基础条件,也要考虑未来的快速发展,尤其要和我区工农业发展的骨干产业结合起来。如在农产品深加工、饲料加工、林下养殖、绿色蔬菜、民族饮食、民族生态特色旅游、民族文化精品、市政维修、快速物流、商贸流通等领域培育微型企业。

(四)破瓶颈,强服务,着力营造微型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从实际着手,解决融资难问题。与银企“联姻”,通过政府搭桥,加强银行、企业双方合作,探索符合微型企业特点的企业财产抵押、贴息贷款等业务,为微型企业提供成长空间和发展环境。二是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社会服务体系。在突出政策优惠的同时,把政策引导、资金跟进同体制机制创新、各层次各方面配套服务有机结合,健全扶持微型企业自主创业、人才开发、市场准入、技术信息共享、资金融通、就业保险、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配套政策措施和社会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三是优化投资环境,简化微企申办流程。充分挖掘微型企业发展潜力,形成重商、亲商、扶商的观念,充分利用资金,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科学设置准入条件,简化办事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运营成本。

(五)有效开展微型企业创业者的培训

微型企业要发展壮大,以至成为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关键是创业者要有经营管理能力。开展微型企业创业者培训,解决目前创业者创业能力不强和缺乏技能人才的问题。一是要把创业的一般培训和专业培训结合起来。创业的一般培训,是让创业者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专业培训,让微型企业创业者掌握将要创业领域的经营管理、专业技能和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知识。二是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公共培训资源。严禁部门各自为政,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六)创品牌,强监管,着力提高微型企业生命力

一是创品牌,支持微型企业抓好商标保护。大力支持微型企业抓好商标的培育、注册、保护等工作,制定微型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增强知名、著名、乃至驰名商标创建工作,推行品牌经营。二是强管理,加强对微型企业的行政指导。通过上门服务、咨询等形式,协助、指导微型企业抓好管理,推进微型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进程,促进微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抓龙头,促进微型企业发展。有针对性的挖掘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能人,让他们根据市场化运作来组建和规划微型企业的发展格局,起好带头作用。政府可适当对他们实行单独的经费补助,更好地促进微型企业的发展。

(七)制定培育微型企业的政策措施

政策扶持是微型企业发展必须的外部条件。一是扶持政策要系统化。《若干意见》为大力发展微型企业,规定了财政扶持政策、税收扶持政策、金融担保扶持政策和行政规费减免政策。二是扶持政策要尽可能具体。财政扶持、税收扶持、金融担保扶持和土地政策等,对微型企业要有针对性,和中小企业要有差别。让扶持政策便于操作。三是清理现行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新区建立以来,出台了很多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没有专门扶持微型企业的政策。清理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继续执行那些有利于发展微型企业的政策,把缺少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完善起来。四是及时兑现已经承诺的政策,打造诚信政府。

(八)优化创业服务和加强监督管理

发展微型企业,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大事。关注民生,是党长期执政的基石;情系民生,是各级政府的本份;改善民生,是领导干部的责任。发展微型企业,一定要优化创业服务。一是要建立服务平台。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向微型企业及其投资者提供法律、法规、政策等各类信息咨询服务,完善技术、信用、融资、市场等各类信息服务平台。二是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干部要深入基层,真正为微型企业排忧解难。四是要切实维护微型企业的经营自,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得加重企业负担。

发展微型企业,也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在优化创业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对微型企业扶持工作的监督管理,是《若干意见》的明确要求。《若干意见》规定:严格审核发放扶持资金,定期公开扶持工作情况,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因此,加强对微型企业扶持工作的监督管理,让扶持资金真正用在创业者身上,真正改善民生,从而有效预防套取、抽逃、转移扶持资金的行为。监督管理的关键应该是,选准微型企业的投资者,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制定严格的扶持资金审查发放规则。

(九)探索微型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是微型企业发展的保障。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应成立培育微型企业领导小组,负责微型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应下设办公室在区工商局,负责日常工作;各街道、镇乡要落实分管领导,落实专门工作人员。二是要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与此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分工合作、齐抓共管,为微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进行监督管理。三是要加强区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建设,帮助解决其困难。使之发挥培育微型企业的积极作用,真正成为政府联系私营个体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四是要引导微型企业及其投资者遵循市场规律。扶持不等于包办。放手让投资者带领群众就业,大胆创业致富,把微型企业做大。

(十)严格资金监管

微型企业发展范文第4篇

扶持机构:微企办统筹协调左右联动

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微企办统筹协调、工商牵头推进、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协调、左右联动、全面推进的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格局。各级地方政府要设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机构,保障工作经费,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力度地推进工作,努力营造自主创业、竞相创办微型企业的良好氛围。

省、市(州)、县(市、区、特区)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形成各级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协同、社会各方参与、工商协调服务、建设管理并重的工作机制。各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微企办设在同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微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创业培训、创业审核、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日常工作。

扶持政策: 财政资金补助、税收奖励等多管齐下

财政补助政策:微型企业在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0万元后,政府给予5万元的财政资金补助。

补助资金管理:各级财政部门每年应当根据同级政府确定的微型企业发展计划,按程序报批后安排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资金预算。省、市(州)财政部门将应承担经费按一定比例预拨到县级财政部门。《办法》规定,按规定及程序审核后,县级财政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将补助资金划入微型企业开设的银行基本账户。

税收奖励政策:微型企业除享受国家和贵州省对微型企业及特定行业、区域、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外,其实际缴纳的所有税收中省级及以下地方留存部分总额进行等额奖励。

税收奖励管理:税收奖励由微型企业自创业后次年起每年2月底前向所在地县级微企办提出申请,县级微企办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进行审核。各县微企办完成税收奖励申请审核工作后,于当年3月中旬前将相关资料上报省、市(州)微企办,由省、市(州)微企办分别会同同级财政、税务部门审核后于当年3月底前下达各级财政应承担的奖励资金,并通过年终财政结算办理。县级财政部门于当年4月底前完成税收奖励的办理工作。奖励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按国库管理支付的规定办理,资金划入申请人开设的银行基本账户。

融资担保政策: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可获得不超过15万元的银行贷款或担保支持。

贷款和担保管理:金融机构要简化操作流程,积极创新和开发适合微型企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并为扶持对象提供信用担保和低息贷款支持。省内融资性担保机构要积极为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财政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减收微型企业的担保费。符合规定条件的微型企业,可申请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有关贴息优惠。

其他扶持政策:按规定免收涉及微型企业的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服务:措施建设微型企业服务体系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同级微企办、农业、财政、扶贫等部门做好微型企业创业人员的创业培训工作。

省 情 速 递

山西省委组织部针对少数干部身上的档案造假、身份虚假、年龄不实等问题出台了以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为重点干部任前档案审核制度,审核的对象是拟提拔或调整的干部。截至目前,已有3名干部因相关原因,被取消了考察人选或任用资格。

3月29日至31日,江苏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以促进和扩大国外产品进口为宗旨的专业性国际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产品博览会”,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677家企业参展,56%的参展企业达成了进口、产品(品牌)和投资合作意向。

湖北省将推行省级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今年年底以前,省政府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在原则上不增设机构、不增加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将所有行政审批职能、审批事项和审批人员向一个内设处(室)集中,同时建立健全部门内部行政审批工作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管理规范、监督有效的工作新机制。

3月31日,四川省召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提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出版发行产业、影视产业、演艺娱乐产业和印刷复制产业,重点培育动漫游戏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形成“5+2”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要达到1200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

微型企业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永川区;微型企业;发展;探索

创业是发展之源、富民之要。在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鼓励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是国富转向民富的重要途径,是重庆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的有效举措。

1.永川区微型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1永川区微型企业发展现状

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培育微型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1非公有制经济已步入迅猛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永川已经发展微型企业2072户,今年还打算发展1200户以上。“十二五”期间,永川还将发展6000户以上的微型企业,这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他们或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1.1.2成立微型企业协会,给微型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和桥梁,多方扶持、帮助微型企业做大做强

微型企业协会是经永川区民政局批准的具有社团法人地位的非营利性群众团体,是全重庆市成立的第一个微型企业协会,目前全区共有会员2072户。

1.1.3微型企业发展状况良好,成效显著,突出表现在“三高一足”

永川区按照微型企业定期巡查回访制度的规定,对首批试点155户微型企业进行了首月巡查回访了解到,永川区微型企业发展状况良好,成效显著,突出表现在“三高一足”,即:

(1)开业率高:155户微型企业开业一个月以来,通过首月巡查回访统计,目前基本正式营业,开业率达90%以上。

(2)营业收入高:据不完全统计,155户开业企业当月营业额近500万,仅永川商贸城17户微型企业首月营业额33万,其中2户技术信息微型企业首月营业额近5万,对于初涉商海的微型企业来讲,这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3)带动就业高:155户开业企业解决固定就业岗位856人,还不包括临时雇用人员。其中重庆市永川区九哥制衣厂开业一月营业额2万元,招收固定成衣加工人员13个,临时人员2个,为微型企业创业带动就业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4)创业信心足:在巡查回访中,大部分微型企业创业者对未来充满型心,有5个微型企业已经申报了商标注册,4个企业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形象展示网站,他们看好的既是政府对微型企业的政策优惠,更是政府对微型企业的重视,他们就是要凭借微型企业的各种有形无形的“好风”,冲上九霄云峰。

1.2永川区微型企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1.2.1微型企业发展滞后,数量少、规模小、就业率不高

据区个协介绍,在现有的10368户个体工商户中,仅有0.4%约400户可以扩大规模,上档升级为微型企业。

1.2.2微型企业的产业结构愿望与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势不匹配

从咨询和申请情况来看,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占了总数的近60%;从投资领域愿望来看,传统的商贸业和服务业占了总数的70%。大多数大中专毕业生还未能参与微型企业创业,文化创意、新兴服务等行业涉足较少,这与永川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是不匹配的,区域优势得不到显现。

1.2.3一些个体工商户自身上档升级为微型企业的意识淡薄,经营能力不强

有的受小农经济影响,安于现状;有的怕担风险,不敢闯市场;有的怕露富,以致怕因富而带来其他影响。对微型企业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是认为个体工商户中的大户(微型企业)只限于在城镇经营的,没有把农村中的专业大户纳入微型企业的范畴;二是误认为微型企业在发展规模、经济总量、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的成效不明显,不受社会普遍关注;三是认为个体工商户是自我发展、自生自灭、优胜劣汰,不需要政府扶持、调控。

1.2.4宣传力度不够

尽管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上进行了政策解读,制作了政策展板、发放了政策宣传手册、召开了“九类人群”代表座谈会等,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部分群众和个别乡镇领导不能完全正确理解政策的内涵,把国家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简单地理解为随便开办一家企业甚至个体工商户就可以从国家领取2-3万元补助,从而到处找关系,走后门。

2.永川微型企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培育微型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以创业促进就业,突破性发展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全力打造微型企业精品工程,多管齐下推动微型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1营造鼓励创业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创业者自身迫切创业的动力,是微型企业发展的内因。营造鼓励创业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就是要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增强创业者的创业动力。一是要培育全社会崇商富商的商业文化,消除人们轻商、怕露富的心理障碍。二是让发展微型企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让微型企业投资者涌起满腔热情,抢抓全市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极好机遇创业致富。三是要大力表彰非公有制经济的先进典型,各街道、镇乡要树立微型企业的样板,以典型引路,让更多的人踊跃创办微型企业。

2.2破瓶颈,强服务,着力营造微型企业发展环境

微型企业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促进;微型文化企业;法律建议

1 微型文化企业概述

20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把微型企业也纳入了其中,因此我们这里讲的微型文化企业就是指从业人员10人以下,从事文化产业[1]的微型企业。

重庆作为全国第一个发展微型企业的城市,其扶持的微型企业主要是指雇工(含投资者)20人一下、创业者投资金额10万元以下的企业。其扶持的九类人群包括: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 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城乡退役士兵、信息技术人员和文化创意人员。[2]

重庆自2010 年6月以来相继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相40 多个文件规范微型企业、促进其发展。[3]形成了重庆特色的“1+3+3”扶持模式,从财政、税收、融资担保、行政规费减免等四个方面给予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微型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微型文化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多为政策性文件,缺少法律的保护。 不管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还是微型企业的发展都多为政策性的文件这些政策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的优点,对于促进微型文化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的过多的政策性文件也有其劣势,即执行力度差和文件过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得这些政策落实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我国一直没有出台文化产业促进法,所以导致微型文化企业想要在文化产业面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护几乎不可能。2011年工信部最新出台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新增了微型企业标准也意味着微型企业可以受到《中小企业促进法》的保护。但是缺乏《中小企业促进法》配套的鼓励、优惠、救济等专项法律,存在过度依赖相关政策、行政法规、规章的倾向,也导致了该法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2 微型文化企业融资难。 融资问题一直都是文化企业发展的一个大难题,特别是对于微型的文化企业,因为其规模小、固定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状况难以衡量等原因使得其向银行贷款十分困难。重庆作推出了一些针对微型企业融资的扶持政策。一是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二申请重庆市小额担保贷款。重庆的这些措施也确实为微型文化企业解决了一些融资难的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作为盈利型的组织,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为微型企业提供贷款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那么谁来承担最后的责任?因为微型企业没有形成一个信用评价体系,商业银行考虑到其风险性就算是在政府的高压之下为微型企业提供贷款也不是长久之计。

2.3 微型文化企业人才缺乏。 管理型人才是微型文化企业发展的一根软肋,因为微型企业本来规模就小,管理模式就比较混乱。文化企业的发展除了好的创意、好的作品以为还要看它能否根据公众需求和文化市场现实有效组织经验。能适应数字技术环境中多种产业需求的文化资本人才和媒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也是文化企业的关键。[4]但是现在微型文化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中既熟悉文化产业的新兴技术又懂文化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

3 促进微型文化企业发展的法律建议

3.1 完善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首先是法律方面,新出台得《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为制定和落实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还是更多的偏向于保障中型企业,而忽视了微型企业的发展。因此在这样一个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微型文化企业的特殊性,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配套法律措施,增加对促进微型文化企业促进的法律条款,使促进微型文化企业发展能落到实处。

然后是政策方面,不管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还是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都应该理顺其中的关系,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使微型文化企业在引用这些政策条款寻求帮助的时候能够得到落实。

3.2 建立微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信用评价体系能够有效的弱化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和成本的约束,使其能够更为放心的向微型企业融资,而且建立一个微型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也可以为政府对其实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时提供参考。应该由工商行政部门根据已有的微型企业信息资料库,分别在市、区两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和司法机关、其它行政执法机关、金融机构、社会组织以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建立微型企业信用评级体系。而且由于微型企业与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同,企业主的个人特点对整个企业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建议把微型企业主学历、婚姻状况和社会声誉三个因素也纳入到这个信用评价体系之中作为银行发放贷款时考量的一个因素。

3.3 增强对微型文化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微型文化企业来说,管理不仅涉及到对内事务的处理,还包括对外使把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大众的需求,转化成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因此对于微型文化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从高层面来说教育部应当尽早将文化产业管理设立为一级学科,而且在大学的课程中设立中也应该多设立关于企业管理的课程,这样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就更具有管理方面的能力。然后是在微型企业的创业培训过程中加强对企业管理的培训。微型企业设立后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企业的管理是关键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微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重庆的微型企业创业培训中不光是要注重创业前得培训,还要建立一个创业后的企业管理培训,不断介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经验,使创业者在实践企业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其企业管理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将下列八类列为文化产业: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服务。

[2]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政策解读》:

[4] 林群:《提升民营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福建理论学习》2011年第11期,第28页。

微型企业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小微型企业;金融体系;企业规模;融资方式;融资渠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3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2-019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2.09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的发展呈现了多样化的需求,企业发展呈现了柔性化趋势,使得传统集约型企业生产逐渐呈现分散化与小型化的趋势,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对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有限,导致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存在困难,因此对完善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中小微型企业的界定

对中小企业界定的是基于企业规模差异化的一种相对性概念,是相对于大型企业存在的,中小企业一般指的是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企业经营规模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的企业,大多中小微型企业都存在生产规模小、企业资本较少、融资难度大的特点。对中小微型企业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时空差异,在不同地域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中,市场都会采用不同的标准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现阶段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主要通过企业控制方式、企业经济特征对企业生产规模与固定资产进行判定与衡量。

2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在支持中小微型企业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中小微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融资不畅、贷款困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我国中小微型企业融资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微型企业规模较小、负债过多,导致中小微型企业信用等级较低。而我国金融体系在考虑到中小型企业偿债能力不足之后,提升了贷款审批的审批门槛,这对中小企业筹资环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1缺少银行信贷支持

银行信贷作为我国资金循环过程中的主要渠道,是我国企业融资最为重要的渠道。然而由于中小微型企业存在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负债过多等问题,银行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更愿意以规模较大、还款较为稳定的大型企业作为信贷对象,这就导致银行系统对中小微型企业的信贷供给严重不足。现阶段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信贷发放的主渠道,在运营过程中过于注重对重点行业与大规模企业的服务,忽略了中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服务,在具体信贷过程中存在着不平等现象。由于我国现阶段尚未建立专门性质的中小微型企业的金融机构信贷体系,由于缺少银行信贷支持,银行等内容机构难以发挥对中小微型企业服务的作用,我国中小微型企业难以保证融资的稳定性。

2.2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虽然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实行已有25年之久,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信用担保体系仍不够完善,仍然存在担保机构不专业以及担保资金不足的问题。现阶段很大一部分担保机构都在实行会员制制度,中小微型企业为了加入担保机构并成为会员,必须要事先缴纳一部分入会押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了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扩大了担保难度。现阶段绝大多数中小微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产权不清晰、企业经营不规范、企业管理家族化的问题,使得中小微型企业难以将产权进行抵押,同时难以支付信用担保的中介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进程。

2.3直接融资市场体系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方式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传统单一性的银行信贷融资逐渐转变为以银行信贷为主,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证券投资、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手段并存的融资形式。然而由于中小微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普遍不具备现行证券融资管理所要求的生产规模以及投资回报,难以在直接融资市场获得资金。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险投资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然而由于中小微型企业生产规模有限难以保证其生产经营的可靠性,使得中小微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由定向集资转向乱集资,中小微型企业受到直接融资市场的排斥。

2.4中小微型企业信用环境较差

中小微型企业较之大规模企业,存在生产规模较小、资产负债过高等特点,导致中小微型企业信用环境较差,难以根据完善的信用制度完成企业融资工作。现阶段中小微型企业不良贷款占比较大规模企业稍高,且信用状况较大规模企业稍差,加之中小微型企业缺乏完善的信用记录系统,导致中小微型企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缺乏良好的企业信用。可以说中小微型企业不仅是恶劣的信用环境的受害者,同时也是信用环境差的责任人。

3完善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

3.1拓宽融资渠道

由于现阶段中小微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为了推动中小微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企业内部入手,适当拓宽企业自身的融资渠道,利用融资租赁、项目融资等多种渠道筹集中小企业运营所需资金,保证企业的融资能力。为了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建立专业性面向中小企业的小型商业银行以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最大限度地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与此同时,中小微型企业还可以通过互助担保或互助联保的方式降低银行机构的投资风险,从提升自身信用环境出发,尽可能地打消银行对中小微型企业偿债能力的顾虑,从而提高获取银行信贷的可能。为了拓宽融资渠道,中小微型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加强对企业融资环节的重视,从加强中小微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出发,尽可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透明化以及公开化,从而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

3.2完善直接融资市场体系

直接融资市场体系对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辅助作用极为重要,现阶段直接融资市场体系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开展融资信贷业务,中小微企业群体面临着融资困境。虽然我国现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对中小微型企业进行辅助的低层市场仍不够完善,因此需要推进资本市场的建设,完善直接融资市场体系,确定合理的债市门槛,保证中小微型企业也可以进入融资市场。为了完善直接融资市场体系,可以首先对中小微型企业集合债券发行审批程序进行简化,拉动更多的中小微型企业通过集合债券形式进行融资,从而降低债券发行门槛,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范围,有效地提升债券规模。与此同时,政府应当搭建合理的融资平台,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型企业进行扶持,满足不同规模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要,通过对主板市场进行完善与发展,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相应的融资空间,从而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直接融资市场公开上市的最低层次市场定位为激励新产业创新成长的创业板,可以在创业板适当降低企业进入门槛,并逐渐扩大这一板块的板块规模,从而尽可能地维护资本市场的市场秩序。中小微型企业的创业板块应当采取灵活的交易制度,尽可能地提升交易市场的透明性以及流动性,从而降低市场交易费用。

3.3深入挖掘金融机构的潜力

银行信贷作为我国资金循环过程中的主要渠道,是我国企业融资最为重要的渠道,因此为了完善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就应当深入挖掘金融体系对中小微型企业提供服务的潜能,从而推动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吸储能力,但缺乏有效的将储蓄转换为贷款的能力,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在促进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潜力。首先,为了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应当发挥商业银行以及国有银行对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主导作用。通过完善金融机构的企业制度以及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商业银行以及国有银行对于中小微型企业银行信贷的意识,从而转变传统以大规模企业为主的信贷观念,将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为更为有力的贷款增长点,并拓展面向中小微型企业融资贷款的分支业务范围。其次,为了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应当发挥中小型金融机构对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通过更新中小金融机构地方经济的服务理念,转变中小金融机构的营销策略,从而拓宽金融业务范围,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最后,为了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应当促进金融机构与民间资本相结合,由民间资本对正规金融机构产品进行补充,从而弥补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配置分配不当的问题,将民间资本转化为有效地投资活动。通过合理的金融改革,可以有效地优化渠道间的资金分配,提升各类资本在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

4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中小微型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应当根据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周期选择适宜的融资方式,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合理分配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重,实现中小微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亚锦.完善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庄佳林.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3]尹杞月.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刘晶晶.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李彦.哥斯达黎加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6]罗荷花.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微型企业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新形势;良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02702

根据2011年修订的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广泛分布在城市乡村,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是我国多元化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全国共计6000万以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中国GDP的贡献率早已超过60%,并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小微企业规模虽小,但在中国竞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中,却功不可没,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一个正处于结构转换和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时期的国家,充分发挥小微企业的功能尤为重要。

1 小微型企业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小微型企业发展状况事关“十二五”时期就业优先战略能否实现

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解决就业问题,相对大中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及就业门槛较低,进出方便、经营灵活,具有很强的就业吸附能力,目前中国70%的城镇居民和80%以上的农民工都在小微企业就业,分布在城乡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吸容的就业人数超过2亿。这些企业进入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安排了大批自愿从事相对简单劳动的人员就业,所以小微企业的发展将决定就业优先战略能否顺利实施。

1.2 小微型企业发展状况事关“十二五”时期居民收入目标能否实现

“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居民收入增幅将超GDP。今后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面对贫富差距已经超越警戒线的现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是对所有居民平均用力,重点应该放在低收入人群身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小型微型企业集中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大部分弱势群体,如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下岗人员、残疾人等。这意味着“十二五”时期居民收入增幅超GDP增幅的目标能否达到,关键看小型微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状况。

1.3 小微型企业是经济转型期国家经济活力的源泉

首先,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小型微型企业都是最活跃的经济主体。凭借着贴近市场、低成本、机制灵活、效率高等优势,小型微型企业能在第一时间推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形式多样的新产品及新服务。其次,小型微型企业的活跃性还表现在其创新上。小企业大多属于行业的新进入者和弱小者,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要超越强大的竞争对手,创新是其有力武器。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6%的专利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2 我国小微型企业面临国内、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

2.1 国内严峻形势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以及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力度,再加上我国适度从紧的金融政策、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等压力传导,相当一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升高,融资和用工等问题突出,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进一步显现,有些已明显陷入困境、难以为继。“十二五”时期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传统高耗能、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大量依靠这种方式生产的企业必然遭遇关停并转,如何减少转型的痛苦,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小型微型企业,利用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创新能力改造传统产业和催生新产业。

2.2 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人民币大幅升值,人力和原材料成本增加,融资难、生产经营资金流入房地产造成中小微型企业资金空前紧缺,以及欧债危机、美国经济低迷导致的外需不振等综合因素影响,使得中小微型企业生存发展危机重重。

在此形势下,小微企业之于中国的意义,更为重要。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说,国有企业和一些大型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骨架,草根企业,小微企业才真正是中国经济的血和肉,它们承担着解决民生、解决社会稳定的重任。更多的经济学者直言,小微企业的困局,就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困局,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不改善,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沦为一纸空文。

3 当前解决好小微型企业发展问题的措施

(1)政府转变职能,为小微型企业创造良性发展的环境。

要想解决中小微型企业遭遇的空前困境,首先,财税费政策必须给中小微型企业减负。笔者认为,税费减免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大。只有大力度减税降费使得中小微型企业经营环境宽松了,效益提升了,利润增加了,才能吸引人才、资本、资金等各种资源的进入,这是治本之策。

其次鼓励、支持和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范围和力度,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上降低门槛,进一步健全间接融资服务,完善配套措施,建立担保组织,鼓励微小企业采取集体合作制形式成立集体担保机构,成立信用保证协会等,再次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该培育一大批能与小微企业“对接”的民营小银行,同时在利率上给予更加灵活的政策,从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主动开展面向小型微型企业的投融资业务;探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新途径,放宽小企业债券融资条件,鼓励设立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范发展中小企业产权交易中心等场外交易市场;创建小微企业征信机制,整合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企业信用记录,加强信用管理,规避信用风险。

(2)建立全覆盖、多层次的中小型企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服务。

首先各级政府加快中小型企业服务机构建设步伐,争取覆盖到全国各地。其次建立覆盖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除了生存服务,应不断推出、完善企业成长、发展、退出阶段的相关服务,以满足企业不同生命阶段的服务需要。再次引导社会力量、市场力量积极参与服务体系的建设,比如扶持各地高等院校设立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的机构、组织退休经理人员成立中小型企业服务团体、鼓励大企业与小企业对接、对市场化服务机构给予财税支持等等。最后是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服务,在金融、税收、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等方面都给予更特殊的优惠政策。

(3)鼓励小型微型企业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新兴产业离不开相关产业,新兴产业是对传统产业“扬弃”,而不是“抛弃”,要努力营造由政府、企业、科研、高校等组成的产业集聚社会环境,实现产业“化学反应”,推进产业升级。

(4)要积极推进小型微型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机制,整合各种现有资源,发展高效能的产业集群。

政府通过资金项目支持方式,鼓励大企业与小型微型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大企业可提供技术支持,小企业可进行生产服务,形成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

(5)要重点帮扶一批小微企业,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

对成长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小微企业,特别是对那些因资金短缺面临技术外流风险的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要密切关注,以直接补贴、贴息贷款等方式缓解这些企业的融资难题。

(6)将培育小微企业视为培育大企业的摇篮,给予更多扶持政策,精心呵护。

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依托工商联等经济组织培育小微企业“孵化器”,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沟通协调,使小微企业更符合本地实际,体现地域特色,扶植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创业项目,真正发挥工商联及其他经济组织创业孵化基地的带动引领作用,确保创业企业健康发展。

(7)小微企业要勤练内功。

在各个产业普遍出现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谁的管理更科学、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更低,谁就能占得市场的主动。小微企业必须尽快摒弃过去的粗犷经营方式,尽可能以现代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决策,不断提高资源、劳动力的使用效率,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四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N].证券日报,20120212.

[2]小微企业发展机制需不断创新[N].中华工商时报,20120222.

[3]小微型企业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EB/OL].中国网news.省略,20120209.

[4]辜胜阻.中小企业不活实体经济难兴[N].中华工商时报,20120301.

[5]小微企业发展需要大支持[EB/OL].东北新闻网,20120314.

[6]尚福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系统工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115.

微型企业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微型企业 社会责任

一、“五个瓶颈”,微型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一)贷款额度难以满足。当前微型企业资金需求虽然呈现贷款需求总量增多、贷款单户需求量增多、微型企业生产资金投入增多等“三多”特点,但金融机构贷款供应与微型企业资金需求难以匹配。根据调查统计,截止2009年末,某县由人民银行颁发贷款卡的微型企业有226家,向各金融机构贷款且经营正常的企业只有116家,仅占全县有贷款卡微型企业户数的51.33%。

(二)贷款期限难以合理。主要表现在有的金融机构为严格控制信贷风险,贷款周期基本都控制在1年以内,而没有根据企业的生产周期进行及时创新。

(三)贷款品种难以齐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大部份企业在产品销售上存在跨地区、跨省、乃至走向国际,需求金融服务科技化。面对越来越强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因历史包袱原因金融部门在科技含量较高的信贷产品开发使用上受到较大限制,单一的金融产品不仅无法满足企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多元化、差异化金融需求,而且也增大了同一社区金融同行业的竞争压力、进而形成了事实上的资源浪费。

(四)微型企业自身条件制约。

1.微型企业信用较低,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大多数微型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小,自有资本偏少,其自身薄弱的积累不能满足其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在面临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时,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加之经营的不确定性,使得微型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大,进而偿贷能力容易受到削弱。

2.微型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微型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帐目透明度低,财务数据失真,导致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此外,不少微型企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决策上存在随意性,企业发展定位不明,市场营销思路不清,主导产品趋于同化严重,以致企业发展前途难测,故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

3.微型企业抵押物缺失。银行在商业化经营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为了降低贷款风险,一般要求贷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而微型企业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更为困难,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降低了银行贷款的动力。

4.发展能力受到限制。调查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同时多数企业投资规模小,出口或销售市场占有份额较小,企业发展能力受到制约。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制约了金融信贷的投入。

(五)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制约

商业银行为最大限度地追求规模效益抓大放小,规避信贷风险,信贷投放更加趋向支持大企业。因为微型企业要求的配比贷款数额不大,但配比贷款发放程序、经办环节,与大企业大致相同,金融机构从贷款的经营成本出发,倾向“批发”大企业贷款,而不愿“零售”微型企业贷款。截止2010年3月,某商业银行合计贷款余额9.72亿元,其中投放给某集团贷款就达3.26亿元,占贷款总量33.54%。

二、“四管齐下”,重庆市微型企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近日,重庆市长黄奇帆主持召开市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意见规定,重庆市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等九类社会群体创办微型企业,将获得政府的直接资金补助,补助额度为其企业注册资本的30%-50%。另外这些企业还将获得税费返还、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

微型企业注册资金不超10万。雇员(含投资者)20人及以下,创业者注册资金1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微型企业的组织形式由投资者自主决定,可采取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种组织形式。微型企业被扶持对象,被确定为“九类人群”,即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城乡退役士兵、文化创意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

采取“1+3”扶持模式。借鉴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扶持微型企业发展采用“1+3”模式,即“投资者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税收返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

首先是财政补助政策。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额度的扶持资金,各区县(自治县)政府投入配套资金,用于微型企业资本金补助,补助比例控制在注册资本的30%-50%以内。其发放和管理要遵循同步配套、定向支用、全程监管的原则,以保障资金安全,确保扶持资金发挥最大的政策效应。

其次是税收返还政策。微型企业除享受国家和我市对中小企业及特定行业、区域、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外,企业所得税享受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税收地方留存部分实行先征后返,以获得的资本金补助金额等额为限。

第三是融资担保政策。微型企业以投资人自有财产、亲友财产或通过社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取得小额担保贷款的,按小额担保贷款的相关规定享受财政贴息。市政府指定专门的担保机构为微型企业提供免费担保,承贷金融机构按照担保基金与贷款余额1∶3至1∶5的比例向微型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第四是规费减免政策。微型企业办理证照、年检、年审等手续,3年内免收行政性收费。

为加强对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重庆市政府还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和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微型企业扶持工作制度,协调微型企业发展问题,监督各地各部门落实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重庆市工商局,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微型企业相关事宜,指导和监督全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

三、“七项举措”,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中显身手

笔者认为,针对县(区)域微型企业“贷款难”问题,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区域经济中服务网点最多、服务面最广的地方金融机构,要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微型企业和县(区)域经济为己任,积极支持县(区)域经济和微型企业的发展。面对当前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全力支持和帮助微型企业走出困境。

(一)加大有效信贷投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推进服务微型企业的“六项机制”建设,按照“领导要重视、机构要明确、人员要到位、机制要建立、合作要加强、产品要创新、操作要规范”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微型企业贷款工作,确保支持微型企业信贷资金在贷款总量、增量、比例逐年增加。对微型企业的支持将不分经济性质、规模大小、行业类别,只要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用社贷款政策,主要负责人诚实守信,贷款第一还款来源有保障,符合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经营原则既可提供信贷扶持。对信用等级优良的微型企业也可发放信用贷款和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尽可能力争办理承兑汇票、信用证等现代业务。

(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结合微型企业“短、频、小”的贷款需求,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要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开辟“绿色通道”,提高服务微型企业的效率。一是开展“金融知识进企业”活动。信贷人员通过深入企业宣传信用社的信贷产品、贷款流程、办贷条件、结算渠道、利率定价和服务承诺,帮助微型企业了解、掌握金融业务知识,为微型企业提供必要市场参考意见,为社企合作构建平台;二是提高服务效率。从信贷政策、业务处理、运作程序和服务手段等方面,制定标准化的服务规范并向社会公布。建立承诺服务和限时办结制度,并逐步延伸服务内涵,扩大服务范围,积极开发配套适用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结算、财务管理、经济金融信息、投资咨询和公司理财等综合。三是落实信贷优惠政策。在收益覆盖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从贷款利率、期限和贷款额度等方面实行优惠。

(三)推进信贷产品创新。根据微型企业分布于城镇乡村,机制呈现“小、活、快、频”的特点和需求,农村商业银行通过灵活的服务品种的组合来满足不同微型企业的需求。在现有林权抵押贷款、“便捷贷”――企业自助循环贷款、保证贷款、土地、厂房等不动产抵押贷款、企业机器设备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的基础上,对有市场、有效益的微型企业,积极提供“贷款+贴现+票据承兑”服务,主动创新融资品种,比如对一些动产的抵押、对集体性质土地的抵押、对沙石开采权质押等进行一些尝试性探索。针对微型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结合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进一步整合信贷要素,积极为微型企业量身定做系列金融产品,不断满足各类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合理设定贷款期限,以发挥贷款的最大功效。

(四)拓宽贷款担保渠道。抵押物缺失或不足一直是微型企业融资的“软肋”,也是微型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针对微型企业担保难的情况,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建立灵活的贷款用信机制。逐步实行以借款人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和个人信用为基础,以其可抵押资产和未来融资项下形成的资产和权益进行抵、质押。在确认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可采取差额部分由担保公司担保、仓储、应收账款、仓单或提单、收费权、采矿权、商标专用权、股权抵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和有效手段对第二还款来源进行补充,灵活办理抵质押担保,扩大有效担保范围,解决微型企业贷款抵押难题。积极探索对微型企业贷款之间,组成各种形式的联保体;与政府联动,建立微型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公司,对规范建立的微型企业担保公司,农村商业银行可按超过担保基金的4倍进行贷款,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微型企业贷款的抵押难题。同时,帮助同行业的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形成相互联保的信用共同体,解决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五)优化信用评级指标。农村商业银行要根据县域微型企业的特点和差异进行细分,制定出符合微型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采取一些非财务指标如微型企业的纳税情况、销售收入归社情况、经营管理情况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道德品质等来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核定微型企业的授信额度。通过微型企业等级评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潜在市场、信用等级高且法人代表信誉好的微型企业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在规定期限及授信额度内允许其循环使用、随贷随还,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

(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农村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利率杠杆的作用,促进微型企业的稳定发展。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契机,通过利率浮动满足更多的微型企业融资金要求,初步建立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根据微型企业的风险水平、信用等级、市场利率水平、贷款效益目标以及与信用社合作因素,确定和调整微型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优势,科学测算出微型企业贷款的资金、风险、管理等各项成本,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对优良客户实行利率优惠,确保利率定价既能覆盖风险,又能推进微型企业改善经营,巩固与农商行的合作忠诚度。

微型企业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微型企业;资金瓶颈;政策法律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7-0064-02

微型企业虽被称为“草根阶层”,但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岗位、繁荣市场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微型企业如雨后春笋,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但微型企业正因其“微”,像一棵棵小苗,要长成大树,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给予它们更多的关照。

一、微型企业遭遇发展困境

1.从政策层面上,对微型企业发展认识不足。一是微型企业缺乏一个具体的判断标准。已施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初步建立了一个中小企业扶持体系,然而忽略了微型企业发展问题,对之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标准。二是微型企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指导不能跟进。各部门的优惠政策多有不同且矛盾,但真正落实的少,跟不上形势需要。三是审批程序比较繁琐,迟迟不能批下来,无证经营的不少。四是一些人对微型企业扶持发展政策有误解。由于宣传不够,有的对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政策持怀疑态度,认为获得补助金是骗人的,这种好事怎么可能有呢;有的认为只要自己申请开办微型企业就可以从国家领取两三万元补助金,于是到处找关系、走后门,这种补助就变味了。

2.遭遇资金瓶颈。一是微型企业在银行开户比较难。一些地方微型企业注册很容易,但在银行开设账户却很困难,门槛高。银行办理开户业务注册资金至少要10万元以上,或者公司运营后日均存款量能达到10万元,并且要求微型企业有健全的会计制度,否则不予开户或者清户。二是微型企业融资非常难。微型企业资产规模偏小,信用状况无法衡量,无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抵押物缺失,寻求担保很困难。资金需求额一般不大但随意性大,监管难度随之增加,有些人钻“空子”,把政府给的补助金移做他用。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银行对此持极其慎重态度,不敢大胆放贷。而各地的很多小额贷款公司,虽然可以缓解小企业短期资金匮乏的困难,然而却无法满足众多小企业连续的融资需求。很多微型企业解决资金的方式只能是自筹资金或向亲戚朋友借款,但这极为有限。而一些微型企业为了拉到资金,不惜向民间借高利贷,这样成本更高,债务负担重,偿还能力低,企业运营更难,规模扩大受限,严重阻碍了微型企业的发展。

3.微型企业人才匮乏。一是缺乏管理型人才和技术人才。在微型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中,懂管理、懂技术和财务等专业知识的人较少。大多数创业者虽有创业激情,但学历偏低,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偏少,无经营管理经验,管理手段很简单,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而一些大学毕业生创业者,企业启动资金不足,没有场地,又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开展业务难度也大。企业普遍没有经济实力引进需要的人才,也缺乏培养人才的经费,那些真正的人才嫌“庙”小不能容身,不愿到微型企业工作。落后的企业管理方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二是招工难。因为生活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也水涨船高。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用工荒”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微型企业处于成长阶段,工资不可能开得过高,工作生活环境较差,留不住优秀员工,跳槽现象严重。家族式企业居多,用工侧重邻里乡亲,从业人员素质低。而一般的打工族则把目光投向那些有实力、效益好、就业环境优越的大中企业,因为它们至少能保证发得起工资,不担心工作一段时间企业会垮掉,还有“五险一金”,保险系数更大。

4.微型企业自身生命力脆弱。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层次较低。以渝东南来看,微型企业好的项目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传统手工业、初级加工业及先进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型微型企业居多,服务型的不足。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粗放型、低层次,具有松散型特征。二是设备陈旧落后。很多企业设备是大中型企业经淘汰的陈旧设备,购买成本较低,技术落后。三是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很难打造过硬的品牌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通常以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进行运转,一旦市场有大的波动,就有倒闭的危险,短命者居多。

二、微型企业发展对策

1.在政策法律上应加大对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以返乡农民工、应届毕业大学生为重点,开展微型企业宣传活动,点燃他们的创业热情。消除有些人在就业观念上的“等、靠、要”思想,主动出击,以创业促就业。二是研究制定《微型企业法》。可以借鉴外国的一些《微型企业法》,从法律层面界定微型企业的概念,设立微型企业专门管理机构,各地设立对应的分支机构,着力改变微型企业无人管的混乱局面。三是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推进微型企业创办工作。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手续,规范登记管理行为,鼓励更多的人自主创业,创办微型企业。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对下岗员工、残疾人、大学毕业生等社会弱势群体开办的微型企业给予“免、抵、退”税收政策,继续全面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四是政策性引导。对一些确实没有发展前景的行业,要正确引导,明确方向,劝其另选项目。

上一篇:城市化进程范文 下一篇:虚拟经济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