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现代水利体系建设构想

时间:2022-06-21 05:50:06

浅谈我国现代水利体系建设构想

摘要:针对我国现代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以现代化的供水工程体系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工程管理和信息化系统支持的现代供水体系;建设以工程防洪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体,兼顾汛期水资源利用的现代防洪保安体系;建设以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建设为重点;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为核心,以实现水利管理现代化为目标的现代水利管理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现代水利体系; 建设;水利管理

一、 我国现代水利体系概述

关于水利现代化的定义,我们对现代水利体系理解为:水利现代化是指以现代的治水思想和管理体系、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程设施及装备来研究水、管理水、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有效保护水环境,严格控制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利产业可持续发展来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现代水利体系建设的主要构成包括:以现代化的供水工程体系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工程管理和信息化系统支持的供水联合调度系统为中枢,实现安全供水保障的现代供水体系建设;以工程防洪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体,通过联合调度发挥工程体系的综合作用,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确保防洪安全,有效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兼顾汛期水资源利用的现代防洪保安体系建设;以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适宜人民生活健康的园林城市和水生态环境为目标,服务于秀美山川再造的同时,积极发展水利旅游,能够创造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现代水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先导,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水利职工队伍的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实现水利管理现代化为目标的现代水利管理体系建设.

二、我国水利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水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资源性的严重缺水与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不相适应,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1956~1979年水文系列统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2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466亿m3,只占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0.3%,耕地亩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水利工程(不含自备水源)的供水量一直徘徊在40亿m3左右,而工农业需水量却急剧增长,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缺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 防洪工程建设滞后,防洪水库病险问题严重,大部分河道堤防不达标,城市防洪体系脆弱,在防洪建设理念上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使非工程防洪体系建设步伐缓慢.

(3) 严重的水生态环境问题,造成了我国水质型缺水.高耗水、重污染为特征的产业结构,使水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量未经处理的污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使全省90%以上的河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流水体失去使用功能;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69%,严重的水土流失淤积水库,堵塞河流,造成水土生态失调,灾害频繁;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加深,含水层疏干,水源地产水量衰减,水质恶化,泉水衰竭断流,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仍然严重;采煤漏水造成水利工程破坏和人畜饮水困难.

三、 我国现代水利体系建设构想

分析未来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但城市化进程却逐步加快,因而需水量也会逐步增加.今后的治水思路应该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在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更要重视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必须加快建设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水型经济、节水型社会为特征,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核心,以水供需平衡和不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适度开发为主要标志,能够满足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需要的现代水利体系.

3.1 现代水环境生态体系建设

现代水环境生态体系建设,是要以新的治水理念为指导,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力求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水利事业.

经过努力,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回用系统,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尽量遏制水环境恶化趋势,显著改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大力植树造林,使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加大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日益减少治理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力发展水利旅游事业,开发我国的旅游资源,并形成一定规模.

3.2 现代防洪保安体系建设

贯彻“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减轻损失”的方针,转变根治洪灾的观念为人类与洪水和谐共处的观念,转变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传统观念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防洪减灾的工程与非工程体系相结合的完整防洪体系的新观念,努力把洪涝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建成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使得水库、城市和河道的防洪工程体系的行洪能力均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使之能够发挥各自的防洪作用,形成蓄、泄、排协调一体的现代防洪工程系统;利用水利信息化的新技术研究一套包含水情雨情自动测报传输、洪水预报、防洪系统优化调度、防洪系统实时调度决策等子系统的防洪自动化优化系统,并通过实践不断修正完善该系统的模型和参数,以提高现代防洪保安非工程体系的精确水平;提高防洪减灾系统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防汛抢险和灾后补救的作用.

防洪工程优化运行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成以我国防汛主管部门为中心,6个大型水库为龙头的,覆盖全省大中小水库及各个水文、雨量观测站,连接各个城市的包含水情雨情信息采集传输系统、洪水预报系统、防洪体系优化调度系统、决策实时调度系统的长治市现代防洪保安信息化系统;由降雨预报系统和径流预报系统相互结合形成防洪预报系统,采用定量计算和经验定性分析相结合完成,接收到水情、雨情和洪水预报信息后,结合防洪体系的边界条件,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防洪优化调度模型,提供最优调度策略,为防汛决策实施部门提供技术上的依据;根据防洪优化调度决策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通过防汛各部门,各决策机构的共同协商,制定科学可行的防洪优化调度实施方案。

3.3 现代供水体系建设

建设现代供水体系的目标是开源节流并举,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现代思维转变传统的供水观念,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艺设施、新型的仪器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装备,把供水系统建好管好,通过贯彻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积极保护等原则和具体措施,实现稳定、经济、安全、按照不同部门供水保证率和水质的要求,有保障地向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供水.在保障用水部门用水的先后顺序上,应优先满足生活用水,统筹考虑工农业生产用水,逐步改善和增加生态用水;在多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应地面水、地下水多种水源综合调配利用,并坚持优先开发利用地表水,注意污水利用,实现污水资源化。

3.4 现代水利管理体系建设

现代水利建设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以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水的基本要求为根本出发点,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水问题,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综合治理水资源与水环境,为现代经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强有力而又现代的水利支撑.要保证这种支撑就必须有保证此“行为”实现的保障措施,即现代水利建设保障体系. 现代水利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水利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利产权制度、水利信息化、水利投融资等。

上一篇:浅谈汽轮机的异常振动的分析与排除 下一篇:浅谈公路工程中公路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