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中国文坛的女掌门人

时间:2022-06-20 05:13:27

铁凝:中国文坛的女掌门人

被恩师徐光耀带上作家路

2007年4月26日,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结婚的喜讯一传出来,立即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喜爱她的人无不由衷地为她高兴。在经过多年的准备与历练之后,50岁的铁凝新婚燕尔,做了经济学家华生的新娘,迎来了她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生活。

铁凝是著名画家铁扬的女儿。小时候,人们见了她,就说,看,这是铁扬的女儿。慢慢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铁扬发现在石家庄,在河北,甚至在全国,人们会这样介绍,看,这是铁凝的爸爸。

铁凝走上当作家这条路,离不开为她指明方向的画家爸爸铁扬。在父亲的记忆中,女儿从小就有着出色的观察力和语言天赋。小学时代的一天,铁凝和妈妈去买冬瓜,小铁凝拿不动,回到家,在日记里写下:“今天我们买了一个胖冬瓜。”

铁凝从小善舞,班里排舞蹈她是领舞的“小喜鹊”,上了初中就每天跑到老师那里练踢腿、立脚尖。上初二时她考上了艺术学校的舞蹈科,报到之前,父亲提出了反对意见:“你去搞舞蹈,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水平,将来可怎么办?”

铁凝听从了爸爸的意见,按照爸爸开的书目,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背唐诗、宋词、古代散文,到后来,她甚至能把《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某些片断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而铁扬常去图书馆借书给女儿看。

后来有一段时间,父母进了干校,铁凝读书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她听说一个印刷厂的化浆车间里有书,就去找来读,不管是撕去封面的,缺头少尾的,她都贪心地品读,饱吸字里行间的营养。

1974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铁扬从北京出差回到保定。17岁的铁凝说,我要给大家读两篇小说,《会飞的镰刀》和《冬虎的故事》。

铁扬听完朗诵,惊喜又怀疑地问:“这是你自己写的?”看到铁凝自信地点头时,他想着,女儿如此热爱文学,应该给她介绍一位更专业的老师。

不久后,铁扬就带铁凝去了保定的莲池,拜访他的朋友、《小兵张嘎》的作者、著名作家徐光耀。铁凝把《会飞的镰刀》朗诵给徐光耀听,铁凝请教怎么样才能写小说,徐光耀说:“你这已经是小说了。”他的肯定,让铁凝坚定了文学梦想。从此,徐光耀成了启发她创作的第一位老师。

1975年,铁凝高中毕业。她问徐光耀,怎样才能当作家。徐光耀说,去农村积累生活。

于是,铁凝放弃去部队和留在城里的机会,毅然去了当时条件艰苦的河北博野县做了一名知青。这一去,就是4年,为铁凝熟悉农村、体验人生,打下了厚实的底子,也成为她后来的长篇小说“三垛”系列和《笨花》的创作源泉。

一天,徐光耀对铁凝说,你该读读孙犁的书,读过孙犁的《铁木前传》吗?铁凝说,我不但读了,差不多可以背诵。那一年铁凝16岁,她在后来忆孙犁的文章中反思,自己一时兴起,实在有一点不知深浅。后来,铁凝开始了和孙犁的来往,她的《灶火的故事》15000字,给省内几位老师看,都说“路子”有问题,她心中不服,将小说寄给了孙犁。不久小说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表,后被《小说月报》转载,成为铁凝的代表作之一。

铁凝说,徐光耀对她的写作果断肯定和直接指导,使她把写小说当作家作为人生理想;而引她去探究文学的本质、领略小说魅力和语言的力量、润泽、奇异神采的,是孙犁和他的小说。

当一个为作家服务的主席

1982年,铁凝在青岛的一次笔会期间,以她在下乡期间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写下了短篇小说《哦,香雪》。小说带着大山的清新,晨露的洁净,树木的芳香,一经发表,立刻得到全国读者的喜爱。

1983年,《哦,香雪》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也成为铁凝的代表作之一。

此后,铁凝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被译成英文版、日文版、法文版等多种译本陆续在国外出版。她的成就也引起了中国文坛和中国作家协会领导的重视。1996年,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协主席。

上任之初,正是作协和文联分家之时。当时,铁凝心里还是很不情愿当这个作协主席的,她觉得会分散自己很多精力,但是责任心极强的她既然最后答应了,也给自己确定了主席的思路:得为作家办些实事,也就是自己既能当作家又能服务于其他的作家。

筹建一个文学馆被铁凝看成是当时的狂想:“文学馆是一个文化的标志,河北这块土地上诞生过众多杰出人物,如荀子、董仲舒这些大哲学家。”但是建文学馆要花钱,跑钱非常困难。

第一步是立项。立项就要说服计委,说服省领导。经过铁凝等人的努力,现在,这座简约而富有节奏感的大楼终于矗立在石家庄市并不繁华的槐北路上。

自己的职业是作家,即便是当了中国作协主席,这个属性同样不会改变,和她创作、做人的态度是一样的,认真、要强,有责任感。

铁凝从没因劳累的工作丢下过写作的笔,在建文学馆期间,她完成了著名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铁凝说:“首先我是一个作家,才带来了其他外在的身份。在我个人生命的历程中,文学会伴随我的一生。我只有在不断的写作中才能有话跟我的同行说,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

铁凝是重情重义的。身边有位作家,孩子有了重病,铁凝将一本书的稿费一次给了他;古城正定的农民作家贾大山(其作品《花市》入选中学课本》)英年早逝后,铁凝到处张罗,为贾大山出版了小说集……

亲和力与积极向上,是作家圈内朋友对铁凝评价中用得最多的两个词。铁凝见到身边工作的作家和同事抽烟,就告诫他们不要再抽了。然而,当她出国、到外地,又总是想着买几包当地的名烟,给同志们尝一尝。

铁凝和普通女人一样,也喜欢打扮。哪怕一个普通读者要见她,铁凝也要梳妆打扮整齐后才见。

冰心老人告诉她爱的态度

事业上一直成功的铁凝情路坎坷,虽然不乏追求者,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情感经历中,真正让她下定决心要走进婚姻的那个人却一直没有出现。

2006年11月12日,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成为继茅盾和巴金先生之后的第3位作协主席。而这位49岁却迄今未嫁的“女主席”、“美女主席”特别是“单身的美女主席”的婚姻和情感问题也成为了各个媒体关注的热点。

铁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并不是一个独身主义者,有过感情经历,也差点就进入婚姻,但最终都没有成功。”随后,铁凝又坦言自己本质上是个很保守的人,生活中更像个家庭妇女,平生的一大爱好就是做家务和做菜。从前在外面吃到一个菜,一定要研究怎么做,然后回家自己做一遍。她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在四川吃到水煮牛肉后,照葫芦画瓢做给家人吃时心里的满足感,“这种感觉很好,我真的很喜欢。”

1991年5月的一天,铁凝手捧鲜花冒雨去看望女作家冰心。冰心问当时已30多岁的铁凝:“你有男朋友了吗?”铁凝答:“还没找呢。”冰心老人看着铁凝,很坚定地对她说:“你不要找,你要等。”

正是冰心这句充满禅机的话,给铁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影响,让她明白爱情是一种态度。只要等待,就有希望遇到自己理想中的爱情。

于是,在将近30年的青春岁月里,铁凝一直都在等,一直都没有找,而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和写作上。

找到一生相依为命的人

直到她遇到经济学家华生,两人在慢慢接触中,感觉到彼此就是要寻找和等待的爱人时,铁凝对爱情的预设和标准都变活了,而且当真正的爱情降临,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其自然。

让铁凝下定这个决心的是,她和华生跟朋友的一次旅行。那几天,铁凝和华生常常一起去听评弹,听《杜十娘》,也听《太湖美》,但是真正打动他们的,是根据陆游和唐婉的词改编的古曲《钗头凤》。

台上一男一女两个艺人,端庄、清雅和凛然,他们的吟唱深切哀婉。台下两个心怀爱情的中年人,听着陆游和唐婉的爱情绝唱,听到“内心温湿柔润”。

正是这次旅行,让华生与铁凝都有着更多的惊喜与惊讶。

原来,他们有着那么多奇妙的共同点,包括价值观,甚至对文学的喜好,生活习惯,晚上都喝粥,都喜欢走路……铁凝特别讨厌抽烟,华生也不抽烟。铁凝的职业是写作,华生最喜欢、最享受的事是阅读……

虽然铁凝作为作协主席,也算身居高位,但是结婚是要组成一个家庭,不是一个机构。所以,铁凝的大气与女人味,以及她与华生的心灵相通,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契合,也是她决定与华生结婚且幸福的前提。

2007年4月26日,铁凝和华生办理了结婚登记。在宴请亲朋好友的仪式上,铁凝幸福地评价华生:“这个人就是我要找的,是我一生要跟他相依为命的人。”

上一篇:小编评讲之水仙成长日记 下一篇:浅析培养女生对篮球运动兴趣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