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学习科学

时间:2022-06-21 08:28:35

如何让小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学习科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不难看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学习科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学习科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为学生主动探究科学奠定心理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首先必须给学生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影响,小学科学相对语文、数学、英语来讲,学生在心理上觉得学不学都无关紧要,包括大部分的家长也是这样,甚至认为是高不可攀的,只有科学家们才去研究,所以学起来很被动。因此教师首先更新教育观念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为科学教学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这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思维。这就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热爱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常与学生一起找实验材料、进行小实验探讨、观察小动物、动手做小制作等活动,逐渐消除了师生之间课堂上那种威严,使彼此之间无隔阂,从而为科学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2.课内坚持教学民主,树立学生主体观,确立“服务意识”,创设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时真正处于心理自由状态。3.注意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意见都要充分考虑,如提问或请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学生“层次”差异,特别是注意不能因为要完成一堂的教学任务,就对学生不正确的回答或与课题不太相关的提问、答案一棍子打死,而要及时地给予鼓励性的评议,让学生在学习时真正处于心理自由状态。学生心理有了这种自由时,就会很自觉地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中来,从而为学生主动探究科学奠定了潜意识的心理基础。否则就会扼杀他们的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意识也就此泯灭。

二、合理安排教材,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有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但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七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如“生命”单元对动植物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动植物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另外,教材还安排了自由研究内容,给了教师、学生很大的自,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最终实现育人的功效。

三、在新课中创设条件,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究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应寻找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真正参与到学习中,促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主动探究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创造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表面上的参与,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实验操作时,若学生按照老师给的步骤操作下去,表面上看是学生参与探究,实质是让学生在设计好的脚印上一步一步地走到终点的。其实科学探究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要有不少尝试、要吃苦头,这样才是真正的探究,所以应让学生在不违背实验原则的前提下,自行设计某些步骤,哪怕学生操作中有些错误(前提是没有危险性),也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究,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和调整自己的设想,这样取得的效果比你老师让他们照着去做要好得多。如《热胀冷缩》中空气受热的方法,笔者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有的用酒精灯烧,有的放入热水中,有的用手捂等,再让学生比较,最终找出简洁有效的用手捂的方法。这样的条件创设,既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新课后巧练习,让学生继续主动探究和应用科学知识

课堂学习的知识和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力,也是有局限的,所以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究科学知识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去。课后练习设计得新颖、独特,给学生以“课结束,趣犹存”的感觉,才能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自主时间开展观察、实验、研讨等探究和应用知识。如《船》一课,我就请学生做一只小船或画一幅有关船的画,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评比,看谁的船新颖、有创意。通过这样的激励,学生自然会去搜集各种相关信息。这样的设计练习,不但增添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开拓了学生的探究思维,激活了学生的创新心灵,展现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最后完成的作品各有千秋,佳作频出,其中有几个作品还获得了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

(责任编校:扬子)

上一篇:浅谈和中物理总复习的步骤 下一篇:谈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键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