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者的演变

时间:2022-06-21 08:50:06

知乎上,曾经有一名学生邀请我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一个二本的本科生,考北大的新闻传播研究生会不会被歧视?”我回答了一个字:“会”。这个回答受到了该问题下最多的赞同。我注意到页面右侧,有一个用户专门建立了一个收藏夹来收藏我的这个答案,这个收藏夹取名为“一字答”。知乎上有形形的收藏夹,这些收藏者们有时候比回答者还用心,依照他们自己设定的标准,精心挑选。我把他们称之为:整理者。

在互联网时代尚未开启之时,就有专门的媒体做“整理者”的事,比如《报刊文摘》。这份报纸的毛利率极高,它并不进行原创生产,也不花大价钱购买稿源。它只是转载,然后给原作者一笔很低廉的转载费用。不过,它下了一点编辑的功夫,把比较长的原文予以摘编改写为比较短的文章。

互联网出现后,整理这件事变得极为容易,它分为两个步骤:收藏和或分享。整理者一般不改动文字,最多给所整理的文本加上一个到数个的标签。标签与目录夹不同的地方在于:一篇文章如果有若干个标签,它就可以在不同的标签类中出现而无需再行复制一遍。整理后来成了专门的一种应用“网摘”,美国的Delicious(美味书签)非常火爆,国内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的C2C版本。

整理者与正宗传播学理论中的传者和受者不太相同,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生产者,但他们能改变甚至是再造传播路径:将本来访问不多的文本变得访问极多,将已经沉没下去的文本再度翻出来。信息世界中信息的寿命其实很短,但经由整理者之手,这些文本再度焕发了生机。

但Delicious很快没落了。我和知乎的运营官黄继新专门讨论过这件事,最终达成了共识:早年的整理(收藏分享)的社交基因是很欠缺的,因为它缺少了一个“follow”按钮。在微博盛行的今天,我们会觉得 “follow”没什么了不起,但我做过博客大巴的运营官,我深深地知道,这个按钮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也不算过分。

在运营博客的时候,为了说服广告商,我称博客传播带有“链式传播”的特征:博客A讨论了这个话题,可以由博客B继续。事实上,博客世界中的互相持续访问,大概除了本身就是线下好友外,很罕见。RSS浏览器能部分解决持续访问的问题,但无法形成交互,也就谈不上社交。前段时间某媒体报道说,新浪微博只有3成的用户在生产微博。其实在我看来,这非常正常。一个平台活跃度的核心,生产者并不是第一位重要的,整理者――在我看来,才是第一位重要的。

整理者已经慢慢地开始向“智能化”演变,比如上篇《新闻客户端的玩法》一文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如何向用户推送ta感兴趣的信息。这个可以通过众包的方式,借助“follow”,让用户向用户推送,也可以由机器执行一定的算法后向用户推送。

单纯的整理者应用,至少到目前为止,商业上并没有看到特别成功的。但在一个较为庞大的自媒体场域中,整理者会帮助这个场域在活跃度上提升至少一个量级。这是任何一个从事内容平台的人,都必须注意到的。

上一篇:白酒业年轻化尝试 下一篇:微信平台里的粉丝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