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敬业

时间:2022-06-21 09:48:58

仅有21%的员工属于敬业者

此次调查根据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正面评价程度,将员工分为敬业者、比较敬业者、从业者、怠业者、不敬业者五类。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有21%的员工属于“敬业者”,他们能够对所从事的工作和所服务的组织做出积极评价,但其比例低于“较敬业者”和“从业者”。五类员工中,“较敬业者”所占比例最高,为33%。值得关注的是,27%的员工属于“从业者”,这也提示企业应该通过采取适当措施来关注和帮助这些员工,从而促使他们转变为敬业员工,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

调查还发现,近1/5的人处于消极怠工状态,其中包括7%的“怠业”和12%的“不敬业”人群。

员工敬业度最高的企业规模:

501―1000人的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规模在501―1000人的企业,其员工敬业度最高,比例为25%;而小于此规模的企业,员工数量越大,敬业者比例越高。最值得注意的是,当企业员工规模超过1000人时,敬业者比例反而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企业规模与员工敬业度之间的这种“倒U型”关系说明: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者需要从个人魅力型领导管理向规范型制度管理转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还应注重组织文化与组织精神建设。

员工敬业度最高的企业类型:股份制企业

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中的员工敬业度相比,股份制企业的最高,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最低。其中,股份制企业中有1/4的员工敬业,其次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紧随其后,港澳台资企业的员工敬业度最低,仅为17%。

值得说明的是,国企比外企的员工敬业度高出2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国企对员工的吸引力正在超越外企。在外企、港澳台资企业中,晋升难、薪酬差距缩小、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已成为影响这些企业员工敬业度的重要因素。

员工敬业度最高的行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行业

调查显示,不同行业员工中,敬业者的比例各有不同: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行业的最高,为29%,紧随其后的是批发零售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金融行业,敬业者均超过25%。敬业者比例最低的是建筑、交通运输和房地产行业,均不到20%。

数据同时显示,公共服务型行业的敬业者比例较高,生产制造型行业的敬业者比例偏低。分析认为,公共服务型行业员工需要直接面对客户,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个人和组织的业绩。因此,这些行业的员工更容易对工作和组织产生积极的共识。

员工敬业度最高的部门:总务,行政部门

不同的职能部门当中,总务/行政部门的员工敬业度最高,工程部门的员工敬业度最低。敬业度相对较高的部门还有信息管理系统、销售和人力资源等部门,其敬业者比例均高于24%,敬业度偏低的有工程、研究与开发和生产等部门,其敬业者比例均低于20%。总体而言,营销部门的员工敬业度相对较高,生产类部门的普遍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与开发部门的员工敬业度偏低。研发人员长期面临工作单调、工作压力大、工作与生活失衡等状态。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但往往缺乏成就感,难以将压力转化为持久的动力,但他们同时也是企业最需智力投入的部门。

新机会:对敬业者的诱惑力更大

调查发现,在过去一年中,68%的不敬业者都曾考虑过离职,而敬业者中考虑过离职的人仅有7%,远远低于不敬业者。当“提供略高薪酬和福利”的新机会时,敬业者中考虑离职的比例会增加31%,增幅大于不敬业者人群。对于这部分敬业者人群,新的机会极具诱惑力,企业应当对他们实施科学的留用机制。

另外一组数据也显示,在不敬业者中,18%的人从未考虑过离职,即使“提供略高的薪酬和福利”,也仅有5%的人会考虑离职,企业应当对这部分人群采用非人才淘汰机制。

领导力:提升敬业度水平的杀手锏

调查发现,除去“不可调查因素”,影响敬业度水平的主要是领导、薪酬、成长、激励和沟通因素。其中,领导力所占比例最大,为42%,远高于其他因素。这说明,领导力是影响和提升敬业度最重要、最有效的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能对员工产生更大影响的是其直接领导,因此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力水平,才能促进员工对企业和工作形成良好的共同认知,从而有效提升员工的敬业度。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外知名企业已经意识到:敬业不仅仅是员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必须通过适当的管理方式来塑造敬业环境,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更容易达成好的敬业态度和敬业行为。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的敬业度调查,借助专业的力量,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持续改进的企业,将在顾客满意度、利润率、生产效率、员工保留等方面得到很大提高。

上一篇:给青年人的十一条忠告 下一篇:速览:“我要加薪”等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