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6-20 07:01:16

临床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针对临床呼吸内科的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情况进行总结。结果:50例患者中有68%(34例)患者采用了抗生素进行治疗,共使用了9类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菌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真菌类、硝基咪唑类等。其中单联用药的患者占52.94%(18例),二联用药的患者占23.53%(8例),三联用药的患者占14.71%(5例),四联用药的患者占8.82%(3例)。患者用药时间最短为6天,最长用药时间为45天。结论: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临床效果 呼吸内科 抗生素

近几年,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而我院呼吸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患者较高,因此在临床治疗的时候需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但在治疗时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生,导致耐药菌株逐渐的出现给以后的治疗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效果[1]。因此,我院针对呼吸内科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取得了满意效果,具体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其中有34例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范围10岁至83岁,平均年龄为(42.1±3.5)岁;体重范围31.2至79.5千克,平均体重(50.4±5.1)千克;10例患者为急性呼吸道感染,8例患者为支气管哮喘,8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症,3例患者为呼吸衰竭,5例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中2例患者伴有糖尿病,1例患者伴有高血压,1例患者伴有风湿性疾病。

1.2 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34例患者的病例,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的方法、住院时间的长短、相关用药情况及药物的应用频率等进行研究分析。

1.3 不合理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抗生素应用原则”,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可分为五大类:(1)使用药物时剂量过多或者不足;(2)患者不适合进行联合用药或者重复性用药;(3)无指征的用药;(4)盲目性应用档次较高的抗生素;(5)患者用药的时间较长、较短或者出现频繁换药[2]。

2结果

2.1 药物使用方式

50例呼吸内科患者中有34例患者采用抗生素,其中抗生素的使用率为68%,患者用药时间最短为6天,最长用药时间为45天。单联用药的患者占52.94%(18例),二联用药的患者占23.53%(8例),三联用药的患者占14.71%(5例),四联用药的患者占8.82%(3例)。

2.2 使用抗生素情况

回顾分析发现,34例患者共使用了9类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菌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真菌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多肽类、碳青霉烯类。主要以头孢噻肟钠、左氧氟沙星药物为主。其中采用头炮噻肟钠的患者,高达26例,所占使用百分比为76.47;使用左氧氟沙星的患者,22例,其占总使用百分比64.71;使用头炮他啶的患者为15例,占总使用百分比的44.12;阿奇霉素是使用者为10例,使用百分比为29.41%;头孢拉定使用者为7例,占总使用者的20.59%。

2.3 不合理用药情况

34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其中有4例患者使用剂量不得当,2例患者为无指征用药,2例患者为重复用药,1例患者为用药的时间不得当,1例患者为高档次用药。

3讨论

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或者高等动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抗病原体或者其他具有活性的一种次级代谢的产物,从而影响其他生活细胞发育的化学物质,其抗生素具有低价、高效、安全等优点[3]。为了加强呼吸内科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应需要合理的用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严格监测药物的敏感度,降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

3.1 用药的基本途径

当为患者选择药物时需要严格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用药,若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比较轻,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药物形式进行吸收,禁止采用肌内注射与静脉注射等形式[4]。以此同时,尽量避免对患者局部实施抗生素药物。

3.2 用药次数

可以依据药效学与药代动力相互结合的原理,对于一些依赖性强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患者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服用药物,同时延长患者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5]。一般在临床上应用抗生素药物时,两次的用药间隔时间需要保持在六至八个小时。

3.3 用药疗程

因为抗生素药物更新较快、品种繁多、在医疗上使用量较大及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联合用药的情况逐步增加。所以在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严格结合患者的病况、各项检查结果等,拟定具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计划。笔者认为合理的用药与合理的选用是使用抗生素药物的主要问题,在进行选择患者的用药疗程时,需要根据患者感染发生的具体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判定,如使用头孢菌类消除半衰周期短的患者用药时间可以每日多次;使用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等药物治疗时,用药时间为每日一次。

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抗生素治疗呼吸内科的患者时需要依据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在使用时,需要监测患者的全身反应,根据其反应对用药时间及剂量进行改变。合理的用药可避免耐药性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方秋雁,陈仲华, 赵承杰,潘建芳.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4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9(12):80-82.

[2]梁利红.呼吸科与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对比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 ,2011,15(16):159-160.

[3]秀菊.健康教育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的效果[J].护理杂志,2012,14(9):56-57.

[4]薛忠义,赵乐强,李宏伟,等.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2,3(1):60-62.

[5]曹文庄,张晓丹,李明鑫,等.从药品注册的实践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的重要意义[J].中国药学杂志,2012,2(15):801-802.

上一篇:探究城市水源水质风险评价及应急处理方法 下一篇:浅谈特殊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