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

时间:2022-06-18 09:44:35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28-01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现代化课堂教学中一种潜能深厚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思想情操是一种良好的运作机制。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要心中有数

要心中有数,即有一定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成员一般控制在4至6人,组员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以保证组员之间不但可以在知识学习上,而且可以在情感上互相影响,取长补短。由于是一个小集体、小社会,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技能,也就是说要有一定准备和必要的训练。比如教师要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是有用的,它是如何展开的,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有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当然,这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习得的,要有意识的长期培养,潜移默化,长期熏陶。除外,还要在小组合作前,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述。讲述的目的主要有三: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告诉学生他们会学习什么,他们必须掌握什么;3.将新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学生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既然所有这些合作学习的类型都采用了一定数量的独立学习,那么我们要善于促进学生的独立学习。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我们学过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性质;学生独立举例推导;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惑时,再设置合作,相互质疑问难,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共同解决。

三、要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异质性混合小组为多,组员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组成小组成员时,一些学优生出于小组荣誉的考虑,会拒绝或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此时教师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并要激发其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学优生凭借其优良的素质,很有可能在小组中扮演着核心人物,主宰着整个小组。为了不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变得更加胆小怯弱,避免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被动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建立起“我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自尊性。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发扬,以扬长避短,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教师对学优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鼓励他们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协作友谊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举止更为得体,更能尊重他人,更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自身的价值。从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加团结,思想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如具备对异质性小组进行、调控、促进等组织技能,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通过新课导言的设计,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在合作学习中,要巧妙地把你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行为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从而激活学生的互动技能和社会技能。在合作学习中要尽量多走动和观察、倾听,必要时可进行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想知道圆面积计算的热情;合作探究圆面积公式推导;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相互质疑问难,并不断修改补充完善,总结概括。

五、评价与激励相结合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运用恰当,能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产生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很多,可采用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达到碰撞、对接、融洽、升华的较高境界。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同学间的合作效能,我采用了一系列的竞争方法。如表扬激励法、小组夺星制、评选最佳组长、最佳组员、最佳合作伙伴等。具体做法是:在课堂上,对学生多用“看看哪一组表现最好”,“××小组的同学真会动脑筋”,“××小组可不能落后哟”,“××小组同学进步很大”,“××小组的回答真精彩”等激励性话语,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把小组合作学习中成果具体量化,进行评比,给予公布。每周让同学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组长、最佳组员、最佳合作伙伴等,带动全班同学向他们看齐,通过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小组合作,形成有效合力,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提高。

经过具体的实践,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了一种非常和谐友好的伙伴关系,相互关心,互相帮助,数学学习热情高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都要符合课程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发挥其优势,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为目标。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中学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