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时间:2022-06-20 08:56:47

愉悦,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和美感的学科,语文教材本身就选用了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体现了自然美、人情美、语言美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享受。

一、 美读课文,创设愉悦情境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这段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言”和“声”显情感人。

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感情,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再现,让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享喜怒哀乐,获得初步审美感受。例如美读同志的《沁园春·雪》,学生充分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教学时,教师先范读,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情怀,学生再带着感情朗读,体会上片描写祖国山河雪景的壮丽,感受下片评论历代帝王的惋惜之情,末尾的“俱往矣”在读的时候语速稍快,说明那都已成为历史,“数风流人物”语速慢下来,“还看今朝”力度增强,语调上升,突出今朝的英雄,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抱负,这两句要读得声音高昂,饱含激情,充分发挥内在的感染力,收到学习愉快的效果。

二、 善于启发,激发愉悦动力

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教学鲁迅的《雪》时,从文章结构入手,启发学生品味雪景,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体会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朔方雪的“坚硬、灿烂”,进而深入到作品内涵,去倾听作者心声,感受作家对生活、对自然独特的审美认识。以自己整个身心的介入去获得审美体验,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

还记得教沈复的《童趣》时,学生概述本文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小时候的三个故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学生很是喜欢。这时,我启发:“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学生纷纷发言:“要热爱生活,仔细观察,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回答非常精彩。我进一步启发:“当你看到天上的月亮时,请发挥你的想象,用30字左右的语句来描写一下。”这时学生的情绪更愉悦,很多学生写出生动、活泼的片段,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可见,学生在这种启发下的学习活动,往往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感受着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着创造的欢乐。

三、 妙用电教,拓展愉悦空间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语文教学中,妙用电教多媒体,用生动形象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直观地再现抽象的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一定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品味蕴涵在字里行间的人情美、自然美、语言美。如在教学《雷电颂》时,多媒体呈现一个身材魁梧、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身着雪白罗服的人,在瑟瑟秋风中,踱步远方,似行吟沉思,似引吭悲歌,把历史人物拉到眼前,使学生初步感受屈原的人物形象。这时再播放朗诵带,感受全文气势雄浑的语言,通过屈原的内心独白,进一步领悟他眷恋祖国山水的拳拳之心,忧国忧民的愤世嫉俗之情,刚直不阿不肖与小人同流的大无畏精神。这样可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升华。

四、 自我激励赏识,拨动愉悦的琴弦

成功的体验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强有力的动机,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因此,教学中要通过激励、赏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尤其是那些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的学生。通常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就会让他们多份自信,老师、家长、同学的肯定和鼓励会逐渐累积演变成一种自我激励,这种自我激励是人最可贵的自信。如我在教学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时,艺术地穿插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励他们尝试才艺展示、讲故事等,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心情愉快、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在不知不觉中让同学们了解了自己,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能运用生动的语言记述出来,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和集初级中学】

上一篇:以文为本,以生为主,有效设计 下一篇:如何设计活动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