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合作下的高职“教学产业园”建设探究

时间:2022-06-20 01:32:07

产教合作下的高职“教学产业园”建设探究

[摘 要]产教合作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办好高职的必由之路。但我国推行的是学校主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其立法也是针对如何规范学校办学模式,对于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约束基本未涉及。在科学分析高职办学过程产教合作的难点与现状基础上,积极寻找产教合作共建教学产业园的对策,以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关键词]阐教合作 高职 教学产业园 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244-02

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产教合作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和客观要求。在目前的高职教育制度中,主要是还是以学校为指导,企业参与的尚未涉及。尽管在立法上明确要求了校企双方参与的技术研发服务和课程教学等教学行为,但却由于持续性保障机制,而不能真正的落实,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持续进行,学校已经开始对内部政策不断调整,并不断创新高职教育政策,但还是没有取得一定的影响力。为此,本文从产教合作视角,提出了“数学产业园”的建设模式,旨在为高职产教合作的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高职办学过程中产教合作的难点问题

1、办学体制机制不健全,产教合作缺失法律法规和政策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双方的责"权"利不明确,不仅缺少政策的指引,同时,也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例如: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主要是来自各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碍于情面,因为曾经和学校有过一些合作,所以对于实习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二是鉴于企业当前正急需用工,对实习学生进行接收,正好为其所用,至于在合作实习过程中,企业需要对何种责任和义务进行承担,实习生拥有怎样的权利,却没有明确,可以说,企业与实习生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十分清晰,同时,也没有明确规定实习学生的劳动安全、劳动报酬以及劳动保障。而碍于情面,与学校有过一些合作和交情的企业,虽然勉强的接受了学生实习,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会觉得实习学生到这里学习,不仅会影响到安全管理及产品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生产经营活动,严重者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于没有金融优惠政策,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产教合作没有了原动力,就会影响到校企合作的质量,同时,也不利于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发展。虽然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产教合作,推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但是,由于办学体制机制不健全,虽然办学理念和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认同感较高,但是,在校企合作的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国家政策的指引,同时,也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缺少各种优惠制度保障,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欠缺,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可避免地出现行为短期化效应,一些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功利色彩非常浓,甚至为追逐短期利益,在产教合作中,背离了学生实习,校企合作的初衷,也严重影响到了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2. 实习基地的稳定性不高,未形成利益共赢局面

“互惠双赢”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普遍提升,促进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企业与学校合作,也是为了通过合作,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引进技术人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然而,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并没有达到应起到的作用,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仅仅是流于形式,尽管一些高职院校也制定了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但是,很少能得到企业的配合,教学实施主要由学校完成。另外,企业为学生提供工学交替的机会,给于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场所,但是,企业在资金方面不会投入额外的资金,校企合作只是一种层次的合作,该合作模式未融入企业的经营计划。因此,这种合作,也变成了企业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如果企业觉得学生实习影响其经营,就会临时取消学生实习,这不仅影响到了学生实习基地的稳定性,也影响到了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产业园”模式

一提到“教学产业园”,大家都会想到政府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等,产教结合的高职“教学产业园”,与政府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从本质来说,还存在着不少差异。大学科技园以大学为依托,具有较强科研实力,不仅可以借助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还可以借助社会资源优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同时,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有力的推动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并进一步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提。大学科技园所具有的功能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将其发展成为实践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二是将其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基地以及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三是加速技术转移、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四是培育高层次技术人才。大学科技园通过与地方共建技术平台,建立有针对性的试验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根据区域经济需求开展技术研发,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发展区域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开发较大面积积的土地,将若干企业聚集,建立区域性的政府产业园区。政府产业园区必须有详细的区域规划,各种公共设施、娱乐设施齐全,同时,规定了政府产业园区执行标准和限制条件,对常驻公司建筑物类型以及土地利用率实施限制。制定园区长期发展政策,控制进入园区公司的规模和条件,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给予园区企业良好的发展氛围。政府产业园区是区域产业调整和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空间聚集形式,因此,政府产业园区肩负着推动城市化建设、培育新兴产业、聚集创新资源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通过共享资源形成聚集力,形成产业集群,并进一步发展区域关联产业。把握教学产业园的内涵,依托独特的区域产业背景,准确定位教学产业园,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创新成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计划,开发教材,根据企业需求,制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对双方软硬件资源充分利用,进行产学结合,形成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产教合作下的高职“教学产业园”建设

上一篇:新型焊接工艺 下一篇:井口天然气加热炉热效率低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