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6-19 06:18:47

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65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发生压疮的现象。结果: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本组病例中发生压疮的几率明显降低,仅为4例(6.2%)。结论:在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与控制压疮。

【关键词】 神经内科;长期卧床;预防压疮;护理措施

神经内科患者发病急,病程长,多伴有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由于患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翻身困难,所以,发生压疮的几率也相对较高,这是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为了有效预防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压疮,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负担,重塑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而且有效地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65例,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26-78岁;平均(49.4±2.5)岁。本组病例的疾病类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高血压脑出血35例。对于新入院的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人员在接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全面压疮评估,特别是对于重症及高龄患者应评估病情,意识状况,肢体功能情况,全身营养状况,同时加强皮肤检查,仔细观察患者的头面部、耳后、颈部、胸背部及四肢等处有无明显的挫伤、擦伤、裂伤、皮疹、水肿、淤斑、脓包、红肿、硬结、关节畸形及四肢末端血液循环等,在护理记录中对于患者的皮肤检查结果进行如实描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填写压疮评估表,然后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

2 结果

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本组病例中发压疮的几率明显降低,仅为4例(6.2%)。

3 护理措施

3.1 科室内针对易发压疮的长期卧床患者的管理措施

3.1.1 健全压疮管理制度:科内使用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模式。对于有高发压疮危险的患者,要求护士班班交接,护士长及责任组长天天查,特别是骨突部位,耳后,枕后,肘关节,脚踝等。

3.1.2 强化科内护理人员对压疮发生的重视。

3.2 针对患者的护理措施

3.2.1  一般处理,必须保持患者的床单清洁、平整、干燥、无皱褶与渣屑。每日为患者清扫床单,对于污染床单必须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因潮湿而刺激患者的皮肤,使用尿布垫的患者应保证尿布垫平,避免出现尿液外漏的现象,并根据情况予以更换。对于表现出情绪烦躁的患者,应及时使用床栏,必要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使用约束带,护理人员定时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情况,每隔2h松解1次,间歇15-30min,防止患者发生坠床、擦伤等意外事故[2],避免给压疮的发生带来机会。

3.2.2 减轻皮肤的受压,避免患者的皮肤摩擦,护理人员在注重保持患者所住病床床整、干燥的同时,应注意防止患者皮肤的摩擦,可以在两膝关节间垫一软枕;在骨突部位垫上充气或充液软枕,必要时可使用气垫床。家属在递送便盆时动作宜轻柔,避免生硬地拖、拉擦伤皮肤。

3.2.3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尿失禁的患者予以导尿,并做好尿管的护理。卧床患者要做好会阴护理,患者大小便后及时予以温热水擦拭,汗出后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干净衣物。

3.2.4 及时翻身:护理人员应鼓励或协助患者每隔1-2h翻身一次、扣背一次,水肿、过度消瘦等皮肤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要缩短翻身时间,以避免压疮易发部位长时间与床面接触受压。患者在单人翻身时可以采用“三步翻身法”,避免拉、推、拖等动作,以有利于减轻因逆行阻力而产生的摩擦,防止患者出现皮肤折叠或擦破的现象。在患者翻身时,护理人员应注意翻身的角度,同时认真观察患者皮肤受压处的颜色。对于刚刚发红的皮肤及时翻身后30分钟,该处皮肤可以恢复,时间过长应按压疮处理。

3.2.5 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的胃肠功能明显减弱,并且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症状,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各个部位血液供应,特别是骨突部位及长期受压的部位。所以,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对于患者的饮食营养补充是十分重要的。在护理过程中,应嘱咐患者积极补充营养,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与高维生素的食物,应注意易消化、清淡,必要时予以鼻饲或者静脉给药,以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增强患者的抵抗力,避免压疮的发生。

3.2.6 有效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必须经常为患者进行温水擦浴和局部按摩,定时使用正红花油或50%酒精按摩患者的全背及受压处,以达到通经活络与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并且具有增强患者皮肤抵抗力的作用。在患者擦浴后,使用正红花油对于患者骨突处的皮肤进行按摩。保持病室适宜的温度,降低局部皮肤的能量消耗。也可以运用中医进行局部按摩或贴敷中草药。

3.2.7 在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涂上凡士林等形成一层保护膜,以减少皮肤的受损。

3.3 对于已经发生褥疮的患者,护士根据患者的压疮情分期,再给以相应的处理。

3.4 加强健康教育:多与患者家属沟通,让家属意识到压疮发生后带来的精力、物力、才力支出。让家属协助患者早期,全面的功能锻炼,尽早起床活动,以避免压疮的发生。

4 讨论

压疮要是指人体的局部组织因长时间受压,出现缺氧、局部持续缺血、血液循环受阻及营养不良等症状,进而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水疱溃疡、坏疽等症状。压疮见于神经科昏迷及瘫痪的长期卧床患者,通常发生于患者的骨质凸出部位,如: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骶尾部、足根部等。神经科患者以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疾病为主,多数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加之手术创伤大,患者在长期卧床中,多数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免疫功能降低等情况,发生压的几率相对较大。因此,在神经科内卧床患者的护理中,必须将预防压疮作为一项重点的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体征及皮肤情况等,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

在本院神经内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本组病例中发生压疮几率明显降低,仅为4例(6.2%)。由此可见,在神经科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与控压疮,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情况。

参考文献

[1]邹孔敏,周芸.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监控管理及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100-102.

[2]付姝丽.褥疮危险性预测及预防[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87.

[3]吴灿霞,林婵兰,张玉芳,等.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压疮评估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

上一篇:急性重症胰腺炎20例诊治体会 下一篇: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