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小学生网络阅读的争议与未来

时间:2022-06-21 05:53:42

数字时代:小学生网络阅读的争议与未来

网络阅读是一种由文本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专指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活动,即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媒体技术及数字内容日新月异,除了传统的电脑外,各种电子书、电子报、微博以及各类网站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小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大量传统纸质书籍以外的知识。培养现代公民,涉及大量文字符号的解读能力与学习,因此,长期以来教育与文化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推广阅读。与此同时,我们观察到另一现象,网络的普及性对阅读的冲击以及网络阅读对小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网络阅读的特点探析

传统书刊的文章结构包含开头、正文及结尾,并有明显的章节与段落。网络文章则未必,常以短、小以及结构零散的文字段落呈现。传统书刊作者常完整而有焦点地论说或描述,遣词造句较为严谨。而在网络上,人人都可以是作者,网络作者我手写我口,不太注重文法。自古以来,纸质出版物通过章节设置、页码标注、标题、书籍装帧等方式设定了阅读的方向和顺序,读者只需逐章、逐节、逐页、逐段、逐行及至逐字地往下读,就可以“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就是线性阅读。通常线性阅读要求较长时间的专注力。在网络上通过超级链接的方式,读者可自行决定或建构阅读的起点与终点,这是一种跳跃式的阅读方式。结合网络特性分析,笔者将网络阅读的特点归纳如下。

非线性。网络媒介催生了“超文本”格式,这是一个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以结点为单位组织。读者可以随着超级链接获得跳跃式的阅读体验,可以随时进入有趣的阅读世界,补充个人阅读时所欠缺的背景知识。

互动性。网络的互动性强,网络时代的读者喜欢在各种虚拟环境中获得操控的愉悦感。例如,网络上常有连载小说接龙或在线讨论群,读者可以加入自己的意见,改变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结局。对读者而言,可以产生参与感、控制感和归属感。

动态性。网络文本是流动的信息,始终呈现出灵活多变的格局,随时可以更新、扩展、移动或删除,没有终极的形态。这一性质突出了网络文本的时效性,同时也削弱了其稳定性。网络上随时随地取用多元、实时、快速更新的信息,也会对阅读经验造成不同的影响。阅读时,读者如果联想到相关事物或想要发表意见,可以立即查询相关主题、查证事实数据或收集有关的信息,以便立即解惑或进行意见的沟通。

汇集性。阅读平台从传统的纸质印刷品转向了电子设备,阅读对象也从单纯的文字和图案扩展到了多媒体,阅读活动不仅局限于对图文符号的主动识别,还包含了看影像、听声音等多种行为。在印刷的世界里,概念与表达是同一件事情,意义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文字又赋予文句意义。数字环境则是不同的取向,同样的数字编码可以表现为数字或文字,如果参数设定妥当,亦可调整为声音与影像。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印刷文字无法呈现的。因此,数字媒体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更适合受众对象的信息。

匿名性。在互联网上,使用者凭借着一个代号就可以暂时部分或全部隐匿真实世界的身份和特征。网络的匿名性使不同身份与背景的人在网络上可以无止境地变换身份,使之更愿意或更容易在网络上表达意见与想法,使网络内容呈现一般书籍不具有的各种观点。

小学生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争议

由于网络活动在当今小学生中的普遍性,许多教师、家长以及学者开始担心,网络阅读可能对小学生的阅读培养与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目前社会各界对小学生网络阅读的争议主要有五个方面。

阅读文字。网络阅读的支持者认为,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由语言文字符号所构成的世界。小学生在网络上,无论是搜集资料或浏览影视网站,都必须涉及某种程度的文本阅读。反对者则认为,网络上常使用些不经思考和加工的语言文字,包括别字连篇、文法不通的网络语言,以及很多、暴力等文字内容,使得小学生的文字素养越来越低。

阅读内容。网络阅读的支持者认为,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让网络阅读开启了过去个人可能一生也无法触及的领域。持相反意见者则认为,学习主要来自书本的阅读,特别是来自阅读名家名作,网络上大量存在的是新闻、娱乐八卦、随笔和各种涂鸦,提供的只是快餐文化,缺乏传统图书的深度与系统性。

阅读方式。网络阅读的支持者认为,在网络上可以很快找到特定话题的各种观点,同时亦可与其他人实时对话交流。网络科技的特性,可以促成这种形式的沟通。网络论坛上常有网友针对某一本书撰写书评或发帖讨论,是爱书人分享休闲阅读及寻找阅读素材的来源。然而,反对者认为,网络超级链接这种跳跃式的读法,让人很难记得读了些什么。非线性的文本阅读易使小学生分心,且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背离原先阅读特定文本的初衷。

阅读环境。网络阅读的支持者认为,网络信息具有丰富、多元且方便获取的特点,鼓励各种阅读,可以拓展阅读视野。反对者认为网络阅读环境充斥着形形的娱乐八卦信息,使人心浮气躁,且小学生在网上寻找休闲娱乐的动机远胜于严肃的阅读学习,对于培养小学生深度思考的阅读能力是一种负面的影响。

阅读心理层次。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一个人如果不想成为被动的接收器,就必须具备更高的理性思维力和判断力。传统书刊本身含有一定的逻辑性,而网络阅读是散乱无序的,属于碎片化的知识,读者自身需要加以整合,把信息提升为知识。网络阅读的支持者认为,对于原来有阅读障碍或其他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与传统阅读环境相比,他们的在线查询或阅读较为自由,因此更能提升学习效率。反对者认为小学生的网络阅读仅是一种消遣,很少能真正通过网络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摄取知识。

小学生网络阅读的未来发展与建议

显然,在可预见的未来,网络阅读尚不会取代传统纸质书刊的阅读,但会逐渐占重要比例。为此,笔者认为要让小学生认识网络的深度与广度,教导他们在网络上辨识信息的优缺点,提升小学生信息素养。从事学校或社会教育的工作者,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教导小学生读者如何获得网络阅读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去接受新一代的阅读与学习模式,对小学生产生建设性的影响。在强调终身学习的时代,学校推广阅读策略可包含网络阅读的应用与学习,特别是偏远地区或不习惯图书阅读的小学生。对于有阅读障碍的小学生,也可通过数字阅读来学习,以培养他们在阅读中享受思考或书写的内在动机。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对此提出三点建议:(1) 重视新型态的网络阅读。多元文化素养是重要的,应在小学教育体系内正确地培养与传授。其中,更应强调在数字环境中批判性阅读的重要性。(2) 重视评估网络阅读能力。未来的阅读素养评价,应包括数字阅读能力的评价。研究评价标准与方法,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3)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双轨并行。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的并存局面仍将维持,二者各有优缺点,重点应是去了解在何时采用何种阅读模式与媒介最适宜。

(作者单位:四川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一篇: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下一篇:基于移动终端的个性化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