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怎样实施探究性学习

时间:2022-06-20 08:45:11

浅谈初中化学怎样实施探究性学习

摘要: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搞好基础教育的需要,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宏伟基业的需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开展好探究性学习工作。下面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科学探究 学习兴趣 探究性学习

1.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实验探究、室外探索等直观或现实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感受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产生问题意识。

(1)运用音像素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化学教学内容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物质、现象和化工生产过程,这里面有实验室中见不到的物质,有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实验,有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化工生产。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就拍成录像,在课堂上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放映教学录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例如在学习“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的内容时,播放我国部分大中城市的空气污染实况,及在国际上造成影响的几大空气污染事件的新闻录像。学生看完录像后,提出问题: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空气污染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如何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此举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是探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其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农村中学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不很强,通过计算机软件把物质变化、微观结构制成动画,带领学生进入虚拟现实世界或邀游微观粒子天地,变抽象不可视为形象可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学习兴趣。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自然科学问题比比皆是,它们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源头活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农村、农业第一线,调查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农村使用化肥种类、有效成分测定、化肥使用对土壤的影响、无磷洗衣粉使用情况,并通过分析探究,形成调查报告,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诱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作为一名教师,深切体会到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意识是多么欠缺,在教学中利用一切可开发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在交流中闪耀智慧的光芒。例如,在设计“氧化铜可不可以做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这一实验方案时,有一小组设计实验如下:取两份氯酸钾,向其中一份加适量的氧化铜,同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哪支试管的气体最先使木条复燃,借此可证明氧化铜可不可以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绝大多数同学对此设计表示肯定。就在大家跃跃欲试急于动手实验时,一位同学站了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难道取氯酸钾的量不需要相同吗?”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手上的动作都停止了,而思维却开始活跃起来。又经过一番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做对比实验时,根据对比实验的要求,只能控制一个变量,即有无催化剂,其它因素应完全相同。经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得出肯定的结论。此时学生完全沉浸在实验成功的喜悦之中,没有再继续探究的欲望,但学生对概念的理念还不深刻,于是模仿上面同学的口吻提出“难道能加快反应速度的物质就是催化剂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又讨论开了,其中一名学生在小组中发言,“光凭加快反应速度这一点不能说明它做了此反应的催化剂,因为我们没有证明在反应前后它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有没有发生改变”。听到这儿笔者欣喜万分,对他的分析表示肯定。如何探究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经过各小组的讨论,都很快拿出了方案。一个小组的设计是这样的:“实验前用天平称氧化铜的质量,实验结束后,采用粗盐提纯的一套方法,先将反应后的固体溶于足量水中,后过滤将滤渣淘掺烘干,再称其质量,比较两次质量是否相同。”大家对此做法表示肯定。但在比较化学性质是否相同时,几个小组费了一番周折。几次讨论后终于得到了初步方案,认识到氧化铜的催化作用就是一条化学性质,可以用提纯出来的氧化铜重复操作上述实验,比较其催化性是否改变。也有同学提出氢气、一氧化碳、碳等具有还原性,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同时体现了氧化铜的氧化性,这也是一条化学性质,还可以用提取出的氧化铜做这一氧化还原实验,并且通过分析得出用碳做还原剂操作更方便。教师应努力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成为师生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当然。探究性学习不能孤立于其他教学方式,应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才能实现课程目标;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平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法 下一篇:怎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