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20 10:30:43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重要性

【摘要】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关键词】教育 幼儿 家庭 幼儿园 合作

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儿童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儿童教育也就必须从儿童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在和家长不断的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和家长们一起坐下来谈心时,常听不少父母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双职工的父母说:“工作一天了,甚感疲劳,没有精力去管了”。还有的父母只图自己玩乐消遣,占去了不少本应用于教育子女的时间,对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不予理睬,不能运用科学育儿的原理指导家庭教育实际。希望寄托于幼儿园,觉得只要在幼儿园里学好就行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众所周知,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其工作繁忙和紧张是不言而喻。但是,马克思非常重视对女儿们的教育。第一,将星期日留给孩子,跟孩子们共同度过这欢乐的一天。平日,马克思也经常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跟孩子们游戏,比如,和孩子一起折纸船,将船放入水中任其漂浮,还和孩子们一起赛跑,掷石子等,锻炼她们的身体,培养她们的勇敢精神,如摔跤爬起来不要哭。第二,马克思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家庭始终充满朝气,使女儿们形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格,还常用笑声和讲俏皮话等幽默方式,让孩子们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第三,马克思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他尊重孩子,注意发挥孩子之间的主动精神,从不干涉孩子们的活动,从不摆父亲的架子和使用父亲的权威。当发现孩子们做错了事时,也总是循循善诱,启发她们认识错误,力求她们彻底改正。第四,要求女儿们独立做事,培养她们从小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第五,马克思自编故事、童话或运用儿女们喜爱的名著,如《一千零一夜》等,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她们学会思考,懂得什么是好的、正义的、什么是坏的、非正义的。这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启迪了智慧,又让孩子们从小具有鲜明的爱憎情感和懂得粗浅的人生道理。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就幼儿园教育来说,它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

二、实施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也有利于成人的提高。在交流与分享中,每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教育者,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人之间相互对话、思想碰撞、智慧结合,加深了我们对教育、对人、对社会的理解。在组织“家长社区小组”活动时,我们根据孩子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充分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文化素养,分别开展了合作、分享、竞赛等活动。家长们在有意识地参与组织、指导、分析过程中,增强“我也是教育者”的主人翁意识,了解当今幼儿教育以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性、独立自主性、创造性)为核心的幼儿全面发展要求,同时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获得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教师在“家长社区小组”活动中的录像中可以发现,孩子在社会中的个性表现,在家长交流中获得家教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工作。树立为家长服务意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此,一方面,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要做调查研究,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状况及需求,并尽力帮助家长解决这些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培养和发展自身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这是开展家园合作的前提。

三、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

大致可以分为从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和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两大类。

(1)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了解教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同进通过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孩子的表现,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二是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支持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开放日。教育活动开放日可以是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对幼儿园整体环境设施设备与师资力量等情况的参观、访问,也可以是幼儿入园后的一日或半日活动的参观与听课。入园前的开放日,可以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来园,熟悉新教师和新环境,消除陌生感。

2、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孩子的进步。举办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的目的就在于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对幼儿园放心,并给他们从教育的信心和方法;

3、接送交流与家访。这是一种以访问、谈话为主要方式的个别交流形式,主要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庭里的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4、家园联系册。这是一种书面形式的个别交流方式;

5、便条或电话联系。简短的便条也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手段,它往往只有教师的寥寥数语,就可以把孩子的点滴进步传达给家长。

(2)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活动。幼儿园的亲职教育是指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是一种以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成人教育,在亲职教育中,家长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一方面,他们需要向亲职教育的指导者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能否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关键在父母,因此,家长必须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同教师密切配合,共同抚育幼苗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必要性与操作性》

上一篇:怎样组织实施考试 下一篇:通过产学合作教育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