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浅释生活美学

时间:2022-06-18 04:10:42

以小见大――浅释生活美学

摘要:生活美学是在当代“审美泛化”的背景下,美学研究的一种新趋向。它把美的始源、存在、本质、规律、意义等直接安放在人类感性的、具体的、生动的日常生活之中。本文从食之美、衣之美、住之美和行之美四个方面对生活美学作初步的描述,在生活中感受无所不在的美。

关键词:生活美学;食之美;衣之美;住之美;行之美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93-02

长期以来,美学往往是从哲学角度切入,并以高雅艺术居于审美活动的主流地位为依据。它所关注的是美的本质、美感、审美规律、审美心理以及艺术形态中的美与丑等问题。随着当代“生活审美化”与“艺术生活化”愈演愈烈,走向此在,回归生活,重构一种“活生生”的当代美学成为一种新的趋向。刘悦笛先生提出“生活美学”新主张,在生活美学提倡者看来,美既不高蹈于人类生活之上,也不隐匿在人类生活背后,美的始源、存在、本质、规律、意义等直接安放在人类感性的、具体的、生动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生活美学之“食之美”

许慎《说文解字》卷四上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对“甘”的解释是:“甘,美也。从口含一。”“味”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原是指食物酸甜苦辣的味道。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人对美的感受――至少是有关美的最初启迪――与“吃”相连。

(一)品出自然生命的味道

《红楼梦》博大精深,关于饮食的描写自然也很精彩,如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出现了一道非常著名的菜――“茄鲞”。曹雪芹用不少的笔墨来写这道菜,有对少时美好生活的怀念,有对贾家奢华生活的揭露,但在客观上也写出了脍不厌细的食之美。四十九回湘云芦雪庵大吃鹿肉,更是野中带雅,是“真名士自风流”。

落到生活中,一碗简单的米饭,也可以像珍珠一样,颗颗晶莹;新雨后绿油油的春韭,做一盘小菜,也会满口生香……我们时常眷恋的不是昂贵的山珍海味,而是这平常生活中自然的一饮一食,于其中我们品得出生命淡淡的味道,有一些特别的感动。

(二)慢下来,才会“味”出美

上世纪30年代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中对工业时代多有讽刺。比如工厂为了让员工缩短吃饭时间获取更多剩余价值,设计出一种“吃饭机器”:员工坐在工作的地方,机器把面包塞进他的嘴里,然后倒入汤,接着一条毛巾甩过来把他的嘴巴擦一下。内容很好笑,但发人深省,尤其当这渐渐成为我们现在生活的一种状态时。

我们渐渐失去了“品”,失去了“味”,取而代之的是“吃饱”,是“塞满”。汉语里有一个字用得很好――“熬”――小火慢慢地去炖,其色、其香、其美就慢慢弥漫开来,美不可言。

(三)“游刃有余”之美的体验

时代在进步,我们饮食的技法也日益多样和精湛,但仅仅是止于“技”,很难由“技”而“道”。这一点,庄子的“庖丁解牛”说得极好,那是庄子讲美学最动人的一段。其原文曰: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p,砉然响然,奏刀d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二、生活美学之“衣之美”

关于“美”字的起源――或者说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起源,除了“羊大为美”的解释外,萧兵《楚辞审美观琐记》中提出了“羊人为美”的说法,李泽厚、刘纲纪也表示认同。李泽厚、刘纲纪指出,从甲骨文、金文看,认为“大”是正面双臂侧举、两腿分开而立的人,是在进行图腾表演的祭司或酋长,而“羊”则是羊形或羊头的装饰。最初“美”的形态又与“衣”有了密切的联系。

(一)传统服装的魅力――以旗袍为例

说起中国的传统服装,其美的典型当是旗袍。中国人心中是有旗袍情结的,张曼玉在电影《花样年华》中全以旗袍出现,凸显东方女性的美。二十三身惊艳的旗袍,美轮美奂,烘云托月般把东方女性的温婉风韵与古典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旗袍一领一叉中温柔地诉说着妩媚与性感。

(二)服装的体温

孟郊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被吟颂了千年,感动了千年。这“身上衣”定是暖的,不仅仅是因它可以御寒,更多的是因一针一线中织进了母亲的挂念与爱意。这“身上衣”也定是美的,因为美不是冷冰冰的,美也是一种感情!后来诗歌中又有“横也丝来竖也丝”之句,以“丝”谐“思”,进一步细化了这种情感。

三、生活美学之“住之美”

美点点滴滴遍布在生活里,除了衣、食,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便是住了。住,又体现出哪些美呢?

(一)温暖的“家”

东晋诗人陶渊明有两句著名的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家”是什么?源始义是有屋顶可遮风挡雨,有豢养可自给自足;延伸为一个有鸟语花香,充满温情的地方。油漆的木门,鹅卵石的小路;随意地养些花儿,种一竿竹,几棵树;鸟儿在枝头雀跃,鸡鸭在地上觅食;雨来听雨,月满赏月;吱吱呀呀的水井沁出夏日的清凉,袅袅娜娜的炊烟呼出冬天的温暖……这田园诗一般的家,是多么的美!

但是,随着城市风飘进乡村,乡村失去了乡村的宁静,小镇失去了小镇的素朴。道路越变越宽,楼房越盖越多,夜晚闪烁的灯光遮住了星星的光芒……当然,社会要进步,但在现代化的追赶中我们失去了什么?为什么房子越来越大,人却越来越觉得没有了根?从生活美学来讲,这是居住的进步吗?

(二)窗里窗外的风景

美丽的窗户可谓房屋的眸子,房子有了窗,才灵动起来。在悠久的文化沉淀中,东西方都赋予了窗独特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电影《莎翁情史》中,温柔的月光下,年轻的莎士比亚攀着绿油油的藤蔓从小窗爬进了情人的闺房,大胆而浪漫;陶潜的“夏日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悠闲而高致;李商隐在“巴山夜雨”之中,对来日重逢时“共剪西窗烛”的设想,淡淡的伤感中满溢着温情,令人感动……

我们不是诗人,但可以选择“诗意的栖居”;窗子的美,其本身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推开窗子,映入眼帘的是什么,是赏心悦目的景色吗?窗子是一个等待被四季的美景镶嵌的画框吗?钱锺书先生说得好:“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窗实现了屋内之景与外面自然的和谐。

四、生活美学之“行之美”

“行”不仅仅是走路或乘坐交通工具这么简单,在从容的“行”中,我们会看到、听到、感受到很多的美,会意识到生命并不是一定要拼命赶路的样子,可以一边行走,一边欣赏。一个“忙”字――“心亡”,告诉我们,太匆忙,感受美的心灵就枯竭了。在放慢的“行”的艺术中,弯曲的小路和美丽的亭子是很好的印证。

中国古人很有智慧,懂得诗意的生活,懂得寻找和欣赏美,亭子就是一个说明。“亭”的一种解释,“停也”,山腰中或溪流旁常常会有亭子,亭子周围的风景一定很美,而且,这个亭子一定是眺望风景最佳的位置。看古代的山水画,亭子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凡是画亭子的地方,一定是整幅画中景最美的地方。中国有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和湖心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古人游亭赏景,或因亭写诗,或因诗名亭,名人与名亭,相得益彰。

海德格尔将人类生活的世界看作是真理、“诗意”等“安居”其中的“大地”,生活美学使审美和艺术走出了超凡脱尘的精神乌托邦,走向了美与现实的和谐。当然,生活美学的外延和内涵是广大和深厚的,本文仅以较感性的方式,采取以小见大的手法,对生活美学作初步的描述和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庄子,陈鼓应注泽本.庄子(内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上一篇:浅谈“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设计创新... 下一篇: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消费文化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