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与远视眼

时间:2022-06-23 04:23:33

图1是人的眼睛的结构图.眼睛要看清物体,必须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却远近不同,眼睛是怎样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呢?

原来,晶状体是有弹性的,它的弯曲程度可以靠周围的肌肉――睫状体来调节.在观看远处物体时,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变小,晶状体变得扁平,眼睛的焦距变大;在观看近处物体时,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变大,晶状体变凸,眼睛的焦距变小.因此,无论是远处的物体还是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可见,眼睛是一个精巧的变焦距系统,在物距改变时,它能靠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来改变焦距.眼睛的这种作用叫做眼睛的调节.眼球非常类似于一个神奇的照相机(或摄像机).

一、什么是近视眼和远视眼

所谓近视眼,是指在眼睛调节静止状态下,5m以外的平行光进入眼睛内,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看近处的目标时,分散的光线可以聚集在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看近处清楚,看远处模糊.所谓远视眼,是指在眼睛调节静止状态下,5m以外的平行光线进入眼睛内,形成“焦点”于视网膜后,同样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

二、近视眼和远视眼与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有关

如图2所示,是一个玻璃三棱镜截面图,平行于底面的入射光线经过三棱镜两次折射后的折射光线是图中的CD.若不改变玻璃三棱镜的材料,只是改变其底面的宽度,仍然使入射光线平行于底面,画出经过三棱镜两次折射后的光线如图3中的C′D′.比较图2和图3的情况可知,三棱镜的底面变宽后,光线经过其折射后更加向底面偏折了.

透镜相当于由多个棱镜组合而成(如图4所示),根据三棱镜的这种光学效果不难发现: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而且通过比较图2及图3反映的事实可知,当凸透镜的平凸程度发生改变时,它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效果也会发生改变,当凸透镜变得凸起后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更强,即焦距变得更短.相反,若凸透镜变得扁平时,其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将减弱,因而远处物体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会聚到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即凸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再让我们用一个事实来证明这个结论吧.

如图5所示,是某同学利用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其中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方法调节.我们知道在此实验装置中,凸透镜就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光屏就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该同学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过程:首先按如图5所示的装置情况将蜡烛、水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图中从左向右的顺序),保持蜡烛、水凸透镜、光屏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调节水凸透镜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利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水,使凸透镜厚度增加(相当于晶状体变厚),通过观察发现光屏上所成蜡烛的像将变得模糊不清了;于是他接着将光屏向水凸透镜靠近,又观察到光屏上重新出现了蜡烛清晰的像了.

通过上述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现象的比较,现在我们应该明白:原来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都与眼睛的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有关.跟正常的眼睛相比较,如果晶状体变得凸起,则远处物体的像就会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这就是近视眼;如果晶状体变得扁平,则远处物体的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这就是远视眼.

三、青少年是否只会得近视眼而不会得远视眼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

对于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的因素大致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体质因素.

遗传因素: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这是最古老的学说,虽然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但是,在近距离阅读或近距离工作的影响下,为什么能产生近视?对此还没有一致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调节学说:绝大多数近视是在青少年时代出现,由于青少年眼的调节力特别强,对近距离工作学习有高度适应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劳.但是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睫状肌会发生疲劳甚至痉挛而出现调节性近视,不及时消除持续发展则可成为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或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到眼球轴的延长.

(2)辐辏学说:近距离工作时,也需要两眼同时内转的辐辏功能加强,由此可以导致眼肌对眼球加压,而引起眼球轴的延长.

(3)环境适应学说:幼儿时期眼球小,多数呈现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增大达到正视状态.在这一发育过程中近距离阅读过多,眼球为适应这种调节需要而成为近视.这一学说受到许多人反对,但是在发育期可塑性很强, 对近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已是共识.

营养体质学说:从一些资料分析到,微量元素镉、锶和锌等的缺乏和体质的薄弱也可导致近视的发生,但是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近视则各有说法.

总之,从以上可以看出近视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体质因素的相互影响,而非某单一因素而成.

引起远视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

(1)轴性远视:是远视眼中最常见的,即眼的前后轴比正常眼要短,也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在初生时人的眼轴平均约为17.3mm,可以说婴儿的远视眼是生理性的.随着发育,眼轴也慢慢增长,但在5岁还有90%的孩子处于远视状态,16岁则减少到50%,但因度数较低,处于调节范围之内,一般不会感觉到.

(2)曲率性远视:是由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多为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扁平晶状体、先天性平角膜等;也有由角膜外伤引起的.

(3)屈光率性远视: 由于房水、晶状体的屈光指数减少,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增高引起,这类原因比较少见,主要见于老年人及糖尿病人,有的晶体脱位也可导致远视.此外,眼球壁及眼内肿瘤、网膜水肿、眼眶的炎性肿块,甚至网膜剥离都可引起病理性的明显远视.

远视的临床表现为:儿童期高度远视能导致弱视、斜视,应引起高度重视;中度远视容易因视近不适而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被误认为调皮而忽略检查.青年期因需要利用调节力量把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故眼经常处在调节状态,容易发生眼疲劳,如写字、阅读、看电视等长时间视近时,就会觉得眼睑沉重、双眼干涩、眼球发酸、发胀、疼痛等,继而视物模糊、头昏、头胀、头痛等.中老年期因调节力已不足,表现“老花”提前,随着晶体的弹性逐渐丧失,最终看远也不清楚.

综上所述,近视眼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远视眼并非是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青少年也会产生远视眼的疾病,因此需要加以注意.

四、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为了矫正近视眼,使它像正常眼睛那样把无限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应该用凹透镜做眼镜,射入的平行光线先经过凹透镜变得发散些再进入眼睛,从而使会聚点后移到视网膜上,如图6所示.

远视眼俗称“老花眼”,远视眼就是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过近,或晶状体比正常眼睛的晶状体扁平,平时射入眼睛的光线将会聚在视网膜的后面,如图7(a)所示.远视眼的近点比正常眼睛的远,所以视力范围比正常眼睛的小.矫正远视眼的方法是用凸透镜做眼镜,使射入的光线先经过凸透镜变得会聚一些再进入眼睛,从而使会聚点前移到视网膜上,如图7(b)所示.

上一篇: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学习 下一篇:漫谈声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