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实证分析

时间:2022-05-28 08:54:16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实证分析

内容提要:在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四个系统,构建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的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同时,通过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4-0026-05

甘肃省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资源型省份,产业结构单一,重化工业比重大,资源利用率低,形成了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急剧恶化,影响了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和更为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在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作出准确判断和定位,进而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基础工作比较扎实。2004年以来,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2005年,甘肃省确定了嘉峪关市、白银市、金川公司等9个市以及企业作为全省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单位。2007年12月,甘肃省成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2008年,甘肃省率先制定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并于2009年12月正式得到国务院批复,成为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把循环经济作为促进甘肃省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甘肃省正式迈入循环经济时代。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实施以来,甘肃省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和中央预算内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项目每年将产生经济效益22.5亿元,节能194万吨标准煤,节水5567万吨,综合利用各种固体废渣790万吨。循环经济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

本文在借鉴高志刚、向来生、杨华峰、岳立等学者提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甘肃省实际发展状况,构建包括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子系统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可比性和连续性,循环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甘肃统计年鉴》。经过对指标数据的筛选和处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

(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十分关键。目前,指标权重确定有许多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本文采用主观赋权法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主成分分析法所组成的综合组合评价法对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优点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数和变动趋势。

(一)甘肃省资源效率水平分析

甘肃省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资源利用效率水平是决定甘肃省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000-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水平波动较大,从2000年开始上升,2002年处于最低水平,2005年达到最高水平,随后降低。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推广关键性技术等活动,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一定进展,2009年资源效率水平也回升至较高水平。2009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为1.86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97%,为2009年全国各省区市万元GDP能耗降幅最大的省份。

(二)甘肃省环境质量水平分析

甘肃省“两高一资”的产业结构对区域内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区域性和行业性污染问题较为严重。2000-2009年,甘肃省环境质量水平波动较大,从2000年开始环境质量逐渐改善,2003年处于最低水平,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近年来,甘肃省开展了大规模环境生态治理活动,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主要“三废”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环境质量状况整体上有所改善。

(三)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上看,2009年比2000年提高了20.77。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52.88亿元提高至2009年的3387.5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4129元提高至2009年的1326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4916.25元提高至2009年的11929.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428.7元提高至2009年的2980.1元;最终消费率从2000年的60.38%提高至2009年的62.33%;资本形成率由2000年的43.07%提高至2009年的56.56%。

(四)甘肃省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水平波动较大。2002年处于最低水平,随后逐渐改善,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近年来,甘肃省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推动了社会领域体制改革与创新,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从2005年的0.55%提高至2009年的1.1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01年的13.83%提高至2008年的25.88%;科研、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从2000年的15.31%提高至2009年的17.37%;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从2000年的40.44万人提高至2009年的50.28万人。

上一篇: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下一篇:SpaceX:商业航天领头羊的成功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