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沟通艺术及其意义初探

时间:2022-06-22 08:23:37

孔子教育沟通艺术及其意义初探

近年来,“沟通心灵、塑造阳光心态”已逐渐演变为世人所热衷探讨和追寻的话题,尤其是教育领域,教师接触的教育对象思想活跃、可塑性比较强,他们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差异,所以沟通艺术,特别是有效沟通艺术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沟通艺术,看似是刚刚兴起的热门话题,实际上,早就贯穿在2 000多年前孔子与其弟子的教育交往与教学环节中,只是人们很少进行探究与效仿运用。孔子之所以被称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大成至圣先师”,与其善于运用教育沟通艺术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一、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孔子在与其弟子的交往与教育活动中,非常注重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孔子非常重视文学艺术欣赏活动,大力提倡他们学习《诗经》。例如,《论语・阳货》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与两只善于辨别“音律”的耳朵,否则他们不能将学生带入教育教学的审美殿堂。当前的许多教师在艺术方面的欣赏能力很差,根本无法给予学生一定的审美欣赏。

此外,孔子也非常重视娱乐教育,避免枯燥无味的道德说教形式。他会弹琴唱歌,用弦歌来教育学生,有“乐山乐水”的雅致,有“浴乎沂、风乎舞雩”的逸兴,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包含着深刻的美学道理:一个人在生活中不能发现乐趣,生活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一个人在工作中不能发现乐趣,工作对他而言只是痛苦,他绝不可能有任何的创造与发明。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娱乐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爱好,这应当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法国西蒙斯曾说:“如果教师能适当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教授的话,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质及其关联来说,都充满趣味。”

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应让学生想听、爱听自己的话,乐意并快乐地生活。那么,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应该具有善于审美的眼睛和耳朵,这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热爱学习非常有意义。只有学生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社会,他才会热爱生活,执着地向往与追求“美”的东西,立志为实现自己远大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二、真诚对待学生,了解包容学生

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在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尽量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既能免遭冤枉,又能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公正与公平地对待学生。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把“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等挂在嘴边、吊在笔尖,但真正能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教师很少。

孔子有弟子三千,而贤者也仅有七十二,那么他所谓的“另类学生”也不少。然而,他不仅不会随意排斥、责骂、体罚这些学生,反而比较注重调查研究,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例如,子路和冉有同问孔子这样的问题:听到的道理要马上去做吗?孔子知道子路性子比较急躁,答曰:你有父母在,应该要先询问他们,怎么可以随便自己拿主义呢?但孔子给冉有的答案却截然相反:是啊,要马上做。这是因为冉有胆子小,凡事再三思考还是下不了决心,所以孔子鼓励他要勇于行动。

对诸如宰予之类被孔子骂为“粪土之墙,不可抹也”的“另类学生”,他并非是无情地排斥,或一律拒教,每每看到这类学生,孔子只是心中不悦、说话有些粗鲁罢了。其实,孔子并不讨厌宰予,对他的缺点绝不姑息,对他的优点与长处也会给予肯定和细心呵护,依然把他作为自己最得意的学生之一,许为“言语科”的高才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和弟子们谈理想,他从心底赞成曾皙的看法,但对其他弟子的见解,虽然与自己的想法有异,却并未提出异议或进行批评、否定。实际上,孔子的教育沟通艺术正是在有效沟通艺术中善于居于教育同理心的有力再现。

弗洛伊德说:“别人之所以那么做,一定有他的一个原因。试着找出那个隐藏的原因,你就等于拥有了解他的行为,了解他个性的钥匙。”现在,尤其是在拥有众多留守儿童的农村边远学校,学生远离父母,缺少亲情的沐浴感染,他们的感情往往比较脆弱,逆反心理较强,容易产生孤独无助感。因此,教师平时要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与有效沟通。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多从孔子身上汲取经验,在教育教学中构建和谐的班集体,积极地张扬人性,为构建和谐校园尽力做好育人工作。

三、谦虚正直,中肯地批评学生

在校园的班级里,教师具有如同学生家长般的教育影响地位。由于教师经常与学生朝夕相处,其言行举止无时不在地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所以要想使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特长和个性,而且教师的身教尤为重要。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内在的道理便是如此。

孔子特立独行,执着地追求理想,虽历经磨难,却九死而未悔。他有追求富贵生活的欲望,却过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清贫生活。他不矫饰自己,谦虚而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即为这方面具体言行的例证。这对当今一些一味吃老本的教师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鞭策。正如孔子说的那样,“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还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他道高德隆,公正无私。冉求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当时,季氏比周天子王朝的周旦还富有,而冉求还替他搜刮,增加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你们学生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是没有关系的。”而现在有些班主任或科目教师,只喜欢别人在自己面前报喜不报忧,其他人或学校领导稍稍提及自己班级有学生违纪之类的事,心情就会不悦或在心中恼恨他人。实际上,这虽在表面上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却是在包庇他们。而且,这也是教师在维护自己的面子,是遮掩自己班级劣迹的一种惯用方式。

此外,孔子会真诚地帮助与批评学生。颜渊可谓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但因为颜渊太顺从自己,孔子便说道:“颜渊不是帮助我的,因为他对我什么话都一律接受!”子贡有陷于一偏的倾向,所以他批评子贡说:“你只是个器具啊!”只因为子贡并未注意到自身全面的发展。试想,面对这样一个如此谦虚好学、诚挚无私、真诚教育学生的教师,学生怎么会不接近于他、不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呢?

教师没有理由在学生面前居高临下,停止自身修养的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或者班主任,只有自身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得到拓深与拓宽,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只有让学生亲自感受与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帮助和关爱,他们才会愿意亲近教师,才会愿意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你必须严格地、坚决地关心儿童,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儿童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

四、用幽默与学生搭建和谐关系的桥梁

幽默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化干戈为玉帛,使对方容易接受和采纳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取得春风化雨的教育教学效果,尤其是在现代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中显得格外重要。现代的受教育者更需要他人的关心与呵护,力求人性得到张扬,渴求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教育,获得知识。

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贡在四下寻找走失的老师――孔丘。这时,一个郑国人对他说:“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子贡把这话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这个人就是孔子,一个端坐在中国人意识深处的“大成至圣先师”,此时已完全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圣人之感,令人觉得幽默风趣,容易接近。

孔子还经常和学生开玩笑。子游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做着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将那里治理得井井有条。孔子前去看他,乐了:“就这么个小地方,也值得卖力?”子游认真地回答说:“夫子不是经常教导我们,管理国家要从教育老百姓入手吗?我正是按夫子意思做的呀!”孔子看子游当真了,这才正色对其他弟子说:“同学们注意了,子游是对的,我刚才不过是和他开玩笑而已!”这个故事说明,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不在于威严说教,而在于文化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不理解教师。意识到儿童不理解你,就会使你生气,教师生起这种气来,就往往无法摆脱。亲爱的同行,相信我,侵蚀学校生气勃勃的肌体,毒害学生集体生活的冲突,多半正是这种互不理解引起的。”这与当今一些教师板着面孔、一味说教的教育方式相比,幽默教学取得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很多教师粗劣蛮横的教育态度弄得自己与学生、班集体出现尴尬僵局,甚至产生师生对立情绪。幽默中的感化教育,才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说服心服口服,而不是被迫地“听从”或“顺从”,这样才能切实地贯彻实施“寓教于乐”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原则,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质量。

整体而言,孔子及其弟子的沟通是高度的有效沟通,依靠自己对学生的尊重、诚挚的帮助与关爱、谦虚幽默的人格和其弟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更应该研究与了解孔子,从中探究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汲取精华,不断补充当前教育亟须的营养成分,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为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夯实基础。正如赖斯・布吉林所言:“各种各样的科学已证明,如果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不管你的工作和职务是什么,那么你就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的行程,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上有了99%的把握。”

(作者单位:贵州省丹寨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石头比美大赛 下一篇:用微博卖泡面,小店月赚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