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22 12:30:41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从资源产出和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构建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从产业链、科技智力支撑、资金供给、政策法规和发展氛围等方面分析了制约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31—05

一、引言

循环经济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将社会生产过程整合为一个物质资源的闭路循环系统,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其本质是切合科学发展理念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单向生产模式的根本变革。甘肃省作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依赖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欠发达地区老工业基地,走循环经济之路,既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资源型省份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4年以来,甘肃省作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来推动城市、园区、企业等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特别是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后,甘肃成为全国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省域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成为指导甘肃本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主体思路,而且在全国层面也具有了更加重要的“先行先试”意义和作用。因此,经过近7年的发展,甘肃的循环经济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进甘肃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找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

二、文献回顾

1990年代末期,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引进国内并受到广泛关注,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发展原则、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内学者针对循环经济发展评级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如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一)在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面

王奇、王会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封闭和开放的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总量模型,对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刘明、殷剑、杨光利用DEA方法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个方面对我国各省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邢蓉、刘云从经济发展、资源发展、环境发展、社会发展四方面建立了北京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0——2008年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评价。安乐、李宇斌利用AHP分析法从经济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三方面建立辽宁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并对辽宁省14个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毛文娟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水资源利用率、节能降耗、固废综合利用等方面对天津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二)在如何更好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

李玲玲认为只有合理构建立法管制约束机制、行政主导的激励约束机制、财政税收等间接调控的激励约束机制、科学合理的投资融资激励机制、宣传教育等引导激励机制才能有效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严敏认为应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大财政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合作,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任瑞华从预算制度、财政支出和政策引导三个方面对财政政策如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做了深入的分析。刘旺春从优化税收结构,实施优惠税率,开征环境保护税、完善税收征管等方面,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制改革进行了研究。辛宇鹤、柴长俞、王雪梅等认为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应更加关注循环经济立法的研究,通过法律手段构建涉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社会监督体系,进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以上研究尽管没有具体地涉及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但是为我们展开关于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和发展对策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参考。

上一篇:治疗性沟通在门诊小切口腋臭患者围手术期的应... 下一篇: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