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房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8 10:44:39

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房中的应用

我国是中药材生产、使用大国,中药饮片经煎煮制成汤剂是中药最传统的使用方法。中药配方颗粒是即冲即饮的颗粒形式,使用方便,解决了患者熬药之苦和节日外出旅行携带不便的因素。

中药配方颗粒是运用现代制药工艺[1],将传统饮片制成中医临床上可随证加减、即冲即饮的颗粒形式,加工过程在药厂完成,医院只进行调配工作。随着对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院于 2013年3月引入中药配方颗粒及现代化药房设施。经过半年的实践,这种新概念、新技术、新设备、新的调剂方式逐步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所认识和接受,我们在工作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新型调剂模式介绍

1.1设备介绍 为了开展配方颗粒的工作,我院配备了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中药房。它由药柜、专用药瓶、调剂设备、药袋盘、封口机等主要设备组成。其中每个药柜有 208个药格,每个药格均有红黄两套指示灯,可以同时支持两张处方的操作;专用药瓶的瓶身和瓶盖均带有条形码,调剂时由机器控制瓶盖的开合完成调剂工作[2];药袋盘由两部分组成,下部承载药袋,上部为28个空格,并与药袋对应,药物颗粒由药瓶经药盘上的空格进入药袋。调剂设备与电脑相连,执行电脑发出的指令。调剂每一味药品时,扫条形码后均会有语音提示,如所扫药品条码不在处方内或已调剂过,电脑均会自动识别并用语音提示,所以不会出现误调、重复调剂的情况,保证了调剂的准确性。

1.2操作模式 安装药袋于药架盘上-从HIS系统下载并确认生成调剂处方 -在调配机上安装药袋盘-根据药柜上显示灯提示取[3]下药瓶-在调剂设备上扫描条形码-确认药瓶-称重药瓶内颗粒重量-将药瓶放置到调剂位置-按调剂按钮-调剂完成取下药瓶并放回药柜-取出药袋盘并将药袋封口 -发药

2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2.1根据工作量配备设备及人员 我院目前配备了1个配方机,2组药柜。在候药高峰期已出现候药时间过长的情况,根据配方机的操作流程特点,我认为每 1 个调配机应配备 2人,以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此外,在处方数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可酌情再配置1个配方机。

2.2对房屋、场地要求较高 由于中药配方颗粒采用提取、浓缩、制粒等工艺[4],极易吸潮,使颗粒流动性差,导致调剂计量不准,甚至于变软、结块,无法调剂。因此在配置调剂室时,必须做到房屋密闭,并安装空调和除湿机。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室内温度控制在 25℃以下,湿度控制在 40 %以内,就可以正常工作。

2.3严格核对程序 鉴于配方颗粒经提取加工后没有饮片的鉴别特征,一经调配无法分离。这就要求我们保证每一个调剂环节的准确性,由于调剂设备已经设置了相关监测程序[5],任何不规范操作都会使机器发出提示并拒绝执行,所以下载处方环节就成为发生差错的唯一环节。必须严格执行调剂的规章制度,一人下载处方,另一人核对无误后才能开始调剂,同样调剂结束后也必须再次核对配方机和处方上的信息,确认一致后方可发药。

3操作技巧

3.1准备软毛刷 用软毛刷及时清洁调剂瓶口,避免药物细末附着在瓶口引起污染影响调剂;每次调剂完毕,在药袋从调剂药盘取下之前,均要将残留在药盘口的颗粒用软毛刷刷入袋内,以保证每剂药的计量准确。

3.2及时清洗 调剂药盘要做到一人一清洗,自然晾干,以确保调剂过程中药盘上无其他药品残留。

3.3认真观察 虽然调剂机器在工作时应在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但我建议打开调剂台盖,在可视状态下调剂[6],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出药不畅或空转药盘等情况,以保证调剂质量。

3.4日常管理 利用机器本身的功能进行多项管理,例如货位查询、补货、调剂日志查询等。

中药配方颗粒进入了我院的时间并不长但它的确给患者带来了方便,同事也对药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配方颗粒的特点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是临床药学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愈东 ,李志伟;中药颗粒剂(中药免煎饮片)探讨[J].航空航天医药,2005.02.

[2]张兆旺,孙秀梅,张琦新,张学兰;中药饮片改革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02.

[3]黄建平,吴美丽;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与中药饮片对比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4.01.

[4]原思通,杜海燕,夏坤;中药复方汤剂分煎合煎对溶出效果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07.

[5]方道硕,吴纯洁;中药浸膏颗粒饮片的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06.

[6]聂凌云,曹红,刘文尧,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茵陈注射液中栀子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1997.06.

上一篇:曲马多、氟哌利多自控镇静镇痛术应用于耳鼻喉... 下一篇: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