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时间:2022-06-23 01:35:40

浅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摘 要:新课改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本文就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面临的挑战、影响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要素、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 专业素质 挑战 要素 建议

一、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主要由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组成,这三方面素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又相互区别。其中教师道德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条件,教学能力是完成体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核心,教育科研能力是探索体育本质及规律的重要环节。

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面临的挑战

1.要求体育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过去把学生当作容器,以教师为中心,完全以传授知识为主,或者完全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观点。都是“我要求你如何”,站在教师角度去安排教学,没有很好解决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与全面性等问题。

2.教师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完善。选项教学增设很多新的运动项目,部分项目是教师从没接触过的,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提高、完善和内化。

3.教师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一体化教育体制。职前教育是基础,在职教育是提高。改进在职“研修体制”,改变传统的教师研修注重理论知识,忽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偏差,在职研修要增加教师参与课程实践、课程开发的机会,加强教师课程与教学研修课程。

三、影响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要素

1.内部因素是体育教师自身的因素。(1)体育教师的自我认识,首先没有认清教学行为对社会的意义。其次,学习任务对社会的发展是否有积极意义。(2)体育教师的信念、价值观。教师的教学价值观是指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对教学价值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教师的教学价值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3)体育教师的态度,首先,教师是否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的态度对教师专业有很大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光荣感,树立敬业爱岗的积极态度。其次取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喜爱还是憎恶、讨厌、厌烦和教师是否对学校、家庭、社会负责。身为教师应该让学生上课愉快,给学生启发。(4)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教师是不是满足现状,不断更新,补充自己的知识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2.外部因素社会管理层,机制体制对体育教师的期望与要求。各级教育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对体育教师要求都有点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做法,影响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管理层应结合学校实际对体育教师设定合理的目标。体育教师个体生存环境较为自闭,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强。就教师个体生存方式而言,其从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内心需求和生命体验都被轻易地放逐,整天处在规范而又狭隘、重复的生活中。在这种缺乏活力的生活中,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难以激发。

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在职教育中总体设计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合理重组,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取得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成为一名合格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培训学习,通过去专业学校进行进修理论培训,或者结合学校的实际,由相关专家来校进行指导。并且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打破学科定向,提高素质,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

2.促使体育教师队伍向“科研型”转变。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增加新技能才能适应新课改,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结合校本教研,促使教师队伍向科研型转变,学校要制定体育教师发展规划,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通过积极参加学校中的各项教科研活动,积极参与校内、校外公开课,说课,撰写论文,进行课题研究等,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逐步向科研型转变。并且使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不断向前发展,构建校本,共同研究体育,把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型、科研型、互动提高型的教学核心。

3.重视体育教师的心理疏导。随着课程改革,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工作超负荷,地位得不到重视等因素,导致体育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到体育新课程改革,影响体育课的教学。体育教师的心里疏导主要通过学校领导支持体育教师的工作,不断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正确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在工作中给予正确的评价。

五、结语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获得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童富勇 黄文芳 试论教师专业素质及其发展[J].教育评论,2005,2。

[2]胡沛永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及发展[J].教学与管理,2010,6。

上一篇:有关矽肺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的探究 下一篇:谈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