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用“心”育人

时间:2022-06-22 03:22:34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用“心”育人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骨干力量,全面承担着班集体的管理与教育工作,担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责任。因此,要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原则,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公民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班主任就必须在工作实践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育人方法,用心去教育呵护我们的学生

一、用爱心启动心灵

“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万次的说教。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坚信:只有捧着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每个有学生到校的日子,我总是早早的来到教室,跟学生一起打扫卫生,引导他们做有意的事;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变化。当学生作业拖拉时,我会拍拍他的肩说“孩子,下一次及时完成。”当孩子淘气时,我会认为他们是天真。渐渐地,学生越来越喜欢围我的身边,叽叽喳喳讲个不停,身体不舒服了,和同学闹矛盾了,学生都乐意来告诉我。当他们的生活、学习遇到困难时,我总是竭尽全力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我班有一个叫王雷的学生,他学习很不好,还经常在班里捣乱,经过多次批评教育,都不见效,经过了解得知,他的父亲很少回家,根本不管他的生活、学习,母亲又要上班又要照顾他,有一次这位母亲面对我流泪啦,真是苦不堪言,孩子整天在失去父爱的环境中生活着。面对他,一种强大的责任感让我下定决心:我得帮帮他,千万不能让他失去自信。从此每天下午放学后,我给他辅导,有时我让同学们帮助他。平日里,我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接触他,给他关怀。渐渐地,这位同学不再违反纪律,学习也有了较大进步。不知有多少学生在我的帮助下慢改变着自己,成绩一天比一天好,家长也为此感叹不已!我知道:是爱,感化着他,是爱,促使他不断进步。爱并不一定用语言来表达,但他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这就是爱的教育,教育的确是一门综合艺术,但归根到底,他是一门爱心的艺术。

二、班主任要有极强的责任心

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班主任必须具备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从而才能使学校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班主任的责任心具体表现为:上对学校全面执行学校布置并使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要负责任;下对所带的几十个正待得到良好品质熏陶和文化素质提高的学生负责。这样一副沉甸甸的担子,足以使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无法完成班主任工作。所以,有极强的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三、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心

俗话说,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其实,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学生,他们毕竟是一个个涉世未深的孩子们,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再加上不同的性格和爱好,这就造成了他们的性格千差万别,这势必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带来许多麻烦。正因如此,这就需要我们作为班主任应有一颗宽容心,有了这样一颗宽容心就不会面对班里发生一些不尽情理的事情恼怒和沮丧。应该这样理解一下:作为一个人总是要面对一些未知的东西,所以他们总是在不断地犯错误。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是死人,二是还没有出生的人。可见,犯错误的机会是人人都会有的。如果有这样一个开明的心态,那么,对待犯错误的人的态度也就开明了许多,更何况,我们的教育对象仅仅是一个个未成年的孩子。我们承认,学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有些优秀的学生在三年中,可以说没有挨过一次批评,可是有的学生三天两头地在犯错误,正是因为有了后者,我才真正领悟到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真谛。有了这样一个心态,就等于有了一颗宽容心。有了一颗宽容心,是做班主任必备的品质。就是因为老师有一颗宽容心,多少学生因此而改变了命运。

四、有细心,有耐心

班主任的言行有如城里高耸的大钟直接影响一大批人,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让学生钦佩,又要做到以下二点:

1.要细心,洞察一切

先做后说: 首先,班主任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身先士卒,如发现玻璃没擦干净,我先把抹布要过来,然后去擦,一直到擦干净为止,再如,地面有杂物时,我会亲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班主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成效是无穷大的。身教重于言教,我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2.有耐心

班主任必须有百分之两百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点点滴滴,就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尤其是差生的转变工作,要准备打持久战。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学科,班主任需要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阵热情的掌声、一次善意的举动……都是在播撒教师的爱,都可能在学生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会改变他(她)的一生。我深深感受到管理班级,要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有“耐心”和“真诚之心”;对班干部有“放手之心”;对家长有“热情之心”;有了这些“心”,我们就能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感化他们,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矫正其不良行为,促进其转化。

上一篇: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下一篇:应掌握水上救生技术的人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