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里见秋风

时间:2022-06-18 11:45:35

洛阳城里见秋风。

想起了《世说新语》里那个叫张季鹰的,苏州人,爱喝酒,在洛阳城看到碧云天、黄叶地,洛浦秋风起,就想念江南的菰菜和鲈鱼,放着“东曹掾”不做,走人了。

《晋书・文苑列传・张翰》里的解释是,苏州的菰菜羹和鲈鱼脍很好吃,馋得小张“官”也不要了。

菰菜,其实就是茭白,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嫩茎称“茭白”、果实称“菰米”,在洛阳的夹河(伊、洛河之间偃师的佃庄、翟镇、岳滩)一带,河畔塘边,是很常见的。赤脚随便在水里一捞,三下两下扯去外面的绿衣,就露出里面白白的竹笋一样的东西了,咬在嘴里,水灵灵、脆生生,不难吃,但也不觉得有多好吃。

洛河边长大的孩子,捉鱼、摸虾带狗刨,对洛河的熟悉,就仿佛自己的左手摸右手。吃过洛河的鲤鱼、草鱼,以清蒸最好,尤其是揭笼的那一刹,扑鼻的清香,清水出芙蓉般的诱人;吃过洛河的河蚌、螺蛳,以腌制最佳,配上九月刚出土的花生,满口都是肥而不腻的咸香,是秋天不可多得的美味;也吃过洛河的泥鳅、黄鳝,以红烧最妙,斗地主“斗”到半夜,一盘鳝段儿,满嘴流油,吃得那叫一个“馋”啊……

伊河的鲜藕、洛浦的鲤鱼、邙山的柿子、东山的核桃,洛阳的秋天,不缺吃的,更不缺好吃的,哪一样都不比苏州的鲈鱼脍差。鲈鱼的做法不外乎清蒸、红烧和炖汤,那年去苏州旅游,在观前街的碧凤坊特意点了一道清蒸鲈鱼,据说是张季鹰的口味,吃起来松松软软的,觉得也不过尔尔。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换成洛阳的你身在苏州,当秋风起时,江枫渔火愁得你睡不着觉,夜半钟声敲得你浮想联翩,你会不会想起洛阳的种种好来?人民西路迎宾馆南侧的东关牛肉汤、爽明街老洛一高边上的陈记驴肉汤、洛八办隔壁的南关杂肝汤……答案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还是洛阳好,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也都是流浪。

张恨水先生说,洛阳是个很男人的地方。为了菰菜羹和鲈鱼脍而放弃锦绣前程,总觉得张季鹰不够男人。但我却理解小张的做法――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神马都是浮云,有什么还能比故乡的一碗烩面、一碗羊杂汤更让人理解人生的酣畅淋漓和真实具体呢?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老城西大街的高记丸子汤不错,突然间,很想请张季鹰去撮一顿……

(水为佩摘自《现代青年・细节版》)

上一篇:天趣不可横剪 下一篇:有根之爱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