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培训中心应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时间:2022-06-21 12:49:56

电力培训中心应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摘 要]电力培训中心主要负责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员工。因此应依据培训的性质,站在为学员想、为培训中心想、为企业想的高度,重视教学的实效性。为此,培训中心还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理念上不断探索、创新,找出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形式多样化;重视技能培训;“双师型”教师培养

0引言

电力培训中心主要负责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员工。受训学员的基础知识多比较薄弱,理解能力相对较差,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对技术类操作很感兴趣。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十几年的电力教学经验认为:电力类培训应多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不断改革,使学员乐于学、能学会、学以致用。

1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一些抽象的公式、定理,如果教师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学员往往觉得不易理解,感觉枯燥无味,甚至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可教师若将理论与现场实际结合起来讲解,那学员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如电工教学中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的内容为:对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何时刻,通过该节点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用数学式表示为

单纯的讲解KCL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学员往往不易理解,但如果教师借助于例题和现场的实际讲解用法和应用就方便多了,学员也容易接受。

如图1所示为电路的一个节点,支路电流I1和I2流入节点,I3和I4从节点流出。则有

KCL给出了电路任一节点处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如果某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只有一个是未知的,便可以根据KCL来求解出这个未知电流。

还可列举10kV母线在每一时刻的各支路的电流情况。

2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发达,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如视频、CAI课件展示、电子讲义等),使教学效果更加的生动形象,从而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比如《电力安全生产》这门课程,对部分全讲规程、制度的课题,教师费尽心细讲了半天,学员因不感兴趣,听完就忘,效果非常不好。如果教师能在PPT课件中插入一些因为违规而酿成的血淋淋的安全事故视频,或者穿插介绍一些近来的电力事故通报,好奇心将会驱使学员想知道结果如何而认真看下去,并积极思考引发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还是领导的管理违章等。学员看到毛骨悚然的事故画面,听了那些因违规而造成的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和大面积停电,往往在心灵上受到极大的震颤,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学员将会加深对各条规章制度的理解,并从心理上愿意去学规程中所规定的条条框框内容。对其他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借助于flas可以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如《电机学》中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中电流的变化引起铁芯中磁通的变化,进而在二次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过程。)教师很难向学员讲清各个电量的变化情况,但如果借助于flas,形象将一次电流、磁通量、感应电动势的变化过程演示出来,学员就很容易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了,进而掌握相应的抽象理论知识。还有一些(如开关结构、继电保护原理等)课程,教师仅仅依靠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很难使学员理解、掌握,但借助于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如利用Authware、flash软件制作动画课件、视频等),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对学员的实践教学

在保证学员理论够用的基础上,尽量增加实践教学,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因为我们培养的是电力企业的技术员工,“学”必须以“致用”,学员会动手操作才行。如触电急救知识,

发现人触电时不能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不会进行人工呼吸、胸部按压、包扎伤口等技术,不能算真正掌握触电急救。还有培训检修人员需要他们对设备能拆、会装,培训变电运行人员会正确进行刀闸操作、事故处理,线路人员要会爬杆才行,否则无论学多少理论都是枉然。为此,笔者建议电力培训中心在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学员的技能培训,适当增加技能培训的授课学时,并将学员的技能考核与培训成绩挂钩,激励学员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另外,培训中心在举办等级培训的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以实操为主的短期培训班,举办相应专业的技能比武。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演练、比赛,可以使现场人员技能水平有质的飞跃,进而为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作出更大的贡献。

4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较高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指导实训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电力培训中心要办出特色,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培训中心除教师自身的努力外,单位和社会应积极支持,建立有效机制,尽快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培训中心的教育才会更兴旺发达。

(1)提高认识,制订好规划。培训中心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将“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纳入中心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来。

(2)改变专业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条件。学校应有意识地安排好教学计划,建立相应的岗位职责,加强校内外培训基地建设,创造条件使专业教师有时间和机会与生产工程紧密联系。

(3)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培训中心要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获取多种证书,促进教师自觉地更新知识,参与在职培训和实践训练,提高自身素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培训中心要依据学校的性质,站在为学员想、为学校想、为社会想的高度,重视教学的实效性。为此,培训单位还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理念上不断探索、创新,找出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

上一篇: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下一篇:电力企业应加强安全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