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谁之责

时间:2022-06-22 03:20:10

大学生就业难,谁之责

前些日子媒体报道,在西南大学的毕业生招聘会上,广东东莞的一家环保公司,开出10万年薪招聘大学生做清淘化粪池业务员。据说应聘者趋之若鹜,但报道最终也没个正式结果,而这家企业却着实“火”了一把,媒体也获得了一个大赚眼球的新闻话题,只是这给正在找工作的或即将找工作的大学生及其家长们倒是增添了更多的烦恼与忧愁,相信政府官员们看完这个新闻心情也好不到哪儿去。

大学生就业难,先排除媒体责任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有几年了,今年更可谓是雪上加霜。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特

别是外向型企业出口受阻,众多相关产业链条上的中小企业饱受连累,就业机会锐减。政府、高校、大学生及其家长们都在为此忧心忡忡。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非常形势,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的工作任务,但愿就业形势能有所好转。

大学生就业难,难有难的原因。近些年,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社会议论纷纷,各执一词。有责怪扩招政策的,有责怪企业用人的,有责怪高校教育的,也有责怪大学生本身的,还有责怪媒体推波助澜的。其实认真说起来,就业难,除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政府决策,企业行为,高校培养,大学生自身都有一些责任。

这些年,“千名硕士竞聘卖肉”、“海归硕士争当居委会大妈”、“大学生零薪就业”等新闻充斥媒介。事件发生了,记者在现场,媒体对就业难的渲染只不过是遵循新闻规律谋求自身生存发展的选择而已。只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在,这类话题将仍然是媒体最关心的,媒体若不关心这些社会热点,就无法生存了,至于题目怎样危言耸听,内容怎样稀奇古怪,媒体自己只要把握不无中生有就无大碍。所以,我们应先排除媒体责任。

我们可以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客观原因,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政府、企业、高校、大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政府责任

从正面来说,政府要关心和解决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大学生这一个群体,遗留的下岗职工、城镇初高中毕业没有上大学的一部分失业青年、每年的复转军人、农民工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都是政府要操心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保持一定比例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条件。政府千方百计保经济增长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必须给每一代劳动力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这也是宏观经济目标的首要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年轻人渴求接受高等教育,更多孩子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帮他们实现接受高等教育的夙愿,扩招政策正好满足了这一社会要求,而且就现状来看,就算不扩招就业形势也好不到哪里去。关键在于,扩招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力资源需求规律。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来说是个金字塔的布局:一个研究生的工作要有几个本科生来配合,一个本科生的工作应有几个中专技校生来配合,而操作层工作人员就需要得更多些。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这个比例是客观的,否则就会出现人才或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或结构性过剩。培养一个大学生或研究生,学生及其父母付出的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大大高于一般劳动者,因此他们的就业预期也会较高,这也是无可厚非的。由此可见,当大学生找不到预期岗位的时候,大众不能一味地指责他们不愿意做一个普通劳动者。现在看来,扩招本身是符合民意的,但扩招政策在制定的时候却没能充分预测和分析一段时间内的人才市场。

年轻的一代人,从他们的父母到他们自己都向往着摆脱沉重的体力劳动,这是完全能够理解的合理要求。问题在于,我们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还不够高,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到经济发达国家的百分之一,工业劳动生产率也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而第三产业是建立在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国情,这就是解决就业的瓶颈问题。多年以来,就业机会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容纳的。为什么会出现千军万马走向新的独木桥――考公务员的道路呢?就是因为就业渠道太窄。为什么就业渠道窄呢?那是因为我们对企业,特别是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还是限制过多,市场经济环境还不是太好,个人创业更是困难重重,各级政府还没有真正把职能转换为“服务型政府”。我们是搞唯物主义的,最清楚物质资料生产的决定作用,可是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待遇反差太大,而所担风险和责任又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理应更尊重、爱护、支持那些创业者,而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企业责任

公有制经济理应为容纳就业多作贡献。目前,少数垄断行业恐怕很难义无反顾地敞开胸怀容纳社会就业,正处在改制中的部分国有企业容纳就业的可能性也不大,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毕竟数量有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保护制度不健全,自主创业风险又特别大……在人才市场上,有的部门或企业是真想招人的,也有个别的部门或企业是想借机扩大知名度的;有的部门或企业是真想用人才,也有个别的部门或企业是想招几个人才装门面的,甚至还有利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哗众取宠,作宣传的。

为了使企业有能力容纳就业,就要积极扶持各类企业做大做强,要提高企业的地位,要真正做到尊重工人,尊重创造,尊重企业家。企业才是容纳就业的主要领域。

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在获得阳光下的利润的同时,合法经营、合理纳税、容纳就业,这三条应该是对企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企业更应该如此。要鼓励和支持那些积极接纳就业、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绝不让那些为社会尽了责任的企业吃亏,也不让那些损坏社会福利的企业占便宜。

高校的责任

作为高等学校,这些年积极谋求发展,扩大招生规模,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引进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功不可没。但在学生管理、教学质量、办学条件、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高等学校绝不能以赚钱赢利为目的,大学的神圣使命是为学生塑造前途,为社会塑造未来,为民族塑造希望。不能为了增加收入,就不顾办学条件,不讲办学质量,拼命增加生源,结果使部分学生该学的东西没学到,学到的东西用不上,能用到的东西又很陈旧。大学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不能像放羊一样管理大学生,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大学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别是培养青年一代的吃苦精神和奋斗勇气,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认知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能适应新时代市场竞争条件的人。这是学生父母的期待,也是高校的神圣使命。

大学生的责任

从基本素质来看,当代大学生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比以前的大学生“强”:一是反思批判精神比较强,他们更愿意独立思考,更少盲目顺从;二是公平感和对社会公正的诉求意识整体较强,民主意识、平等观念、维权意识都大大增强了;三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比较强,他们更愿意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新知识,而不愿墨守陈规,按部就班;四是忧患意识比较强,不盲目乐观、不轻信承诺;五是竞争意识比以前的大学生强,面对竞争愿意迎接挑战。

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各方面都相对比较顺利,他们之中的多数没有物质生活的极度困扰,和平和竞争压力并存的环境导致他们存在一些明显缺陷:一是精神追求被考大学的唯一目的所取代,精神生活应有的丰富性没能得到张扬,精神生活相对贫乏;二是经历比较简单,没有机会接受人生的锤炼,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存在断层,因而只能从书本上,而不能从社会生活中得到应有的精神启迪;三是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和求利原则影响了这一代人,这使得他们可能过于追求物质,产生了极大的精神压力,思想容易走极端,行为极易偏激。四是社会责任感较低,因为父辈为他们创造了尽可能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这导致他们很少考虑社会责任;五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开放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各种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影响、误导了他们,使他们很容易精神迷惘或产生消极心理。六是教育问题、教育方法单一,内容陈旧,学校教给他们的许多东西与社会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心理落差导致了信念的缺失。以上诸多方面都表现在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行为上了。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党和政府正千方百计地通过宏观管理创造着就业机会。可就业机会的增加最终要靠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年轻一代的辛勤努力,这就是就业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但愿有一天,大学生就业的新闻将不再是热点新闻。

(作者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山寨经济”的“利益”与“陷阱” 下一篇:中国经济未来趋势长期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