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户外运动产业开发现状及发展战略选择

时间:2022-06-18 04:58:16

桂林市户外运动产业开发现状及发展战略选择

[摘要] 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有着十分丰富的户外游憩环境。但近年来桂林市户外运动产业开发过程存在突出的问题是: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的资质认证和培训体系尚未建立、服务意识上缺乏对户外参与者体验式需求的满足、部分户外运动项目未能突出“体育”、“运动”的特点等,因而,提出桂林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必要的。实现户外运动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拓展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的市场空间、重视富有户外运动知识与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户外运动等战略,将会为桂林市户外运动产业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有益参考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户外运动 开发现状 发展战略 桂林

户外运动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有着复杂的类别和各种层次的技术要求,几乎涵盖了所有户外型运动项目。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对户外运动的定义表述为: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它主要包括陆地、水上、空中三大类,项目包括户外登山、露营、穿越、攀岩、蹦极、漂流、冲浪、滑翔、滑水、攀冰、定向、远足、滑雪、潜水、滑草、高山速降自行车、越野山地车、热气球、溯溪、拓展、飞行滑索等。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户外运动开始从欧美传入我国。近年来,户外运动已经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青年群体中蓬勃展开。户外运动具有探险性、挑战性和刺激性的特性,可以有效把健身、旅游、探险、娱乐、人际交流紧密结合起来。由发展户外运动活动而衍生出来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已日益成为推动户外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从上个世纪90年代2002年,桂林市的户外运动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从2003年开始,桂林的户外运动风起云涌,“户外桂林”这一旅游品牌正在崛起。目前,桂林市已有10多家专业从事户外运动的俱乐部和组织机构,这为当地发展户外运动提供了有利保障。本文立足于桂林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的研究调查,力求拓展桂林市户外运动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利用桂林丰富的户外游憩环境,为桂林户外运动产业开发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桂林市户外运动产业开发现状分析

1.桂林市户外运动路线的选择存在有差异

由于受时间、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的限制,桂林市户外爱好者多是参与的是近距离型(这里的距离指旅游者的居住地与旅游目的地间的距离)户外运动,项目包括在桂林市内及周边12个县的人民广场、公园、体育场馆、社区进行太极拳、健身操、登山及晨练活动。与桂林市周边户外运动人数爆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远距离型户外运动还没能被大众广泛认识。虽然户外运动的魅力已经吸引了部分先行者,但是许多人对户外运动的认识还停留在“郊游”的层次上,他们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参加那些路途遥远且艰苦、惊险刺激、对体能和意志要求都较高的活动。目前,项目包括登山、野外徒步穿行和漂流的近距离型户外运动备受桂林户外爱好者青睐。

2.依托户外运动节事,不断提升“户外桂林”品牌

近年来,桂林市已逐渐发展成为户外运动者的天堂。不少国内外公司都喜欢选择在桂林进行拓展培训。例如,2005年11月,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在桂林开展拓展培训活动。桂林市当地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已经与广东、北京、上海等国内俱乐部,以及法国、荷兰等国际品牌俱乐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桂林市现已举办过多项户外运动赛事,如2001年全国第二届攀岩大赛暨全国攀岩金鹰赛、2005年全国第一届自然水域漂流大赛(第三站)、2006年中国(桂林)户外运动联盟群英会暨首届户外运动邀请赛。这些赛事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户外运动俱乐部和运动员的参与,还提升了桂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为了提升“户外桂林”旅游品牌内涵,有关户外运动的专题大会、论坛、展览等也纷纷启动,例如,2007年中国(桂林)户外精英论坛暨户外用品展示会、2007年桂林户外运动发展与环保研讨会等。

二、当前桂林市户外运动产业开发的评价

1.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经营模式概述

目前,桂林拥有康美运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唯盛户外休闲用品有限公司、零公里户外运动设计室、旗云户外俱乐部、黑鹰俱乐部、飞雨狼自行车俱乐部、龙行天下户外俱乐部、雅努斯、探险者等10多家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其中,多数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经营性质都是商业性质,而高校中的各种登山协会、学生社团则多是公益性组织。从经营模式看,桂林市各俱乐部经营和组织机构的经营模式大致可分以下两种模式:一是户外用品卖场+户外运动俱乐部,主要经营户外用品,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户外活动,促进相关商品销售。二是网络式户外运动俱乐部,它借助网站在线服务和互动吸引着大批参与者;在网站的功能板块中,论坛则是组织者与参与者双向交流的场所和网络传播条件下公平参与的虚拟社区。实现中,正是网络的这种互动性,使得网络式户外运动俱乐部在推广和组织户外运动方面更显现出优势。

2.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桂林市只有少数户外运动俱乐部在体育系统内注册;其余大部分为工商注册且名称无“俱乐部”的字样。由于相关监察职能部门只对已注册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实施监管,其后果是大大弱化了具体职能部门的管理力度。二是对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的资质认证及培训体系尚未建立。目前,大部分户外俱乐部和组织机构没有通过资质认证,导致其不能提供可靠的专业技术保障;教练或领队多是户外运动的先行者,他们中只有较少的一部分人接受过正规的行业指导和技术培训。三是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缺乏对专业户外保险的认识。户外运动教练(领队)的专业素质和户外生存能力、俱乐部参险性质也一直是户外爱好者关注的焦点。据相关调查显示,只有部分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有登山户外运动专项保险,其他投险的种类多是旅游意外险。四是有些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打出的只是“户外运动”的口号,项目内容只是旅游性质和探险性质相结合的户外拓展,并未能突出“体育”、“运动”的特点。五是服务意识上缺乏对户外参与者体验式需求的满足,户外爱好者在体验过程中将丧失旅游的主动能和积极性。

三、桂林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1.实现桂林户外运动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

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有着十分丰富的户外游憩环境。发挥桂林市户外运动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进行产品细分策略,无疑是优化桂林旅游结构的重要途径。依据户外运动资源的性质比较,桂林户外运动产品类型可分为:一是康体健身类,如温泉保健等康体保健项目,越野跑、登山、马拉松比赛、太极拳等群众体育健身项目;二是休闲娱乐类,如自驾车、高尔夫、水上娱乐项目等;三是探险求知类,如森林探险、猎奇、攀岩、漂流等;四是项目拓展类,包括企业培训、员工素质拓展等个性化产品;五是赛事参与类,如公园定向赛、攀岩赛、山地自行车赛等户外运动赛事产品;六是民俗体验类,如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俗风情的参与、体验。此外,也可根据人群的特点划分出青少年类、中青年类、老年类桂林户外运动产品。

2.拓展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的市场空间

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以适应广大户外爱好者的旅游需求,是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当前发展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拓展其发展空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共享和整合优势资源,结束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散乱局面。通过组建桂林户外联盟、开展户外嘉年华等形式,把“户外桂林”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其次,加强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的合作。一方面,将旅行社在订房、订票等方面的优势与俱乐部的优势结合起来,设计出多种类型的户外产品和线路;另一方面,旅游景区可与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合作共同安排游客行程。再次,在考虑目标消费群体时,可注重对青少年户外运动产品进行设计。例如,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状,顺应国家“阳光体育计划”的推广,户外运动俱乐部应适时在暑期推出下列夏令营活动。除了谋求自身的发展,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还可与社会企业团体、户外活动沿途各政府部门、从事野外工作的单位、新闻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活动中获得相应帮助和支持。

3.重视富有户外运动知识与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

当前,桂林多所高等院校培养的各类专业优秀人才(如旅游管理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经济专业等)将作为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后备军。对于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组织机构来说,可通过与各高等院校、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办学合作办学,多渠道、多层次地联合培养各种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对于高等院校等单位来说,一方面,可把户外运动中适合高校开展的项目融合在一起,推动户外运动在高校的全面开展;另一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完善、构建适合普通高校开展的户外运动课,有力地促进户外运动专业人才的就业。在积极引入户外运动教学体系时,桂林市各高等院校等单位可利用郊外或学校周边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其中,理论课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主要讲授户外运动概论、定向运动、生存的技能技巧、户外医学、饮食卫生、危险因素、自救求救的基本知识;实践课则可注重学生户外技术、技能及生存技术、技能的培养,尽量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技术自己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及应变能力。

4.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户外运动

不断增加的户外运动需求将会导致对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的工具的需求,户外产品的销售额随之也会相应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户外运动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逐步规范化,形成良性、健康的市场环境,更大地促进户外产品的销售。户外运动的消费包括户外用品的消费和参与户外运动的消费,这两个方面的消费最终将推动体育消费。目前,桂林市市民及广大在校大学生将是户外运动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通过加强宣传和促销力度,使这部分目标消费群体对户外运动的认知度逐渐提高,进而吸引更为广泛的户外运动消费群体,拉动户外运动旅游消费。

桂林充分把握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机遇,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联合促销,积极动员与社会各界进行的广泛合作,无疑可进一步提升户外活动的影响力,继续做大做强“户外桂林”这个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杨汉等:高校体育课程――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

[2]门传胜:沈阳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3)

[3]韩冰路紫:户外运动网站论坛功能评估及其互动作用对个人出行行为的导引[J].人文地理,2007(1)

[4]李丁姜桂琴:高校开展登山运动的实践与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8)

上一篇:浅析我国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 下一篇:青岛中山路历史商业街区的保护与改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