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导语艺术探求

时间:2022-06-18 02:14:30

中学语文课堂导语艺术探求

导语即课堂教学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用来引入课题,启发诱导的话,他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教学步骤,导语设计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好坏,因此,精心探讨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堂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如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演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语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承上启下。如果把整个教学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的话,那么,导语就是联接每个阶段的中间环节,它起着衔接、过渡或内容转换的作用。它“承上”就是把每堂课纳入整个教学内容的系列和教学行为系统,把这堂课看作是已经学过的内容的自然延伸,和已经进行的教学活动自然发展;它“启下”就是把学生引入新的内容、新的训练中,给学生的认识过程增加新的刺激、新的兴奋点,使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新环境,新问题的吸引下,得到新的充实或调整,导语是联接教程和教程之间,阶段语阶段之间,课与课之间桥梁,它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由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和教学过程的行为系列决定的。

二、诱发兴趣。导语在激发学习兴趣发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首先,导语可以打破学生对教材、新内容的陌生感、疏远感。往往采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活见闻,尽量缩小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使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使疏远的变成亲近的,以增加学生对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和信心;其次,导语可以为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思维线索指航导向,这表现在有意识的设置疑问和悬念,有目的提供或暗示思考路线等,使学生的认知欲望处于跃跃欲试,非追问到底而不罢休的积极状态;再次,导语可以消除学生的延续思维和心理定势,使他不停留在上一堂课的回忆上,而是专注于新的内容,新的问题,养成敢于对新的问题、新的挑战的勇气,这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调动自己的 内在因素,主动的充当学习角色,在新一课的学习中,去探索、去思考,从而获得精神满足。

三、创设情境。课堂教学除去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外,还有课堂的具体情境也起着作用。课堂情境主要指课堂教学的气氛、基调,它是由师生两方面的情绪、精神状态等心理因素构成的。导语,往往是以饱含感情,形象主动语言,为课堂定下基调,哪种感彩从 而制造出什么样的课堂气氛,可因文而异,必须与教材基本情调一致。导语创设课堂情境的作用,是由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在欢怅、轻松的气氛中便于学习那些思想境界高尚,充满思辩色彩的内容,在悲痛、沉郁的气氛中,便于学习那些怀念烈士,继承遗志的内容;在高涨、昂扬的气氛中,便于学习那些富有战斗精神的内容,等等。导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极力制造与内容一致的情境气氛,就有学生设置了浓厚的心理氛围。如,我在讲《我的老师》就设计了这样导入语:“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把老师比作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从上学到现在,有很多的老师教过我们,这些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帮助,鼓励,老师的感情,我们永远难忘。今天,我们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回忆他的小学老师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在这种心里环境下,学生产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之感,情绪高涨起来,认知心理积极活跃起来,导语极力创设这种课堂教学的气氛和基调,实际上就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精神基础和心理条件。

四、揭示主旨。课堂教学的导语往往开门见山,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课文的主旨,并以此来明确提出本堂课的新任务。或者从介绍背景谈起,或者抓住课文的关键片断或重要问题,以此为焦点和出发点,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这种导语实际上起到了牵牛鼻子或者提纲挚领的作用。它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导到教学重点上来,启示学生:入门进室就要抓住关键。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说:“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画面,里面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时要细心体会,文章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切具体,要注意作者是怎样谴词造句的”这种导语既有启迪性,又有涵盖力,既引起思考,又能把握思考的趋向,因此有着胸怀全局、高屋建瓴的气魄。导语的这种揭示主旨的作用,是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的,而不及指示着教师的行为,而且规定着学生的行为,使整个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循序进行。

五、引出思路。导语作为一堂课发出的第一条信息,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和理智,目的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它或者巧妙地确定思考点(即问题),或者由此及彼,为学生展开思考,联想提供某些线索或暗示。因此,导语不仅为一堂课的进度做好各铺垫和埋伏,而且为学生的思考路线指明方向。它体现着教材的基本思路,包含着教师的教学意图,为学生发挥自己的智能敞开大门铺平道路,这种导语往往设置一个悬念或者一个谜语,诱使学生去揭示悬念和谜底揭示的过程。当然需要教师的指点,但要重要的是必须靠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当然,导语的这些作用综合于一体。而导语的共同作用就在于:以一定的教学内容力激发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如注意、兴趣、情感、思维等心理因素,形成综合的心理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好的导语犹如一首乐章的优美动人的序曲,一出戏剧的钩人心魄的序幕,一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开头,一堂课开始,教师如能设计一个好的导语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上一篇:运用幽默的语言给作文增光添彩 下一篇:给学生一个多彩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