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讨

时间:2022-06-19 01:42:09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讨

摘要: 建筑结构施工中现有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对建筑结构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建筑结构的施工水平与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针对建筑结构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安全措施

1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特点

要研究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必须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特点有明确了解,这样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出合理的技术以适应高层建筑的发展。虽然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在某些施工方面具有相同点,但它更有自己的施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复杂的地基处理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一定要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所以,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技术非常复杂。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地基埋置深度至少是建筑高度的十二分之一,要是采用桩基方式,埋置深度一定要大于建筑物高度的十五分之一。也就是说,要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其埋置深度至少要达到20米以上,这就使地基处理技术更加复杂,特别是在软土层上建设高层建筑,由于有很多施工方案可供选择,如果选择的方案不同,可能导致工期和工程造价的不同。

1.2 高作业和高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高度比较高,这样就加大了垂直运输作业量。高层建筑施工与一般建筑施工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高空作业量大。高空作业需要的设备、材料和建筑人员的垂直运输等工作一定要安排妥当,特别是防止高空坠物事故和高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高层建筑属于高危工作,必须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我国,建设低层建筑所需的建筑材料和建设高层建筑所需的材料有很大不同。低层主要以砖混为主,而高层建筑物主要是钢筋混凝土,并且不断向着钢混结构发展。钢筋混凝土主要以现浇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的难度。

1.3 高层建筑的施工需要多方协作

高层建筑具有工程量大、结构复杂和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另外,我国现阶段的高层建筑通常是准备、设计和施工同时进行,这就使更多的单位同时参与到工程建设中,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加大相互协调和相互合作的力度。

1.4 高层建筑施工时间长

一般情况下,多层建筑和低层建筑的平均工期为十个月。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的技术含量高、工程量大、受季节影响明显,所以它的平均工期比较长,一般都多于两年时间。现在我国主要通过缩短装饰和建筑架构工期的方法,达到缩短高层建筑施工工期的效果。如果采用不同的模板体系耗费的时间也不同,所以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模板体系是缩短工期的一种有效方法。

2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设高层建筑的过程中,基础工程建设在劳动消耗、造价和工期中占有很大比例。如果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可以缩短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和劳动消耗,提高施工质量。

2.1 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

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的工艺原理是:首先,利用钻机钻孔,当达到预定深度时,通过钻杆芯管利用钻头处的喷嘴向孔内自下而上高压灌注超流态混凝土,当混凝土升至地下水位或无坍孔危险的位置处停止,把整个钻杆从孔中抽出,再往孔内沉放钢筋笼,达到设计高度时停止,最后补足混凝土成桩。这种方法连续一次性成桩,具有无污染、无噪音、无振动等优点,还可以在流砂、卵石等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顺利成桩,并且比较容易解决桩间虚土、断桩和缩颈等问题。所以,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具有很多优点。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选用的水泥、沙石、粉煤灰、砂、水和泵送剂都应该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2) 输送混凝土的方法:利用混凝土泵对已搅拌合适的混凝土施加压力,通过水平钢管,经由软胶导管进入螺旋钻杆的内管,最后进入钻头处桩孔中;3) 桩孔中的泥浆应该被压入的混凝土挤出桩外,保证桩身混凝土的质量;4) 在桩头部位,加入一定量的碎石或干硬性混凝土,保证桩头处混凝土的密度;5) 确保钢筋笼的刚度,使其直立后再放入桩的混凝土中。为了防止钢筋笼碰撞桩孔的侧壁土,应使其端部450mm处向内侧弯约30°。

2.2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采用人工挖孔,再安放钢筋笼,最后灌注混凝土制成基桩。该方法使用的工具简单方便,在作业过程中无噪音、无振动。为了保证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的安全性,可以利用钢筋网护壁、现浇混凝土护壁和钢套管护壁等支护措施,防止土体坍滑,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2.3 基础施工新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物自身的结构要求及所处的周遭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因素不同,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施工条件,工程技术人员已研制出很多独具特色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归纳起来,桩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 发展无污染、无噪音的桩基施工技术;2)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甚至是超高层建筑物的出现,使大直径桩的施工技术成为研究的新焦点;3) 随着桩基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研究出更加方便、简单、绿色和高效的施工设备。

3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 规范图纸设计

作为建筑结构施工的依据,施工图纸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首先应建立在对建筑结构工程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之上,其次注意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后的严格专业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建筑结构工程实际需要。第三,严格筛选图纸设计人员,保证设计队伍的高水平素质及强烈责任意识,做好建筑结构施工中的人员保障工作。

3.2 使用先进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作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队伍的建设方面,聘请专业技术素质较高的施工人才对其他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摒弃陈旧的不符合现在科学的施工方法,确保各项施工细节准确到位,保证施工技术含量。

3.3 施工现场控制

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中应配备专业技术监督人员,确保各项施工工艺的准确性。现场的控制还应包括现在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保证施工材料达到施工规定要求,做好施工项目的临时抽检工作,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现场施工质量。

3.4 施工验收工作

建筑结构施工完毕后,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验收工作,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无条件责令立即整改,并对返工后的工程进行二次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应做好建筑工程的追踪审查工作,避免已检测合格的建筑工程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前期验收没有检测出的问题。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向着功能多样和体型复杂的综合性方向发展,高层建筑施工难度不断增大,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必须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筑结构施工关系到众多方面,从原材料配制到施工工艺再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控制,众多因素都会对建筑工程最终安全性能及质量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施工单位及施工队伍应对这些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在强调建筑工程美观、经济的前提下,保证施工质量、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苏文雄.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浅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31)

[2] 张荣建,张杨.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措施[J]. 科技传播. 2012(01)

上一篇:略论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 下一篇:浅析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裂缝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