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创新教育

时间:2022-06-19 04:18:18

浅谈初中数学创新教育

摘 要 依据创新教育的理念,剖析了初中数学创新教育所具有一般共性以及自身特点,并基于其特点根据教学中的实例去深度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给出几点具体操作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数学创新教育 特点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056-0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为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模式教育,不可能存在某种固定的模式。数学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数学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创新教育的一般特点和要求,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定。

一、数学创新教育的特点

首先,实施数学创新教育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注重个性化教育。因为“创新教育与个性化教育在精神实质上应该说是潜相交通、互为因果的。”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功与收获,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他们自主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数学创新教育应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对此不能僵化的理解,更不能抛开现行的教育教学内容,另搞一套,把数学教育变成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创造性教育。实施数学创新教育,主要是在所有内容中渗透理性的创新意识,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唯如此,才能真正达到数学创新教育的目的。

二、在教学实例中探索数学创新教育的运用

要实施初中数学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抓住数学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一关键,在重视常规思维、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水平,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积极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一,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有的训练方式,如果运用得当,对于培养学生的求异、发散思维,开阔思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0),(0,-3),且对称轴是直线x=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解法一(一般法):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将A、B两点的坐标及-=1代入即可解出a=1,b= -2,c= -3,从而得到解析式y=x2-2x-3。

解法二(顶点法):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 a(x-h)2+k,再把A、B两点的坐标代入求解即可。

解法三(交点法):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它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由此可设解析式为y=a(x+1)(x-3),然后把B点坐标代入求出a即可。

以上三种解法,由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因而解法各异,各有特点,都应让学生掌握。这样,对于训练学生克服“常规思维”障碍,摆脱心理“定势”的影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会大有裨益。

第二,提倡发现教学,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发现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性、挑战性的问题,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环境和机会,让他们通过大胆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如下列问题:

问题一:在前10个自然数中任取6个数,求证:一定存在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倍数。

问题二:在1、2、3、……、100这100个连续自然数中,任取51个数,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问题三:一般情况下,在前2n个自然数中,任取n+1个数,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这些问题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解决的关键是如何构造“抽屉”。教师可只对问题一加以分析,指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而后两个问题,主要应由学生自己研究解决,以锻炼学生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的精神。

现在,新课改已经彻底改革了传统的教材内容,新课程不强求一律,并体现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拓展教材内容的广度,适当增加了应用性内容,使初中数学教材向综合、个性化的方向演进,逐步改变了旧教材内容深而窄的倾向,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特点与水平的学习内容,从而充分发挥数学教学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一次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大胆尝试 下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