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效朗读指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时间:2022-06-20 07:18:56

通过有效朗读指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摘 要:朗读能引领学生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本文立足教学实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观点:1、抓关键词品读;2、设计朗读脚本;3、想象情境朗读。

关键词:语文素养 关键词句 朗读脚本 想象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那么,怎样的朗读指导才是有效的呢?

笔者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发现几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朗读方法。

一、抓住关键词句

文学作品中的很多语句往往隐含着作者的情感思想,如果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或许能明白教师对该文本或语句的理解,但往往又会变成学生刻板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词句的增删变换,在对比中品味语言的精妙;抓住关键句子在复沓式朗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一)在对比朗读中品味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有比较地读,能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更形象更深刻,加强比较性朗读训练,能提高朗读的效率。这种方法是我用得较多也觉得很好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删减关键词语对比朗读

诗人瓦莱特的《人与贝壳》有这样一句名言:“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无底洞。”它启示我们要用心去感悟言语,要穿透言语,领略其背后之底蕴。

笔者在执教《济南的冬天》时,以“温晴”――“温情”作为整个教学的思路,将朗读与品析有机整合在一起作为主要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关注富有表现力的字词。

只有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去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体会作者倾注的感情,才能在教学时使语言训练和情感陶冶达到完美的结合。笔者从“微微”、“呢、呀、吧”等几个容易被忽视的词语的删减入手,让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反复品味语言,深入体会老舍对他的生命中的“宝地”的无限深情,学生自然情动于内而文辞发于外。

2、变换关键词句对比朗读

在上《金色花》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和孩子的天真俏皮,把“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和“我不告诉你,妈妈。”两个句子改成 “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和“妈妈,我不告诉你。”然后让学生进行朗读、对比。问学生“哪句更好呢?”一生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比“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更能表现母亲在发现孩子后那种急切之情和又惊又喜又带点嗔怪的心情,改句则更多地表现责怪,与文中的母亲形象不符合。一生说:““我不告诉你,妈妈。”比“妈妈,我不告诉你。”更能表现孩子的天真俏皮,带着孩子撒娇的味道。然后我又将这两句的句末的 “?”和“。”分别改为“!”再让学生对比朗读,之后学生发现改句语气生硬,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重在责怪,“我不告诉你,妈妈!”感受不出撒娇的味道,而真的让人感到不想告诉妈妈了。

通过朗读品析,在言语的前后关联中获得文本解读的意义。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就能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二)在复沓式诵读中感悟

王崧舟老师在执教《慈母情深》时,引导学生“体会母亲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母亲隐藏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的深情”这一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没有作任何的分析,也没有作任何的朗读指导或示范。只有反复地“读”,看似一遍又一遍地“傻读”,恰似一坛在慢慢地酝酿、发酵才能变成芳醇的美酒。学生本来平静的心湖掀起了滔天巨浪,那一次又一次饱含深情地诵读,深深地刻在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深处。

同样,在教学《安塞腰鼓》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反复地朗读。特别是那一句反复出现的“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句的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新的情景。但是,“诗无尽解”,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当学生用他们奔放的活力读出他们心目中的“好一个安塞腰鼓”时,对于文章的理解还需再费唇舌吗?

二、设计朗读脚本

歌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碰撞、发现、融合的过程,朗读者创造了文本的声音形态,把书面话语转化成了有声话语,是读者与文本的二重唱。

在教学《春》一文时,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演绎春的美丽。在学生初步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把握每段的情感基调,对认为重要的字词句进行语气、节奏、情感上的处理,可以设计配上某种乐器或某种曲子,并说出这样处理的理由。

让学生设计朗读脚本,正是对机械分解式教学的反对。在学生的理由陈述中,突出强调情感的体验和词语的品味,将朗读、品析、设计融为一体,学生兴致盎然,对《春》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诠释。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可以进行这样的“朗读设计”,特别是在诗歌教学中。首先,体味诗歌的内容,设计一下什么地方有人来领读,什么地方大家一起读等。其次,品味诗歌的意境与情感氛围,提出朗读速度、音高、快慢以及要表现出的氛围等等。再次,写出诗歌朗读时的“领起词”,设计某个诗句的反复吟咏等,如果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还需要考虑背景音乐的安排。这种活动类似于文艺节目中的“诗歌朗诵”,非常有凝聚力,非常有震撼力,非常有语文的味道。往往以优美的气韵形成教学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美感和久远的回味。

三、想象情境朗读

文本是无声的,但文本的文字结构和意义结构提供了转化为有声话语的坚实基础和巨大空间。清代桐城派姚鼐等人提出“因气求声”之说,姚莹的“古人文章妙处,全是‘沉郁顿挫’四字”,只有通过读者的沉郁顿挫的朗读才能把文章“声”、“气”表现出来,从而带动对文本的理解,对言语的感悟。

余映潮老师在执教《狼》时有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

请同学们朗读下面一段,要求是:朗读之中,在课文的某个地方要加进一个表示惊讶的“啊”字。

学生边朗读边体味在哪个地方加进“啊”字为好。当把这个“啊”字加在“转视积薪后”读出来时,学生们没有一个不读得绘声绘色的。余老师的这种朗读教学的创意带动了学生对课文情节、对课文情境、对人物境遇的深刻理解,不是用讲析、欣赏、品评、质疑等方式直接展开课文的学习。

这种绘声绘色地朗读需要学生全身心融入文本,把自己想象成文本情境中的一分子。当学生用语音表现出来的时候,文本意义世界的大门也便豁然打开了。一个听课者作了如下评论:这个“啊”字,“啊”出了故事的惊险曲折,“啊”出了屠户的心思缜密,“啊”出了名师的独具匠心,“啊”出了听者的教学尝试。

以上几种朗读方法是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有效的。其实,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采用怎样的朗读方法,始终要为培养学生语文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学生在老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对语言的关注在长期有意注意下渐变为无意,于是学会了用语文的眼睛看问题,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用语文的嘴巴去交谈,甚至用语文的心灵去感受、去思考、去体验。一字之妙,他会击掌叹赏;精彩语句,他会品读再三;空白之处,他会浮想联翩……那么前人所描述的读文心得“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渐渐可入佳境。”定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王尚文著

[2]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蔡少军主编

[3] 《彭小明:论“语文意识”》(《中学语文教与学》2005.9)

[4] 《唤醒语文意识的几点思考》王崧舟

[5] 《蔡丽:让学生在朗读中陶醉》(《语文教学通讯》2007.10)

[6] 《余映潮:设计蓝本,集体演读》(《语文教学通讯》2010.3)

上一篇:注重情感教学开垦心灵荒原 下一篇:“正好”与“恰好”的句法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