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常与乐趣无关

时间:2022-06-19 10:46:13

工作常与乐趣无关

我经常接触一些IT网站的编辑们,他们对我说的最多的一个字是:累,然后就是:眼睛受不了!

如果把这两句话加起来的话,你或许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工作,特别是IT业的工作,确确实实是太让人感到乏味了。

可问题是,不少IT从业者,特别是那些刚刚入行者,却显得“越活越精神”。他们口里说烦,可我已经看出来了,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讨厌这个行业的。不过他们反而对我的工作感到惊讶:你整天写,哪里来的那么多东西呀?

千古不变的现象:做一行,怨一行

许许多多IT人士的敬业态度曾经让我十分感叹:工作,特别是IT业这样工作量比较大的职业,确实是累人的,在很多时候,与乐趣没有太大的关系。可就是这样的工作,往往是比较吸引人的。

什么工作一直有乐趣呀?网络游戏!可那是工作吗?那能养家糊口吗?

譬如笔者本身吧,现在的我可以说是完完全全靠码字为生了。过去还在省文联一个杂志挂个名,每周去几个上午,现在可好,没有单位,一个人在家写稿,还要养活老婆小孩。换句话讲,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自由职业者,一个自由撰稿人。对于这个行业,现在的媒体上有不少不切实际的渲染与放大。我不好说太多有关这个行业的好与不好,毕竟大多数人对此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不可能有人对它进行太深的统计与分析,毕竟以写字为生者太过分散了。但我只是感觉现在真的做了这一行,与过去想像的,有点不太一样。主要的想法是:第一,自由撰稿人并不自由。第二,工作,往往与乐趣并不沾边。第一点就不用说了,因为你得每天码字,每天要听编辑和报刊老总们的调遣,文字上不可能自由,人身也不可能自由,你得养家呀。所以主要的感慨还是第二点。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不少年轻的网友对我说他们也想和我一样在家码字,我是极力反对的。为什么?他们把码字这个事想得过于美好浪漫。事实上远非如此。

自由撰稿人的那份“累”,其实与IT业有点相似。好多人把IT从业者的工作想得比较浪漫,可里面却实实在在有好多与乐趣无关的活儿要做。如果有人想进入IT业,征求一下业内人士的意见,那么这个业内人士一定会感叹:那真不是人做的活儿呀,不想早死,千万别去。

做一行,怨一行,这似乎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绝不能把乐趣变成日常的工作

不是提倡要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吗?确实如此。问题是,如果你没有找到乐趣呢?或者说,你的工作,根本就没法儿让你找到乐子,你怎么办?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得有个前提:对自己的工作得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要不切实际,也不要幻想什么。国内著名的(应该叫专栏作家才对,但我想他对此称呼也会接受)沈宏非说,他只是想称自己为“文字装置艺术家”,那样才感觉“够酷”,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有记者采访他,问他是用了什么功夫才写了那么多的?因为在记者看来,平均每天要写至少一篇半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沈笑着说,他第一次写专栏之类的东西,是因为好玩,有乐趣,自己跟自己逗了乐,还有人给你发稿费,这样想会比较快乐。不过现在已经快到没有乐趣的边缘了,于是他想就此打住,不能再接更多的专栏了,尤其是吃喝的。

他还表示,“当你知道绝不能把乐趣变成日常工作的时候,就会想到年轻时对A片男主角的羡慕是一场多么大的误会。”

这句话简直说到了我的心里,特别是对后来的一句话。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绝不能把乐趣变成日常的工作,A片男主角也乏味自己的工作呢。

我是武汉人,就说说武汉作家的观点吧。女作家池莉说,她感觉有三个职业是做起来既有乐趣又可以赚钱养家的,即、科学家、作家。这是她在接受武汉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说的,我当时觉得很有意思。其实现在想来,也不全对。世界上哪有什么又有乐趣又可以赚钱的行业呢?没有。所谓干一行怨一行,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说干一行爱一行,这个还是可以做到的。

在乏味中寻找那份难得的乐趣吧

那么你说这世上就没有爱岗敬业的了?就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了?那肯定是有的了,而且还不少呢。所以,如果说一点乐趣也没有,那也不对,否则就没有办法做下去了。还是沈作家说得对,“写吃有更大的游戏性在里面,你可以把很多东西倒进去,然后在里面做文字游戏。有点像拼贴,别有一种。文字游戏--我指的是在饮食语境中所进行的文字游戏。据我在实验中发现,各种文字,以汉字最为好吃。”

看来,工作中的乐趣,还得靠你去发现,如沈作家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套用一句名言吧,工作中不缺乏乐趣,只是缺乏发现乐趣的眼睛。可乐趣毕竟是有限的啊,工作毕竟是工作,它在本质上也不可能是游戏。正因为这样,所以你得对它负责,对它认真一点,严肃一点。

我认识的一个南方的著名,月收入以万计,便在网上向他讨教,问他在家码字有没有乐趣。他说有有有,当然有,但不是在码字的时候,而是在收到汇款单的一瞬间。

哈,这又一次说到了我的心里。

上一篇:三十岁前不害怕 三十岁后不后悔 下一篇:相貌会影响面试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