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空间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时间:2022-06-21 02:12:51

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空间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基于传统的区域增长极理论,首先对“空间极化”进行了定义,然后利用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提取主因子,利用主因子综合得分对2000年以来山东省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发现山东省的区域经济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为南北区域的分化与城乡分化两个方面。最后,探讨空间极化的主要动力,主要是由于不同区域在区域政策、经济基础、产业发展和外商投资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

关键词:空间极化;动力机制;山东省

相关研究

国内外空间极化研究进展

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 Perrox)吸收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结合其研究区域工业发展时所发现的“增长极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区域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的规律,在《经济空间:理论和应用》(1950)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发展极”概念[1-2]。自此,区域增长极理论形成。布代维尔(J. R. Bouderville)把区域增长极的概念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发展为具有更广泛意义的具体区域范畴,丰富和发展了佩鲁区域增长极的内涵[3]。瑞典学者缪尔达尔(G. Myrdal)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增长极理论。美国经济学家 J.G 威廉逊在1965年提出了“倒 U 字型发展规律”。德裔美籍发展经济学先驱赫尔希曼(A. O. Hirschman)把区域增长极的目标指向了城市等地理单元,他把“增长极”看成是空间或极化区域中的城市这一地理单元,把区域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描述为城市中心对周围腹地的影响。赫尔希曼的观点与缪尔达尔相似,但是他坚信,极化效应是短暂的、暂时的,随着极化带来的聚集不经济,最终扩散效应将占据优势。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并把政治因素纳入区域增长极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发展了区域增长极理论。

我国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区域增长极理论。一方面引用国外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总结和创新。陆大道(1987)提出了“点轴开发”[]理论,并提出了“T”字型[陆大道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和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即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在国家或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国土开发战略;魏后凯提出了网络开发理论,他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发展中呈现出增长极点开发、点轴开发和网络开发三个不同阶段。

空间极化的解读

根据区域增长极理论的研究内容,“空间极化”指在某一区域内,基于空间位置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或规律,使得某一点(或城市)发展能力强,各种经济发展要素流向此点聚集,形成区域内的增长极(或中心城市),而其他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较弱。

增长级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空间扩散作用的结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从而促进并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这种效果是“空间极化”作用的结果。[4]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009年底,山东省下辖17个地级市、49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本文以县、县级市以及市辖区为基本单元,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区域经济极化的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

本文所有数据的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01,2006,2010)。

分析方法

本文首先采用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来度量空间极化。即将基本单元的样本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并根据所提取的主因子及其得分,对基本单元进行分类。其次根据主因子分析的过程和结构,分析影响经济空间极化的动力因素。

区域经济空间极化动态分析

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动态变化

(1)2000年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极化分析

利用2000年数据[ 将地级市下属的区级行政单位合并为一个基本单元,得到109个基本单元。2000年采用了109个县市的年末总人口、人均地方财预算内收入、人均地方财预算内支出、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出口总额、人均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人均更新改造投资完成额等8项指标,构成109×8的数学方阵。]和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4个主因子,其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1.3%。根据其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1),将主因子分别定义为投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对外贸易,进一步算出各主因子得分,然后将各主因子得分加权求和,得到综合实力评价指数。根据各因子的综合得分对市县进行分类。最后,根据不同地理分区综合实力差异绘制山东省空间极化图。

表1 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表2 2000年山东省各市县综合实力排序

由表2、图1可以看出,2000年山东省的空间经济增长中心为青岛市、威海市、济南市、淄博市、烟台市等五个地市的市辖区,其中青岛市、淄博市、济南市均位于山东省胶济铁路线上,且均属于山东省传统意义上的东部地区[ 山东省传统意义上东、西部的划分:东部8地市为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和日照;西部9地市为枣庄、济宁、泰安、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5]。第二类城市主要是地级市的市辖区和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可以作为市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中心;第三、四类城市,综合实力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在山东省域范围内分布广;第五类城市主要位于山东省西部地区。

根据以上分析,从省域范围来讲,山东省区域经济由东向西梯次分布: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滞后;从市域范围来看,存在城乡的不平衡。可见,山东省域范围内仍存在南北区域的分化与城乡分化两个方面。

(2)2005年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极化分析

对2005年数据[ 将地级市下属的区级行政单位合并为一个基本单元,得到109个基本单元。2005年采用了年末总人口、人均地方财预算内收入、人均地方财预算内支出、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出口总额、人均城镇固定产投资完成额等7项指标,构成109×7的数学方阵。]进行因子分析,得到3个主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7.9%。根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3),将主因子分别命名为经济增长因素、对外贸易和社会因素。最后,根据因子得分对市县进行分类。

表3 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表4 2005年山东省各市县综合实力排序

根据表4、图2的分析结果,2000年到2005年山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沿海的东部地区。在第二类地区中,位于前四名的县市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荣成市跃居第一位;蓬莱市、寿光市、平度市从第三类地区跨越到第二类地区中。

另一方面,部分县级市的发展速度超过所在地的市辖区,成为新的增长极。如寿光市的综合实力排名超过了潍坊市辖区。这说明,除了市辖区这一经济增长中心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其他的县市也在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区域内的不平衡趋向多层次的不平衡发展。

这段时期山东省域范围内的经济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山东省沿海地区的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发展快于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点。西部地区的聊城、菏泽、济宁等地区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没有出现明显的经济中心,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3)2009年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极化分析

对2009年数据[ 将地级市下属的区级行政单位合并为一个基本单元,得到108个基本单元。2009年采用了年末总人口、人均地方财预算内收入、人均地方财预算内支出、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出口总额、人均城镇固定产投资完成额等8项指标,构成108×8的数学方阵。]进行因子分析,得到2个主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1.4%。根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5),将主因子分别命名为经济(投资)因素和社会因素。最后,根据因子得分对市县进行分类。

表5 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表6 2009年山东省各市县综合实力排序

根据表6、图3的分析结果,这一时期,山东省的经济中心仍然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临沂、德州、日照等地市辖区的得分排名比2005年有所提高,逐渐成为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中心。同时,中西部的较落后的县市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德州地区的庆云县、济宁的鱼台等地区较2000、2005年均有较快的发展。可见,近年来山东省东部地区经济不断快速增长,中西部地区也在紧跟步伐,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区域空间极化的动态分析

通过分析2000年以来山东省的空间增长格局,可以看出:山东省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仍然以极化为主,但极化的趋势有所减弱,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点的不断成长;市域范围内的极化不断增强,表现为市辖区经济增长点的不断形成和较发达县级市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因此,2000年以来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空间的不平衡增长,但是这种不平衡已经从低层次的不平衡向多层次的不平衡演化,使得山东省东西部的不平衡逐渐趋于平衡。当然这种平衡是通过不平衡这种手段来实现的。

“空间极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的“极化”过程

(1)要素“极化”的动因

收益的空间差异是要素流动的基本动因,差异的大小与要素流动的强度成正比[6]。在一些情况下,要素向核心城市的流动并不能取得即刻的经济效益,但核心城市与区域相比,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存在较高的预期收益,也会发生要素向核心城市的流动。

(2)要素“极化效应”分析

核心城市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极化效应”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即规模经济效应和聚集效应分析[4]。

规模效应:核心区域推动型产业的增长,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生产成本逐渐下降,从而使产品价格下降,并且向核心地区集中,增强核心地区的竞争力。

聚集效应:相同或不同的生产部门在同一地点的聚集,都会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使得区域中的人口、人才、原料、资金和科学技术向中心城市集聚,进一步促进了不同产业和部门的专业化协作,有利于社会的就业和社区的建设。

区域发展政策

从1979年到1984年,是以农村改革为先导、各项经济改革初步展开,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的阶段。农村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以扩大地方与企业自为重点进行经济改革。

从1985年到1992年,是改革由农村向城市以及整个经济领域全面推进并逐步整顿深化、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阶段。由单一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市场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该阶段实施了东部开放促西部开发、实现全省经济共同发展的战略。

从1993年到2002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的阶段。全省经济顺利实现了由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的过渡。对外开放按照“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的方针,逐步向纵深发展。

从2003年至2009年,是快速的发展时期。山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崭新面貌。

区域自主发展

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乡村也开始蜕变。条件较为优越的乡村凭借较为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基础、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而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所在区域的增长极。从更大的空间尺度来看,某一区域也会成为更高层次的增长极。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域凭借优惠的政策条件和先天的区位优势率先发展,一方面依靠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如胶东沿海的水产品加工业,黄河三角洲依托石油资源形成了石油加工工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对接日韩,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与此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凭借其超强的灵活性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进一步巩固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

区域自身条件

山东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存在明显的层次性,相当大的原因在于区域原有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基础。东部地区历来是全省的工业集聚地,包括青岛、潍坊、淄博在内的东部沿胶济线地区更是集中了全省绝大多数的工业部门和企业。这种格局直到现在也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是今天山东区域发展规划“一体两翼”的基础。相反,位于西部的鲁西和鲁北的产业结构传统上以农业为主,尤其是棉花种植业和养蚕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除了稀疏的以扎根于当地农业资源的比如棉纺织业等少数几种轻工业外几乎没有工业基础。

自身条件的差异和区位条件的不同使得不同区域对外资的吸引力和消化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比如,胶东半岛依托雄厚和完善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优势吸纳了省外的大部分投资;如此,又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和开阔的市场视野。自身条件比较差的地区,随着基础和区位优势的相对减弱,能够吸纳的外资越来越少。因此,自身条件的差异和区域条件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空间经济的分化。

结论

(1)通过分析山东省2000年以来的空间增长格局,可以看出:全省经济仍然存在极化现象,新的发展极已出现且主导着人口和产业的分布。山东省东西部的发展差距开始被不同等级城市增长中心之间的发展差异所取代。2005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出现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2)空间极化的主要动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发展政策、区域自主发展能力以及区域所具备的自身条件。

(3)根据本文的分析,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时利用区域政策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落后地区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的区位条件;加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适当引导,让欠发达地区成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中继站,从而改善这些地区的经济条件,形成区域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予以扶持,在税收等方面予以减免,以增强其自主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佩鲁. 略论增长极概念[M] . 经济学丛书,1988(9).

[2]曾坤生. 佩鲁增长极理论及其发展研究[J] . 广东社会科学,1999:16-20.

[3]陈栋生.区域协调发展及其政策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5):1-4.

[4]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 区域分析与规划[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2-17.

[5]代合治,陈秀洁. 基于县域分析的山东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8):49-53.

[6]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5-4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刍议市政工程管理及控制方案 下一篇:造价工程师职业责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