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6-20 03:31:38

浅谈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摘 要】引起房屋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很多,有设计失误、选材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细部做法不认真、交付使用后装修不当、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等因素造成。本文就外墙面渗漏常见原因如设计不符合规范、材料缺陷、砂浆抹灰施工不到位、墙体裂缝、饰面砖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渗漏问题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外墙渗漏;原因;措施;分析

建筑物外墙渗漏是工程建设中较外常见的质量问题,房屋渗漏问题不仅会影响城市住宅的美观,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财产以及精神损失。建筑外墙渗漏原因比较复杂,但其根本原因一般是没有按照标准设计、没有按照规范施工、气候原因、所使用建筑材料不合格。为避免渗漏情况的发生,我们要以“防渗、防漏、防裂”三防的角度出发,在前期的设计以及施工方面多下文章,力求房屋外墙不渗漏或者把渗漏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一、建筑物外墙面渗漏的原因

1、设计时,未对细部构造进行处理

在建筑物外墙设计中,没有对外墙面泛水、防水加以重视,如滴水线、穿墙管、金属门窗与墙体间接缝、窗台坡度等细节处理;为了美观,没有把外墙饰面砖设计成细缝拼接,这样砌块之间就不能嵌填封闭材料,因此可能出现外面墙渗漏情况;在外墙面设计时用到不同材质的材料,在材料交接处没有做软连接的细部处理。以上不完善的设计方案,会使外墙面出现渗漏情况。

2、气候环境对外墙面渗漏的影响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以及温度变化将会使外墙面产生拉、压应力,当作用力大于外墙面所承载力极限时,外墙面就会发生裂缝,在雨水作用时就会发生渗漏现象。这种原因形成的裂缝以及渗漏,顶层、窗间墙位置发生概率较多,并且破坏情况较严重。

3、施工用材料质量不达标

外墙饰面砖含水量、砂子颗粒级配、砂子含泥量高、石灰未完全熟化、水泥安定性不稳定等原因会造成外墙面渗漏现象发生。

4、施工技术对外墙面渗漏的影响

由于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不达标,施工过程中一些不良做法会使建筑物外墙面发生渗漏情况。在外墙砌筑时,砌筑用砂浆不饱满,致使砌体间砂浆形成孔洞;在进行下道工序时,未对上次砌筑的砂浆、砌块洒水湿润,也会容易使外墙面发生渗漏;采用高标号砂浆的底层更容易碎裂;施工过程中固定脚手架管用的穿墙套管和支模孔洞填塞不密实,给水排水管网预留孔洞没有合理封闭密实;门、窗以及其他构件与墙没有做细部密封处理;外墙面饰面砖面层与打底层之间的粘接不牢固,使结合面形成空鼓现象。

5、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维护不当对外墙面渗漏的影响

使用过程中,外力对墙面受力、加装空调设备对墙面开洞、外墙饰面砖剥落后未对做外墙做修补、孔洞密实处理,也会使外墙面发生渗漏情况。

二、改善外墙面渗漏的措施

1、合理设计,加强对细部构造的处理。在设计上尽量采用线膨胀系数接近的建筑材料,提高墙体本身的密实度。对于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而造成墙面开裂,在设计方面应给与高度重视,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加强基础等隐蔽工程的质量监控。在设计时,选择满足施工要求的砂浆进行砌筑。

2、在砂浆砌筑过程中,要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好基层处理、抹底层灰、粘贴等工序。基层要清理干净,不许留下碎石、渣土,以免影响结合层的粘结;在墙面抹灰前1天,对墙面基层洒水湿润,浇水要均匀,清除灰尘并使墙面吸收一定的水分,然后抹1:3水泥砂浆,砂子要过窗砂筛,抹灰厚度为5mm至7mm,用铁抹子压实打毛。抹中层灰时,应先在上一层上抹掺5%防水粉的1:3水泥砂浆,配合比要正确,砂子要过窗砂筛,抹灰厚度为5mm至7mm,用刮尺刮平。粘贴面砖,先将面砖提前浸泡2天,然后取出阴干,使用时需满足外干内湿,待中层灰强度满足要求时,开始粘贴面砖,粘贴面砖所用的粘贴材料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配置。粘贴面砖时,应使砂浆饱满均匀不留下死角,保证粘贴要一次完成,粘结要牢靠,无空鼓,无孔洞现象,勾缝前要清理干净面砖缝隙间的砂浆。水泥砂浆勾缝时,勾缝要凹进面层约1mm,勾缝处的砂浆应填嵌密实,接槎缝要严整密实,不许留置空隙以及接槎缝。外墙面上设置的门窗口洞留置大小要适中,当固定好门窗后,应先抹室内砂浆,再填塞保温隔热砌筑材料。外门窗周边抹灰,首先要预留2至3mm缝隙,然后填塞防水胶结材料,防止室外雨水从门窗周边封闭不严的位置侵入室内。外墙窗顶滴水线槽要按照施工工艺施工,窗台位置的泛水结构要明显,女儿墙以及栏板的压顶处可以设置混凝土盖板,需要注意的是勾缝与压盖抹灰需要一次成型,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收缩裂缝出现。外墙饰面砖挂靠牢固,施工单位自检完毕后,需经由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监站检查验收,外墙饰面砖应面层平整、无空鼓、无孔洞、灰缝横竖整齐、均匀一致、阴阳角填塞密实。

3、当外墙饰面砖粘贴使用后,发现有渗漏情况,其弥补方案就是堵塞毛细血管通道。对由于渗漏造成室内已经泛碱起毛或者内墙饰面已经出现剥落的情况下,可以去掉装饰面层,消除砌体灰缝,使之凹进墙面层15mm。第二种方案是内墙面水分散发后,用配置好的1:3水泥砂浆填塞空头缝和孔洞;第三种方案是在1:3水泥砂浆中掺加5%防水粉,利用配置好的基料打底,然后抹上中灰层,用抹子压紧刮平,再抹上腻子抹平。

4、窗间墙出现渗漏的弥补措施:在建筑外墙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雨棚、阳台流水坡,可能会出现雨水流进墙体或者沿墙流进室内,不仅影响房屋质量安全,也会影响房屋室内墙面的美观,为预防此类事情发生,在阳台、压顶、雨棚等突出腰线部位抹灰时,应该做好滴水线槽和流水坡度的施工。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滴水线槽深度为10mm,上宽7mm,下宽10mm,距外墙表面距离不应小于20mm。另外,由于自身重量的影响,窗间墙与窗口处强身重量不同,力量传递到基础上面,会造成基础每个位置所承受的压力不同,由于徐变的发生,基础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由于基础设计截面小,刚度不大,致使窗台墙产生负弯矩,窗间墙体开裂,产生墙体渗漏情况。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设计方面应该加强基础的刚度,在窗间墙上下连续设置圈梁。另外,在施工工艺上,为使结构沉稳,需要尽可能的推迟窗间墙以及窗台的抹灰,抹灰后为防止砂浆负弯矩以及收缩应力引起的外力组合,在抹灰后应该尽快对墙面进行养护工作。

5、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满足工程质量的需要。

砂子颗粒级配、含泥量要符合施工工艺要求,石灰要熟透,不得出现未完全熟透现象;面砖吸水率要小于7%、质地要较硬。

综上分析,建筑物外墙面渗漏产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一般是由于墙体开裂致使雨水渗入墙体内或者室内,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设计以及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尽职尽责、秉承“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工作方针,加强设计以及施工管理,有效采取各种预防处理方法,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军 浅谈外墙渗漏【J】林业科技情报,2008,NO.01

[2]黄忠 关于地下室外墙渗漏处理及探讨【J】科技风,2010,NO.10

[3]周洪涛 高层建筑外墙施工安全问题及其防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NO.24

上一篇:关于建筑消防水系统施工程存在问题的分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