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专业信息化课程建设

时间:2022-06-19 08:02:24

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专业信息化课程建设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的发展也不断出现了新的难题。面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只有不断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才能够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这是相关高校的责任。所以说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们需要用更高的标准来面对这方面人才培养的问题。对现有金融专业课程的不足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调整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专业信息化课程建设展开相应的讨论,希望能为改进这方面的教学状况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 信息化 课程建设

一、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专业信息化课程建设的影响

(一)对课程内容的影响

培养具备专业素养以及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高校人才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一点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金融类专业的教学之中更应该着重体现。学校不仅要重视课程内容的设置,也要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像如财会类专业的课程,就应该将银行实体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基本理论以及实际操作一同融入我们的教学计划之中,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这类人才的实际需求。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使得我们传统的支付手段和理财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争取利益的最大化,不少的企业和商家不断推出新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像是支付宝、微信、投资理财等相关服务的不断完善,都对我们高校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课程体系的影响

随着当前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力度不断增大,不少的高校已经把互联网金融开设为主干课程,对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有效的讲解。金融专业课程除了要掌握实体模式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技巧之外,也应该顺应当下的发展趋势,深入的了解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掌握基本的网络互联网金融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

(三)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资金流向的操作也是愈发的便捷,相关的金融业务流程不断呈现出了网络化的特点。如手机掌上银行以及网上银行的普遍应用,所以对于金融专业的教学来讲,在保证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的效果之下,应该向这部分内容进行侧重。

二、金融专业信息化课程建设的具体要求

(一)突出专业课程的定位

金融专业的学生是以日后实际上岗就业的操作能力为基础来进行培养的,学生们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专业的操作技能,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企业的工作要求,因此在信息化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突出专业课程的定位,借此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主张技能与知识相结合

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要具备实际运用的能力,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应对工作中的困难。所以说能力与知识相结合将是金融R敌畔⒒课程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改变的原则。

(三)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金融专业是知识性很强的理科类科目,这样枯燥复杂的知识点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老师应该在趣味性上下功夫,对于教学的内容可以联系学生们身边的实例或是实地采访附近的金融机构,用案例来引导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也就理所当然的保证了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专业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完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为了更好的利用好这一时代的优势,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专业化的人才,首先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具有的优越性,可以系统直观的展示相关的技术知识,更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例如在讲解网上银行安全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首先通过视频的形式来进行课程的导入,再借助PPT的形式来对学生们进行数据分析,这样就能够将学生带入到特定问题的情景之下。其次就金融专业之中相关的实践性课程而言,我们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设备来进行独立的操作,有些数据分析的过程老师是没有办法代劳的。对于学校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是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更快的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故此金融专业信息化课程建设的工作之中,完善相关教学设备的投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增加实践环节

金融专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门类,这一点在上文已有论述。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之中,所以说老师在教给学生们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部分工作除了依靠实训课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以及社会调查的形式对银行以及证券公司的实际工作环境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例如老师在讲解“当代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别”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们去附近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实地的考察,深入的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和共性,保证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灵活运用。这样的过程其实也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类专业的价值,发现其中的魅力,当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点的时候,他们也就会投入更大的精力。

(三)优化师资力量

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所以说要想完善金融专业信息化课程建设的工作,我们需要优化现有的师资力量。特别是对于一些开设此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对这类学校而言,应该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合在一起。夯实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对在职老师定期进行相关的实操培训,这方面的工作应该由学校指导,去寻求那些专业金融机构的人才支持。如果条件合适,我们可以邀请实际在岗的老师来担任学生们的实训老师,从实践的角度对他们进行要求,这样的教学才是对学生的将来有好处的,也符合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对于本科类院校来说,则应该把优化师资力量工作的重点放在人才的引进之上,对于新来的老师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系统的培训,多为教师创造和一线工作人员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定期召开相应的教学讲座和交流会议,时刻掌握社会上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动态,针对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教学整改,建立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

(四)优化师生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是一个需要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的过程,老师在其中只是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如果过分依赖老师,那么对学习的过程是没有帮助的。所以说我们只有真正建立起对等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觉到来自老师的关注,才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也能够帮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对于信息化课程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端正思想,体谅老师的辛苦。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尝试独立去思考,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掌握。老师也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题,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为职业目标,真正做好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梅媛.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6,(12).

[2]宋祖祥.信息化背景下金融证券实验教学探讨[J].时代金融,2016,(21).

[3]柯戈.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职院金融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时代金融,2016,(21).

[4]朱维巍,董瑞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6,(03).

[5]梁隆斌. 高校金融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01).

上一篇:权力主体在经济法中的经济法律责任分析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兼职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