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示范教学形式的选择及运用

时间:2022-06-21 12:30:28

美术示范教学形式的选择及运用

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示范是其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要结合专业科目的特点,合理地研究,选择适合于该科目的示范形式。

1 欣赏式示范

美术教育,不全是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欣赏,在美术教学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但课本中供学生欣赏用的古今中外名画和当代学生的优秀习作,因版面有限,都缩得很小。因而学生常常对它一看了之,不去细细品味,上课时即使老师反复讲述,也很难吸引学生的目光,尤其当遇到中国画中的水墨韵味,西画中的色彩渗化衔接之类的东西,教师根本无法言表。要是事先把它们放大绘制成范画(无法仿绘的也该收集大幅印刷品)在上课时悬挂,效果就截然不同,学生会对挂图目不转睛而且较快地心领意会,产生较强的感受和共鸣。此时无声胜有声,免去教师许多不必要的唠叨。

2 分解式示范

即步骤范画,是指导学生最形象具体的作画方法步骤图,在教学中占的比例较重。凡作画总有步骤,但现行美术课本中,“步骤图”限于篇幅安排,印得很少,给学生作画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画面讲授,或是从网上下载同类的比较清晰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和理解,也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比如教素描,不等教师大体明暗画好,教时已过大半,叫学生哪还有作业时间?遇到色彩的水分干湿,掌握起来更麻烦。所以教师在课前,早有“预制品”,把作画的方法步骤范画放大绘制好,到讲课时依次张挂,边挂边讲,既直观又简练,必将事半功倍。

3 对比式示范

对比式示范主要运用在绘画方法上的正误辨析,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矫正。平日在讲评分析学生作业时,光一味地讲述如何如何,一味地指出不应这样那样,往往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好”、“差”之间始终处于模糊朦胧的状态。如比例对不对,结构准不准,色调是否统一和谐等,如果两幅“范画”并列对照,很快就会使学生一目了然,成败是非让学生欣然翻悟在分秒之间。此种方法也常用于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像黑白的节奏、色调的关系,教师都可以用范画的形式,多幅相比,然后汰劣择优,直到剩下最完美的一幅。这样做,一方面向学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犯的错误,让学生在教师胸有成竹的展示中“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使学生对何“优”何“劣”有一个比较肯定的、明确的鉴别,成为学生从“知其然”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识。

4 整体式示范

如画中国画,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水彩画干湿的衔接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做具体详细的示范指导。对色彩静物的写生,色调的深浅、色彩的冷暖、对比效果的虚实,用铅笔或色彩直接在画面上勾画出完整的形体轮廓,用大色确定画面色调,明确色彩关系,局部刻画,深入完成。随着作画进程的推移和展开,方法步骤一个程序一个程序地演示出来,每一步骤具体运用的处理方法和技法手段都让人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5 个体式示范

美术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要改画、讲解、纠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山水画中的勾、皴、染、点和写意花鸟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因宣纸不统一,有的渗水性快,有的渗水性慢,而每个人笔类含墨色的水分及笔速不同,因此,改变示范方法,分别到每个学生桌前进行个别示范、辅导。

6 修改式示范

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点,进行修改意味的示范。这不能直接在学生的作业上进行,应借用学生作业的一角之地或在另一张纸上有针对性地局部示范。这比教师直接修改画面更能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当然,修改要带有启发性,要适可而止,并善于掌握修改的时机、程度、分寸和范笔的部位。为了防止学生在失误中越走越远,修改性示范既要及时,又不能太多,寥寥几笔的修改,使学生领悟到改正画面弊病的方法要领。

7 媒体式示范

对一些理论知识不易被理解、接受的科目,可利用现代电教设备这一示范方式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如在图案基础的教学中,运用投影直观地演示,将课前制作好的多个相同的单独纹样随意地放在投影仪上,教师迅速地在上面演示出横向和纵向两条二方连续纹样,同时做启发提问,再做补充归纳。接着演示出不同的排列规律--或垂直、或斜线、或波浪等变化。

许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优秀教师,其教学所取得的精彩之道,都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了示范。以范画为主线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运用范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收稿日期:2007-11-08

上一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课程结构改革探索 下一篇: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