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时间:2022-06-21 08:20:49

南京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提要随着世界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本文借助1980~2007年样本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南京市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业;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服务业已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效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它已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近二十年来,南京市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根据南京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1985~2007年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由19.1亿元增加至1,590.07亿元,增长了82.25倍。1999年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了450亿元,此后的年份都保持了强大的增长势头。

一些学者对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包括:何金耿(1999)认为工业化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政府作用是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采用1985~1997年的样本数据,回归分析了这四大因素对江苏省第三产业的作用关系,结论为: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为江苏省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和体制性的制约仍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推动。

李辉(2004)分析我国各省1998~2002年数据,探析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同样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居民消费拉动和政府挤出作用的减少对促进服务业就业有重要作用。韩坚(2007)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城市化率、专业化分工程度及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我国生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袁芳(2007)采用1986~2005年数据,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适用性改良,分析广东服务业FDI是如何通过服务业总投资额、产业结构、技术、贸易、就业、制度六个路径变量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回归结果表明这六个变量对服务业经济增长均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二、实证分析南京市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

(一)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与参数分析

1、模型构建。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及各种经济增长理论中阐述的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当把较多的因素纳入回归模型,会导致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从而降低回归结果的精确性,所以本文仅选取地区生产总值(DY)、制度因素(S)、劳动力(L)、物质资本因素(K)四个变量作为影响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多元回归模型:

Y=a1X1+a2X2+a3X3+a4X4(1)

其中,Y为因变量,为服务业增加值,Xi(i=1、2、3、4)分别表示各因变量,即地区生产总值、制度因素、劳动力、物质资本因素,ai(i=1、2、3、4)分别表示各因变量的系数。

2、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实证分析选取的数据为1980~2007年的统计数据,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及劳动力数据直接来自各年的《南京市统计年鉴》,制度因素根据统计年鉴上相关数据计算而得,资本因素根据南开大学网站上《1952~2005年各省资本存量数据》计算而得。具体的数据处理如下:

(1)因变量。Y作为表示服务业经济增长的数据,根据统计资料及各种文献分析,我们采用每年按可比价格计算统计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来表示。

(2)自变量。地区生产总值(DY):表示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通常被认为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状况的较好指标。本文选取南京市各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作为分析的指标数据。

制度因素(S):目前对制度因素的表示尚不存在统一的方法,一般采用非国有化率、市场化程度、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对外开放程度等指标加以测度。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计量的准确性,本文选择非国有化率来反映制度因素对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国有化率表示为非国有部门的从业人员占南京市单位就业人总量的比重。全部从业人员总数和国有部门从业人员数可直接从各年《南京市统计年鉴》中获得。

劳动力因素(L):由于我国多数劳动力的统计并未具体到工作的小时数,大量的地区统计年鉴只是统计了年末的就业人数。本文则直接采纳了《南京市统计年鉴》中各年末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来表示南京市服务业的劳动力投入状况。

物质资本因素(K):物质资本构成了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它是投资于有形资产而形成的物力资本。本文选用各年的资本存量数据作为物质资本因素的计量指标。根据南开大学经济中国网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到江苏省各年的资本存量数据,因此我们用南京市地区总产值占江苏省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乘以江苏省的资本存量来近似的表示南京市的资本存量。

为了避免异方差现象的存在,对各变量均进行了对数处理,即接下来回归分析的变量为LnY、LnDY、LnS、LnL、LnK,回归方程为:

LnY=a1LnDY+a2LnS+a3LnL+a4LnK(2)

经过上述方法进行整理后的数据如表1所示。(表1)

3、模型实证分析。运用Eviews5.0对表1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回归模型:

LnY=1.2011LnDY+0.3848LnK-1.0428LnL

-0.881LnS(3)

(11.25) (3.25)(-21.13)(-4.84)

R2=0.9986AR2=0.9984

F=60.37D.W=1.5132

由方程(3)可以看出,各变量的T值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方程的拟合度非常高,说明方程的拟合效果极佳,F统计值较大也通过了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D.W=1.5132>du=1.41,所以方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方程(4)精确地描述了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与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即

Y=DY1.2011+K0.3848+L-1.0428+S-0.881 (4)

由方程(4)得知,通过比较各因素的产出弹性,地区生产总值的产出弹性系数最大,其次是物质资本存量。即意味着,当地区生产总值和物质资本存量每增长1%,服务业增加值将增加1.2011%和0.3848%。而劳动力和制度因素对服务业增加值的产出弹性系数为负数,说明服务业较多的就业量并不一定意味着较大的产业发展,最好的途径是寻求两者的恰当比例,另外也说明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明确的,这也可能是由分析数据选择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

4、各因素对服务业的贡献率分析。要素贡献率可以表示为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消耗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某要素对服务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投入产出系数×某要素增长率/服务业产值增长率

其中,要素的投入产出系数可由方程(3)得到,即地区生产总值、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制度因素的投入产出系数分别为:1.2011、0.3848、-1.0428、-0.881,由此可见地区生产总值极大地拉动了南京市服务业的发展。增长率的计算采用几何增长率计算公式:G=(Yn/Y1)1/n-1。其中,G表示增长率,n为计算期的长度,Y1、Yn分别表示第1年和第n年的变量数值。根据此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各个变量的增长率,计算过程如下:

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为:GY=(3.2014/0.9289)1/27-1=4.69%

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GDY=(3.5164/1.6223)1/27-1=2.91%

物质资本存量的增长率:GK=(3.1937/1.4351)1/27-1=3.01%

劳动力的增长率:GL=(2.2289/1.7015)1/27-1=1.01%

制度因素增长率:GS=(0.0576/0.1872)1/27-1=-4.27%

所以,地区生产总值对南京市服务业的贡献率=a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1.2011×2.91%/4.69%=74.52%

制度因素对南京市服务业的贡献率=a2×制度因素增长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0.881×(-4.27%)/4.69%=80.1%

劳动力因素对南京市服务业的贡献率=a3×劳动力增长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1.0428×1.01%/4.69%=-22.5%

物质资本存量对南京市服务业的贡献率=a4×物质资本增长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0.3848×3.01%/4.69%=24.7%

通过对南京市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各因素对服务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这四种影响因素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制度因素对南京市服务业经济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两者对南京市服务业的贡献占总贡献的90%以上。由此可见,稳定快速发展的地区经济及非国有化率的重要性。稳定的经济发展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当前经济危机的盛行使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陷入衰退阶段,服务业作为整个经济系统的一部分也遭受了重创。可见,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地区经济的蓬勃稳定发展。

物质资本存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为服务业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日后政府应加大对服务业基本建设的投入,尤其是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新兴服务业成为推动南京市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而劳动力因素总体上的增速较慢,对南京市服务业的贡献率为负数,由此可见,仅是从业人数的增加不能够促进南京市服务业的发展。分析其深层原因,可能源于增加的从业人数大部分是从事仓储、运输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仅就2007年而言,南京市从事批发、零售、运输、仓储、住宿和餐饮业的人员占整个服务业的就业人数的30.5%,这些行业的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不高,极大地限制了劳动力因素对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相信随着金融、科学研究等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增加,会推动南京市服务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南京市从业人数对服务业发展的负贡献率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逆转,政府应制定积极的政策指引,实施人才战略,使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汇集到南京市的服务行业。也应加强在职人员的技能培训,在一定的劳动力成本上,使他们为服务业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三、对策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得出南京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在此,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相关产业政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的倾向性往往决定了一系列产业的生存、发展方向、规模等。服务业作为我国的新生产业,还不具备绝对的比较优势。南京市应当发挥比较优势,加大政策对这些行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产业的结构优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必定带来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

(二)加强区域合作。作为开放经济中的一个成员,南京市应加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互相利用对方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进而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产业成本,从而促进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千差万别决定了各城市、地区开展服务业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这已成为促进地区服务业发展,从而实现经济腾飞的必要途径。

(三)促进服务业发展,扩大内需,实现经济腾飞。扩大内需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关注的重要方面。服务业作为当今迅速发展的产业,是经济发展不可否认的重要动力之一。多样化的差异性产品的问世,加上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进而扩大内需,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扩大,改变我国居民单一的以储蓄为主的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金耿.第三产业发展与江苏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江苏经济探讨,1999.11.

[2]李辉.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经济,2004.7.

[3]郑吉昌,周蕾.影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

上一篇: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 下一篇:浅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