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文化认知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时间:2022-06-19 07:33:11

浅析企业文化认知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2-000-02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组织成员集体奉行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存在于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它既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本文将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过程分为概略认知和详细查访两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需要关注的事项作了明确阐述。这种认知方法可以快捷、高效的判断出一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及基本运营情况。

关键词企业文化 认知 途径 方法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的定义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据统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定义高达200余种。本文中所引用的“企业文化”是广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1]。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泰伦斯・迪尔和科莱斯国际咨询公司顾问艾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用丰富的例证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约定俗成的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2]。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不是写在体系文件、规章制度里面的客套文字,不是挂在醒目位置的宣传标语,更不是领导讲话中繁冗的修饰辞藻,它贯穿于企业运行的始终,体现于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职业操守,工作态度,处事风格等方方面面。对企业文化的准确认知不但为管理者指引了发展方向,更是为企业外人员了解一家企业提供了重要渠道。

二、企业文化认知的基本方法途径

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是主观意识对客观存在判定的过程,基本方法可以分为概略判断和详细查访两个阶段。其中,概略判断偏重于对企业外在形象的考察,其信息是企业已经展现到市场中的现实存在,这些信息既有企业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也有企业刻意包装的人为改造,需要我们进行甄别;详细查访则是对企业内部运行的考察,其信息是通过自身眼看、耳闻得到,需要我们主观判断总结得出来的。由于人的因素的引入,该部分信息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

(一)企业文化概略判断的途径

概略判断是对企业了解的初级阶段,主要是通过对企业政治民族文化背景、企业规模与历史、生产产品类别、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等方面的调研,对企业基本情况有个初步判断。这些基本情况的掌握一般需要在与企业交流之前开展,为进一步沟通做好前期准备。

1.政治民族文化背景。政治民族文化是孕育企业文化的土壤。每个国家民族文化,企业文化的特性包括隐蔽性、独特性、强制性、共享性以及继承性[3]。从国际层面看,当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企业文化均有着自身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美国的资本主义自由化政治文化塑造了其企业崇尚个人思想、塑造企业英雄的特征,在诸多专家对美国苹果公司企业文化的分析中,“信任乔布斯”均是其重要的一条;中国的企业成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环境中,在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众多的企业文化中均蕴含着儒家、道家的精髓。日本、韩国企业的家族传统、集体主义精神,德国企业的严谨、理性,英国企业的墨守成规等等,无不彰显着鲜明的政治民族文化背景特征[4]。

2.企业规模与历史。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其企业规模由小变大、企业历史由短变长,企业应对市场考验的手段不断丰富,领导者阅历学识不断提升,企业文化也有着不同的展现。需要强调的是,企业文化的变化不仅仅是其企业文化的文字内容变化,更多是指同样文字内容的企业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外延的不断拓展及理解深度的增加。例如,跨国性国际企业为适应其国际化发展的规划,其企业文化会在坚持由政治文化背景孕育的企业文化作为主导的同时,吸收不同地域文化的特征,从单一的地域性特性文化向多元的全球共性文化发展。通过对企业不同时期企业文化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建设思路。

3.企业产品。产品作为企业一系列运营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企业在市场上的代表,其被认可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运营水平。我们从产品的科技含量,可以看出企业对前沿技术的掌握水平,即企业是否注重创新;从产品更替的速度可以看出企业研发的能力,即企业是否重视人才;从产品细节的优劣可以判断出企业作风是否严谨,即企业是否有能力吸引更多的顾客;从产品售后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策略,即企业是只顾眼前利益还是注重长远发展,等等。因此,通过企业产品的市场表现我们可以获取很多企业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一个企业的文化,进而了解企业自身。

(二)企业文化详细查访的途径

详细查访是对企业文化了解的第二阶段,需要我们进入企业内部,通过了解企业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处事风格、观察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等手段,对企业文化做出进一步的评定。

1.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的侧面体现。从部门设置看,组织结构过于简单容易造成管理的漏洞,而组织结构臃肿则会造成办事效率的低下,部门职能划分不清则容易造成推诿扯皮;从部门运行状况看,企业一流人才集中的部门、享受福利奖金绩点较高的部门、企业领导最为重视的部门均是企业的关键部门,也是企业文化最容易被感知的部门。例如,某将质量作为企业生存的生命线的企业,为确保质量,质检部员工比例占到总员工数的20%,且质检部的员工均是从各个岗位的业务骨干中精挑细选而来,即使企业不说,我们也能想到质量文化在该企业所占的权重。因此,通过对组织结构的了解,我们可以判断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2.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制度促成文化形成,保障文化切实落地[5]。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管理者将自己有关企业文化的思想和理念通过制度表达出来,并确保其在企业中被共同认可、执行。我们在这里将促进企业文化形成的制度分为两类,即惩罚性制度和激励性制度。“激励”政策可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对工作充满积极、乐观、主动的情绪,工作效率得到提高[6]。在这种激励性制度的引导下,企业文化可以很快落地生根,成为全体员工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惩罚性制度则是以强制性高压态势逼迫员工去认可某个现实,这种认可大部分时候都是被动的。笔者认为,这种通过惩罚性制度贯彻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管理作用低于制度本身。

3.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践行的主体,员工的一言一行都是企业文化外在的直接表现。员工处事谨小慎微、处处请示汇报,说明企业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员工的办公桌、工作台的整齐划一,工作有条不紊,说明企业注重细节、管理有序;员工制服统一、待客周到,说明企业注重对外形象等等。因此,我们进入一家企业,对员工日常工作状态、待人处事的方式的考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考察可以让我们从最直观的角度看到企业对外宣传的、写在规章制度里面的企业文化是否是被贯彻执行的,可以让我们最真实感受到企业所散发的文化气息。例如笔者接触的某企业,将“以厂为家”、“质量至上”、“遵章守纪”等宣传标度上墙、上报,广为宣传。从表象看,该企业注重质量、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然而,在对生产线现场考察时发现,实际情况却是职工工作状态懒散,工作时看电视剧、听收音机,各种低级质量问题频出。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8.

[2]艾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8.

[3]黄河涛,田利民.企业文化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52-55.

[4]臧晓琳.孔孟思想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研究[D],2014:10-11.

[5]黄留兵.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中国质量技术监督[J].2013.2:76-79.

[6]余文钊.管理心理学[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197-198.

上一篇:浅议中国企业的目标管理 下一篇:EPC模式下的调试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