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时间:2022-06-20 10:50:16

【摘要】2010年-2012年笔者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56例,显效者占89%,有效者占8%,无效者3%,总有效率占97%,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家传益肾通督活络方;龙马双乌乾灵蠲痹胜湿酒;九宫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髓核脱出症等,简称腰突症或腰脱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马尾神经或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医的诊断,中医并没有此病名。而是把该病症统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这一范畴内。好发于20-40岁生青壮年,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伏案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特别是体力劳动者,以L4-5、L5-S1椎间盘多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男性与女性之比为4-12:1。本病的病理分型为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临床分型为后侧型突出、中央型突出、椎间孔型突出。

笔者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使用针灸结合中药综合治2456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胡有谷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制定:①有腰腿疼痛或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腹压增加时加重;②有腰椎侧弯等腰形改变;③有腰部及坐骨神经走行部位的压痛及放射痛;④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体征,相应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障碍和肌力改变;⑤有腰椎X线片、CT或MRI等影像学的相应改变。

1.2排除标准年龄在18岁下,80岁以上及妊娠、哺乳期妇女;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疾患者:合并脊椎结核、肿瘤、椎弓崩裂及严重骨质疏松者;腋下型或游离型合并有巨大椎间盘脱出,掉入椎管者:合并严重的骨性椎管狭窄、椎体后或后外方有锐利骨赘,可能刺伤神经者。

1.3性别、年龄男1638例,女818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43岁。

1.4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腰椎CT及MRI检查扫描,均有腰椎间盘突(膨)出,且与临床症状吻合。突出间隙定位:其中L3/L4突出387例,L4/L5突出1257例,L5/S1突出812例。

1.5治疗方法内服家传益肾通督活络方为主方、外敷方龙马双乌乾灵蠲痹胜湿酒结合九宫针综合治疗。益肾通督活络方:鹿角霜12克、大蜈蚣1-3条(不去头足)、狗脊12克、杜仲24克、土元12克、酒大黄12克、延胡索30-60克、鸡血藤30克、赤白芍各24克、川芎12克、川续断24克、徐长卿12克、牛膝24克、骨碎补30克、白芷15克、威灵仙30克、炙甘草10克、黑附子12-30克、桂枝12克、干姜12克、黄芪60-150克。湿重加薏苡仁、羌独活、土茯苓、苍白术;寒盛加二乌;湿热重加三妙散;肾阳虚加菟丝子、大云、鹿含草、九香虫;肾阴虚加熟地、五味子、山茱萸、鳖甲;瘀血重加三七、丹参、当归尾、地龙;腰痛甚加乳香、没药、全蝎、白花蛇、炙蜂房;麻木甚加炙马钱子、天麻、炮山甲、细辛。龙马双乌乾灵蠲痹胜湿酒:蕲蛇、乌梢蛇、生川乌、生草乌、生天南星、生半夏、马钱子、川芎、细辛、骨碎补、红花、桂枝、艾叶、蜈蚣、土元、附子、丹参、乳没、苏木、白芥子、花椒、炮山甲、玄驹等42味中药泡制而成。针灸方法:以九宫针大肠俞、环跳为主穴,中央型取穴:肾俞、白环俞、膀胱俞、腰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L3/L4椎间盘侧突取穴:肾俞、白环俞、大肠俞、阳陵泉、足三里、承扶、委中、悬钟、丘墟;L4/L5椎间盘侧突取穴:肾俞、白环俞、风市、阳陵泉、中膂俞、腰阳关、三阴交、商丘、足临泣;L5/S1椎间盘侧突取穴:肾俞、关元俞、气海俞、委中、阳陵泉、承扶、承山、殷门、悬钟、风市、昆仑。按诊确定最疼痛的椎间隙确定中宫,按九宫八卦方位进针,先针中宫,次针乾、坤宫,然后按巺、兑、坎、离、艮、震宫穴依次进针,九宫穴行针次数与顺序按洛书九宫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而五居中”。行针一度后接上电针,用疏密波留针30分钟。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主要症状明显改善,好转率60%-100%。有效:主要症状有所缓解,好转率25%-59%。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改善很小,好转率

2.2临床疗效经过两周至三周,显效者占89%,有效者占8%,无效者3%,总有效率占97%。追访治愈患者两年复发率很少。

3讨论

针灸和中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现代治疗腰椎间盘越来越显示出优势的方向,临床要注意辨证治疗,因人而异,准确诊断非常重要。鹿角霜活血化瘀、温补肾阳,通督脉之气舍;大蜈蚣为通督脉代表药,因脊柱特别发达,功擅走窜,通达督脉之功尤为显著,故把两味用作君药。狗脊、杜仲、川续断、牛膝补益肝肾、强健筋骨,土元、骨碎补、酒大黄、白芷功效与麝香、虎骨相近,促进骨代谢及止痛,延胡索、徐长卿、川芎活血止痛,具有镇静麻醉止痛作用,鸡血藤、赤白芍活血化瘀、促进椎间盘血供,防止钙化形成及促进钙化消融,威灵仙融化骨刺,黄芪补虚益气利水,气足方可以行血,血行瘀方可以化,诸药共同达到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化瘀止痛、消融骨赘的作用为臣药。黑附子、桂枝、干姜温补肾阳、散寒止痛,为佐药。炙甘草补虚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即可以改善整体机体状况,又能很好的促进针灸和外敷药物的近治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外用药酒具有温经活络、通经止痛等作用。针灸具有调整腰椎局部气血阴阳、通络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内啡肽产生的作用。

4展望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现代常见、多发疾病一直以来都备受医患关注,针灸、中药结合综合治疗有如此佳效,不失为重点研发方向之一,但是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验证,有待于更近一步提高疗效。

上一篇:胰腺囊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观察及临床应用价值 下一篇: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