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

时间:2022-06-21 08:47:43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100例,进行临床护理。结果: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以得出,观察组术后腹部切口的疼痛情况、伤口愈合以及手术瘀痕以及并发症分别与观察组临床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患者在临床上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切口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37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治疗措施,但是术后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切口感染、脂肪液化以及并发症等现象,从而造成切口恢复缓慢、严重的情况下造成切口开裂或者危机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加强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以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100例,实施临床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100例,其中异位妊娠15例,剖宫产51例,子宫全切除术18例,子宫次全切除13,宫颈癌7例,卵巢根治手术9例,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44.3岁,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随机将两组,两组在年龄、病情种类、身高、体重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中,随机将本组100例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心理护理以及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并且在手术后给予患者细心的照顾,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腹部切口的情况以及术后指导教育等,积极做好应对并发症的准备。

统计学处理:对本组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X2检验,检验的标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结果

通过对两组采用不同的手术护理方法可以得出,两组的护理方式不同,其术后切口的疼痛程度也有所不同,临床对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护理的结果,见表1。

两组腹部切口的并发症情况,见表2。

通过对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以得出,观察组术后腹部切口的疼痛情况、伤口愈合以及手术瘀痕以及并发症分别与观察组临床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治疗是临床上妇产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是创伤性的手术,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伤口开裂以及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并且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以及经济压力。所以在临床护理的过程加强护理措施,提高护理的效果对降低并发症、伤口疼痛以及促进伤口的愈合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本组临床实施护理就能够看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出现并发症以及伤口疼痛等比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伤口疼痛等严重[2]。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前应该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减少患者的紧张、害怕的心理,并且还应该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指导教育工作以及手术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还应该向患者介绍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相关的知识以及治疗水平和相关的设施,让患者消除对手术的害怕紧张的心理,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

饮食指导:加强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的饮食指导,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充足热能、防止低血糖并且还能保护患者的干细胞不受损害,比如指导患者在手术前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从而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出现营养不良,并且对伤口的愈合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不仅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切口出血,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指导患者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切口护理:在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后在护理的过程中首先进行严格的观察患者的腹部切口情况,观察切口处有无渗血、渗出物等,特别是对于贫血、肥胖、水肿以及糖尿病患者应该更加注意,如果患者的切口出现恢复能力较差应该采用微波以及红外线热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出现并发症应该及时进行对症治疗,以减少病情的加重。

出院指导:对于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康复的患者出院之前应该叮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腹部受压运动,并且还要加强营养、饮食清淡、容易消化以及营养丰富的食物定期进行随访,如果出现不适的现象应该技术复诊,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病情复发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金婷婷.妇产科患者术后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2,9(12):328-329.

2梁雪珍.妇产科患者术后切口的临床护理.中国医药科学,2011,1(13):126-128.

[ZK)][HT][FL)]

[CSX]

上一篇:全血细胞减少343例骨髓细胞学特点及病因分析 下一篇: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穿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