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6-22 09:29:38

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组成员余文森教授,不久前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课堂教学论坛”上,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在线研讨.余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仕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初中教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初中化学中要求创新教育,但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而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这就是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作为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由单一授课改为小组合作交

在教学加入了小组讨论这一环节,其好处有:首先,促进认知、情意发展.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立体知识网络,这样形成的知识在大脑中会保持很久甚至终身难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其次,锻炼竞争与合作能力.小组交流中以合作为主,组与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学生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关系更加和谐.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要适时引导,充分释放“撑船者”和“划桨人”的智慧,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和“主动学习”转变.

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创

新精神

过去的教学大部分是填鸭式,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激起求知欲望,产生认知冲突,展开思维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如果尾气不处理则会污染空气,能不能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这样,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层次的思考,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充分体现化学实验在学科教

学中的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是最好的手段.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实验可以呈现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开始学习化学时,教师可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1)巧除壶中污垢(用食醋);(2)铁片与铜片插入西红柿中用导线连上小灯泡(自制原电池);等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之母.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实验中,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自始至终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

例如,在做“硫的燃烧”实验时,注意观察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并做对比.

又如,酸碱中和实验,注意观察紫色石蕊在酸、碱中和实验中变色的情况.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做演示实验时,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能使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培养思维能力.

例如,质量相等大小的铁和铝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学生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推出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打造民主和谐的高效课堂

实现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所以教学中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平等、民主地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想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地投入到和谐的课堂中.另外,学生可以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亲历亲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最终体现“学中用,用中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成为反思型的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打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激发求知的欲望,通过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方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