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时间:2022-06-21 01:13:39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摘 要 如何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有效教学理念充分结合起来,成为思想品德教师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有效教学的现实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功效,本文重点阐述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运用。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多媒体教学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Teaching

LV Jinjun

(Fujian Nan'an Shishan Middle School, Nan'an, Fujian 362311)

Abstract How to fully integrated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and effective teaching philosophy, has become practical problems for ideological and moral teacher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teaching.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ultimedia teaching tool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ss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actice and us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moral teaching,.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moral; multimedia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广泛渗透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能够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有声有色的展示出来,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无论是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都使用多媒体,似乎没有了多媒体,教学的课改理念也就不够深入。如今有效教学已经在学校开展了多层次的实验,如何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有效教学理念充分结合起来,成为思想品德教师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有效教学的现实问题。

1 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教育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多媒体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能调动学生多参与学习,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同时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大优势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能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思想品德课理论变得简单、直接,寓教于乐,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情绪万花筒”一节课时,笔者将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的语录“人的面部表情是人的内心世界的显示器”用幻灯片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动手用几何画板画出人物的四种最基本的面部表情――喜、怒、哀、惧。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描写人的情绪的相关词语,以促使其动手与动口相结合。在课堂上,同学们说出了许多,如欣喜若狂、怒发冲天、闷闷不乐、惊惶失措等。他们十分投入,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2 变静为动,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而利用声光同步设备,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视听结合、形声统一的多媒体技术,能够直接强化教学效果,形象生动,直观易懂。多媒体教学可以运用简易的图片、图示和图表,使难以直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受范围之内,从而无限地扩大直观的范围。这就为理解基本原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人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变抽象为具体、变静为动,能大大帮助学生理解、推动思维、丰富想象、促进记忆,对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讲“人生难免有挫折”时,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拷入两幅图,并配以幽默的对话,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演示过程中理解“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人生免不了要经历挫折”这一知识要点,从而增强理解,便于记忆,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保持。可见,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远远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产生的效果更全面、更深刻、更有利于保持。

3 深入浅出,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教材,无论从时间上或内容上,有些材料或观点与当前丰富多彩的世界、奔腾发展的社会相比,它是滞后的。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拘泥于课本,我们必须用鲜活生动的、贴近生活的、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可利用网络中的巨大资源,充分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鼠标轻点,天下知识皆汇于咫尺荧屏,内容丰富而详实,教师“如虎添翼”,学生“如鱼得水”。不仅能够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教学的综合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例如,在学生学习“意志的特征和坚强意志的表现”后,笔者动员每个学生去收集伟人、名人或自己熟悉的人奋斗的故事,再借用扫描仪将学生收集的一些资料输入电脑,再制成课件,通过人机交流及面对面的交流,实现了思想交流与知识共享。通过这种网络课堂的互动探索学习,把材料生动活泼、声情并茂地展示给学生,不仅帮助学生能深刻理解意志和培养坚强意志的重要性,而且能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和力量,提高了学习能力;同时运用学生的直接体验理解了抽象的内容,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 扩充信息,拓展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目前,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是“应试教育”,也不是“就业教育”。作为老师,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常讲“时间是保证,效率是关键”。这“效率”对于师生来说就是课堂45分钟的效率。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呢?一项研究表明:设计良好的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可以节省25%的时间,降低72%的教学成本,而在最后的测验中前者学生的得分高于传统方式的受训者。多媒体教学信息渠道宽、速度快、容量大,在听觉、视觉上能给人以强烈的刺激,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佳途径。

5 人机交互,及时反馈,检查教学效果

人机交互,及时反馈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能产生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及时评价,这种交互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检查每一章节教学效果时,笔者利用电脑设计“自我检测”。在“自我检测”中设计了一些本章节相关的知识考查题(特别是一些心理测试题),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选择题一般是学生上机操作,自己完成后查看成绩,答对了电脑则会给一些祝贺性的话语或掌声;答错了,它不但会说出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同时,还会给你一些提示,并继续给你一次答题机会,直至最终出示正确答案。填空题则是一些较为重要知识点,学生独立完成后可查看答案,及时纠正,当场掌握。这样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同时,这种及时反馈,便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评讲,也便于学生及时订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是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认识工具。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除其自身的优势外,也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面对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学生,面对校园网络的不断接通,面对互联网信息的铺天盖地,当今的教师如果对现代教育技术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不能及时调整、学会使用最新的教学手段,抱残守旧,将落伍于时代。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整个教育的发展充满挑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任重道远。多媒体运用于教学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它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实践过程,我们要在实际中探求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方法,我们应合理有效地将这种手段和工具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郭东岐.教师的适应与发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沈阳:沈阳出版社,2008.

[4] 思想政治课教学.北京师范大学,2010(1-3).

上一篇:用范画引路,打开孩子探究的视野 下一篇:巧用MATLAB愉悦数字信号处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