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钢琴作诗的王子 理查德.克莱德曼

时间:2022-06-22 01:16:55

用钢琴作诗的王子 理查德.克莱德曼

他是一位钢琴家,一个世界著名的钢琴家,他的单曲一上市就在38个国家卖出2200万张。他在钢琴领域创造了“新浪漫”风格,并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超过了7000万,不可思议地拥有了267张金唱片和70张白金唱片。评论家说:“理查德是继贝多芬之后,将钢琴曲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人,他所做的无人能及。”对天才来讲,音乐没有注脚,只是自然而然地从他指间流淌出来,仿佛另一种语言,他特有的语言。

理查德出生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小镇。小镇的尽头,是一片茂密的杉树林。其中的有一座红色的住宅是一幢木屋,他在那里住了十六年。他房间后面是花园,园内长着刺槐,几条小径穿过细心培植的花卉。他最喜欢坐在午后日光里,一边弹着钢琴。

谁也未曾想到,这个弹琴的少年,有一日,会世界瞩目。

在他很小的时候,大约三岁,只是有一天的傍晚,太阳下山,小理查德在家私自玩耍着,父亲在一旁弹着钢琴。是肖邦的《夜曲》,寂静幽澜,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小理查德呆呆地立在那里,那里有一个饱满的充满乐曲的世界,在那一瞬间他被拉了进去。当时,小小的理查德对父亲说,他喜欢它。然后,他就坐在钢琴前,父亲立在旁边,一个键一个音地教他。父亲告诉他,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住着灵魂,还有发音的嗓子。有缘的人就像肖邦听到了,记录下来,然后进行修剪,审视地修剪。未经过修剪的声音不是真正有价值的声音。

小小理查德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从此,用心去捕捉声音,成为每一天的课题。然后将捕捉的声音由钢琴演奏出来,异常的流畅,清婉,象一条涓涓的河。众人识得他的才华,是在他五岁的那年,有一次,家里举办了一次小型家庭聚会。在聚会中,理查德弹起了他即兴创作曲子,大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好听的曲子,竟是只有五岁的孩子创作出来,大家都对理查德竖起了大拇指。这是曲子后来就叫《菲菲圆舞曲》,菲菲是父亲唤他的小名。

理查德的琴艺随着他小小的身体,日渐一日地,在成长。十二岁的他,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那里,他学会了更多的乐器,口琴、小管风琴,竖琴等,他的音乐世界日渐丰满,泛出更有色泽的光芒。

然而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家里开始拮据。理查德为了交付高昂的学费,想方设法地,想用自己的能力开始赚钱。几个要好的同学一拍即合,组建乐队,他们刻苦练习,终有一天,有人请他们演奏。乐队在越来越多的商演中出现,直到有一天,理查德的好运来了。在好运来临之前,那也是段难熬的岁月,他每日只吃一顿,永远是不会出花样的三明治,直到他后来再也不能见这种东西,一闻到味道他感觉胃里波涛汹涌。这是题外话。

是奥立菲尔・杜塞特和保罗・德・塞尼威尔相中了他的才华,并推波助了澜,愿意将他的才华发挥到极致。他们是当时法国著名的唱片制作商――当时正在寻找一位能演奏舒缓的钢琴版民歌的钢琴家制作专辑,他们四处寻找合适的人选。

理查德就是在一瞬之间打动了他们的心。小小一支欢快的乐曲,理查德在台上如痴如醉的演绎,整个曲子是小调,讲述一种哀怨的离愁。他被他们录取了。

得到消息的时候,理查德有一种灿烂明亮的神情,就像阳光站在他身后,为他镶上金黄色的边。接而狂喜,父母和他相拥在了一起。当时父亲病重,躺在床上。然而他是欢愉的,他似乎看见他的儿子理查德将来扬名立万的情景,那一刻他的嘴角浮出的几片笑容。那一晚,母亲备了他最喜欢的佳肴,以香槟相送。全家沉浸在久违的喜悦里。

但当时谁都不知道理查德能走多远。那是个流行玛祖卡、波尔卡、加洛普的舞曲时代,速度欢快,富于热情。会有谁愿意静静地坐在一角,聆听一个人的钢琴曲呢?

出乎意料,受到巨大的欢迎,理查德钢琴曲的《致艾德琳的诗》唱片畅销三十八个国家,销量如大山,二千二百万。天,真是一个天文数字。父亲得到这个消息后,含笑而逝。父亲的话,萦绕在理查德的脑海里“所有人的脑子里都其实盘旋着小小的曲调。它们清而浅,有缘的人才能与它们邂逅,并将它们变成音乐。”理查德做到了。

听日常的唱片常常觉得不过瘾,有甚者跟着他的演唱会,他演到哪就跟到哪。他的现场有一种鲜活的魔力――他的绝招就是表现手法朴素,技巧也正统,触键明确,只通过清晰的经过句,音量的增减与平衡均自如运用,恰到好处。尤其以左手伴奏的琴音陪衬,旋律提高八度,音程进入高音域。此把音埋藏在八度音程中,以和弦奏出。这就是他钢琴的魅力。

音乐中的理查德,是《致艾德琳的诗》、《心曲》、《爱的旋律》、《异国情》、《爱的乐章》等乐曲堆出来的浪漫,在理查德琴声,华丽而优雅,次第渲染的情感的丰富与微妙,连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湿哒哒的紫色的浪漫。然而生活中的他,却是另外的版本。他害羞,含蓄,不轻易和他人交往,给人一种孤独天才者的意象。只有在琴声中,他才绽放出与生俱来却被压抑许久的激情。也只有钢琴,才是他永世的爱人。

音乐中的理查德,大众们喜欢。而生活中的理查德,自然也有人迷恋,他的妻子克里斯蒂就是最灼热的一位。这灼热其实也是逐渐加热,刚开始只是一点小小的火星,不断加热加热,终于燃成一堆火。

一开始,克里斯蒂喜欢的不过是和众人一样,半个理查德,音乐中的理查德,浪漫而深情,一点也不露骨。逐渐靠近,发展,成为了现实中的夫妻,才发现浪漫的钢琴声之外的他,是个不怎么浪漫的人,现实里的他沉默少语,因是一个著名的钢琴家,演唱会一场一场地进行,在家的时间本来就少,好容易有了相处的时间,又有一大半与钢琴待在了一起。她有时候难免要吃钢琴的醋,这个第三者,就是它夺走了自己与丈夫独处的时间。独自的闷闷不乐的很久,她吃得少,睡得少,愁眉紧锁,日渐憔悴。

她懊恼地,甚至有点难过地,觉得自己像是上当了。然而,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她最终还是逐渐地接受现有的生活,她明白她所嫁的并不是凡夫俗子,从一开始嫁给他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们不能过世俗的生活。理查德的著名,理查德的大受欢迎,是必须以牺牲掉家庭团聚为代价的。

理查德当然明白妻子的牺牲,她的理解与包容,在很多公众的场合,他都极其深情地说:“我的家庭对我来说极其重要,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克里斯蒂,我的女儿莫德和我的儿子彼得……他们是我前进的动力,当然,与我的音乐不同。”

这些话抵达到克里斯蒂耳朵里,每一次,都能让克里斯蒂眼泪汪汪。这感动的泪,这感激的泪。那些委屈,那些不甘,就像被熨斗,给烫平了。

她等待着有一天,理查德再也弹不动了,他们走在落日斜阳,就像当初她决定嫁给他的那天,走在荒原,相拥,亲吻,认为这是浪漫生活的伊始。他们之间再也不会横出钢琴这个第三者来,从此他们日日夜夜相拥到老。

可是理查德今年才五十六,以理查德的年纪,弹下去,路正长。克里斯蒂只有慢慢地等,等一个不再是世界著名钢琴家的理查德,等那个是她丈夫的真实可以每日触摸的理查德。

在等待中,她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女儿叫莫德,男孩叫彼得。在等待中,儿女们已有了自家的家庭。在等待中,她正逐渐地老去。

上一篇:Simon Wang得了吧,时装可不是艺术 下一篇:春天的“季.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