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业可不可以有“海底捞”?

时间:2022-06-18 06:47:01

IT业可不可以有“海底捞”?

思想工作

为什么不管是IT消费者,还是行业用户,对于IT的消费和采购,部署和应用,总是充满了抱怨和担忧?

“服务好得一塌糊涂”。这就是去过北京海底捞火锅店的顾客,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周到的服务令许多初次到来的顾客瞠目结舌,原来,世上还有这样一个不但好吃,还有着超出普通消费顾客的热情服务的一家火锅店。

令顾客纳闷的是,海底捞的员工为何总有那么高昂的士气,因为你能感觉出来,他们的笑容、主动服务的热情,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把每个员工当成自己的家人。”拖拉机厂电焊工出身的海底捞董事长张勇从人性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管理之道。他的企业不仅为员工提供便利的食宿,还负责为员工打扫宿舍,清洗床单。他充分信任每一个员工,对于服务的流程也没有严格的界定,而是让员工们根据不同顾客的需要,授权他们去创造性地提供服务。

有一次我带孩子去用餐,结果他们的服务员发现小孩很喜欢吃他们免费提供的炸虾片,竟然在最后专门准备了一大袋子炸虾片送给小孩。

反观IT和其他服务行业,迄今为止,或许不乏拥有类似海底捞经营理念的企业家,但是真正能够将这种经营理念最终落实,并有很高客户满意度的企业,则几乎没有。为什么IT消费者或企业用户,还很难获得类似的体验?难道IT行业、其他服务业就不可以出现自己的“海底捞”?

过去的一周来,麻木的“IT公司人”成为我周围同事和圈里人热议的话题。《计算机世界》报对IT公司人首次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揭开了当今IT业界、甚至众多奔波在城市边缘的工薪阶层的疲惫心态。在这个超越吃红烧肉、穿漂亮衣服的时代,这一集体心理疲惫现象确实毫无疑问地存在,并且越来越引发主流社会的思考和焦虑,我想这也是《计算机世界》报这次心理调查报告引发社会广泛共鸣的根本原因。

麻木不仁的IT员工的工作生活状态,不利于IT产业的良性发展。如果IT服务业是由一大堆病态的人群在勉强维持、苟延残喘,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幅图景啊!眼下,关注员工、回归人本,才是IT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需求。从海底捞的服务口碑,IT行业和其他服务行业,都应该好好给自己照照镜子。

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方向之一,便是现代服务业。然后,如何发掘好巨大的服务市场金矿,还需要所有服务行业的经营者、企业家们从内心反省,“你的服务是为人服务,而非其他。”如果一个服务产业或企业不能从心底感动员工,就必定不能从心底去感动顾客。如果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零售、电子商务等行业,都能够出现自己的“海底捞”,我们将会拥有怎样幸福和谐的生活图景啊!

所以,IT业可不可以有自己的“海底捞”?这个可以有,而且必须有!

上一篇:为业务连续性及灾难恢复铺平道路 下一篇:红帽变身为云基础架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