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业

时间:2022-06-20 12:21:02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

摘 要: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贯彻新课程标准,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语文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32-01

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体系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诸如:学生作业量过重,作业没有情趣;作业现成内容多,教师自编内容少;作业评价单调,等级走过场,评语刻板教条,没有感染力……如此等等,导致作业的实效性差,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实际上,语文的学习既不限于语文课堂,也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和写作。“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语文教师的任务在于,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学习的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从而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因此,我们提出了构建新型的语文作业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实效性,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近几年来,致力于此研究的老师很多,很多学校对作业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诸如 “开放性作业”、“主体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等创新设计也层出不穷,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我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此外,我们在学习一些课文的前后,还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如:教学《一粒种子》前,可请学生去试着培育种子;教学《放风筝》时,可带学生去放放形态各异的风筝······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它给学生一个起点、一个支点,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他们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尽量多出一些贴近生活的作业!做起来还不枯燥。 调查一下什么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只有引起他们注意的题目才能够做得有个性化。

注重学科性 。语文学科虽然综合性强,但它也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因而,在布置作业时,我们应结合教材,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多关注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像实验、游戏、作画、计算……这些作业形式都可以运用,但必须是为语文服务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总之,低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应该形式多样,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成为孩子们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乐园。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导,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小学语文作业体系的研究,使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获得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 总之,我们教师要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去布置和落实这些对孩子发展有利的作业,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收获的。

上一篇:分数除法为什么分成几种情况 下一篇:浅谈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