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字教学与审美教育同行

时间:2022-06-18 01:47:25

让写字教学与审美教育同行

摘 要:汉字是美的,它是中华国粹,其形、音、意无一不美,凝练含蓄。中国汉字其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无穷意境都值得人们细细回味。因此,教学中,我们将写字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在写字教学中让学生挖掘汉字意蕴美,感受汉字形体美,培养书写个性美,欣赏汉字艺术美,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美感体验,让他们对写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写字,并写好字。

关键词:写字教学 审美教育 小学阶段

人们常言“其人如字”,又说“见字如见人”,字的笔画、力度,都显露着一个人的素养及其性格。汉字是美的,它是中华国粹,其形、音、意无一不美,凝练含蓄,婉转千折。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地挖掘汉字的美的因素,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本人尝试着从以下几点去实践:

一、说文解字、活化字形,挖掘汉字意蕴美

1.说文解字

中国汉字其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无穷意境都值得人们细细回味。如在教学“人”字时,可以结合教师的动作演示讲解“人”字的内在美。“人”的撇和捺就像人的两条腿,顶着一颗向上的头,多像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人”字那一撇一捺紧紧地靠在一起,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密不可分,互帮互助。 “人”字向下的两条线,贴着水平线,多像一个双脚踏实地的人在向前走。因此,在写这个字时,人的头要放得正,站得要稳,撇和捺要贴在一起,下面部分要贴在田字格的水平线,并且要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不能一高一低。你看,老师既在讲解“人”的写法,也在引导着孩子如何去把“人”做好。

2.观察联想

我们的祖先用灵巧的双手绘制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汉字图画,把他们的智慧和灵感铸在一个个汉字里,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使人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联想。如在教学“妆”字时,我让学生结合字形,展开想像。学生的想像形象又合理。有个学生说,一个女子做在镜子前面对着镜子打扮自己,她的两只眼睛正在看着自己呢!因此在写这个字时,我引导学生写这个“竖”就要写得直直的,不能把这面镜子放歪了。想像中,我们赋予了汉字生活的气息,激发了他们写字的乐趣。

3.讲述故事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记得在写“合”字的时候,我先给他们讲解曹操在精美的酥盒上写了一个“合”,暗示文武百官“人一口”吃酥的故事的来龙去脉。听完了这个故事,“合”字在学生的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探究教法、掌握规律,感受汉字形体美

1.比较法

运用这种方法,能迅速把握汉字书写的规律,突显事物的特质。在比较中,让学生从相同的字中分析不同之处,从不同的字中找出共同的规律。

(1)异中求同抓关键。如,教学“观、双、欢”等相近的字时,我们重点要让学生掌握的是这些字中相同的部件又,让学生明白当“又”处在左边与别人一起相处时,它懂得谦让,把自己的捺变成了长点,把空间让给别人。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那么,以后相近的字“邓、劝、对”那就不用再重点讲解,学生也明白。

(2)同中察异防混淆。人教版中要求学生会写的生字比较多,如果不加强比较,学生就很容易混淆。如“未”与“末”,让学生在比较中,看清这两个横的长与短,同时,让他们联系生活记忆,“未来的路越走越长”,书写时要下横长,末日到来,日子越过越短,书写时,下横要短。再如:“和”与“香”,它所处的位置不同,书写时也不同。当“禾”在左右结构的字中作部首时,它不要超过竖中线,占字的一半。当“禾”处在上半部分时,要尽量写得舒展,盖住下半部分。

2.概括法

汉字的构造有一定的规律,在指导学生书写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悟”出汉字的书写特点,可以概括为:横平竖直提撇尖,捺角折角就停顿,小小一点要点好,落笔轻轻收笔重。同时,要引导他们注意每个字各部分之间的搭配关系。

(1)长短参差。汉字中凡有重复笔画,其长短、位置必有变化,形成了既协调又富于变化的美感。如“幸”,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看清长短关系,写出字的变化美。一字中若有多横或多竖,一定要有长短变化,左右若有两竖,一般应像小朋友排队时一样,短的在前,长的在后,一字不多捺,有多捺时,其中一捺就要缩成点。为了突出字的参差美,教学重点便是让学生认准并写准主笔,摆好副笔,做到疏而不空,重心平稳。

(2)疏密匀称。汉字布局疏密讲究匀称,形成井然有序之美。写字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上紧下松,里紧外松。”的原则。如“晴”字右半部分多为横画,其间隔大致相等;再如“舞”字上半部分短竖间的距离也较为匀称。

(3)左右避让。汉字的点画构字时互相避让,形成融洽呼应之美。书写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紧右松。如教学"炮"字,右上部分略为右靠,为左边一点腾出书写的空间,而左边一点则上靠,为左边中横留出嵌入的位置。

3.图示法

结构比较复杂的汉字,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合体字中各部分不同的大小比例,使书写比例恰当,匀称美观。教学时,可借助于田字格和结构图来帮助学生分析。

如教学“街”字时,我采用了左中右三个长方形连在一起的图示,教学“蒸”字时,我采用了上中下三个长方形叠在一起的图示,根据字的结构不同辅助简单的图示,立马化复杂为简单,学生观察起来也一目了然。

三、严格训练、贵在坚持,培养书写个性美

1.要求要严格

没有矩,就不成方圆。《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在写字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一尺、一拳、一寸。这是养成良好姿势的一个重要保证。同时,还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这可以提高学生写字的正确率,保证写字的质量。为了保证学生能养成一个好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反复提醒。

2.训练要有度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字。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适当,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用心写字的时间,不要一味地增加机械书写的量。“精雕细刻”一个字,比“胡乱涂鸦”一百个字,进步都要快的多。

3.提笔即练字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每时每刻都练字的意识,做到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就应当一笔一笔认真地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汉字规律,掌握写字技巧,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真正提高写字水平。

四、创造氛围,激励评价,欣赏汉字艺术美

“学书之法,在乎一心。”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情境的暗示、氛围的感染、比赛的激励和榜样的引领,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写字氛围,使教室成为一个静心练字的“场”,使学生感受到写字是一件舒心的有成就感的事,从而做到“以心运手,握笔直书”。

1.利用音乐创设氛围

柔和的音乐让人身心愉悦,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们心疲劳程度降低。从而使注意力又重新回到练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们在轻音乐的环境中写字,身心愉快,心中始终有一种饱满的情绪.避免了习字的单调乏味,写字效果自然也提高了。

2.利用比赛创设氛围

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

(1)作业加分制。很多孩子往往在练字时字迹工整,书写认真,一到写作业时就忘记。因此,在平时的改作中,我把写字跟每一项作业联系起来,做到书写认真的每一次作业加一人,每两个星期进行累计评比,评出最佳书写奖。

(2)考试加分制。每一单元的考试成绩孩子都是无比重视的,因此,在考试时,我对每还子的书写成绩进行打分,优秀者得20分,潦草者甚至要扣分。

(3)自我考核制。每一个星期结束,请孩子翻开自己的作业本,回顾自己的书写,你问问自己,我的作业认真了吗?我的书写工整吗?我比以前有进步吗?同时对于那些虽然写字不够理想,但态度认真,有所提高的孩子给予肯定,鼓足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3.利用展览创设氛围

欣赏优秀作品不仅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也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展示一些名家作品或同龄人中的好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评,还展出每节写字课中的优秀作业,让学生对这些作业评头论足一番。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产生创造美的渴望,从而进一步激励他们强烈的写字兴趣,使这种自我体验得到升华。

在我班,每月进行作业展览,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在学习园地展出。每学期将优秀的书法作品放到班级博客中进行展览,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整个班级也因此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在审美的写字教育中,让学生感受到写字不仅仅是一项作业,更是一项艺术,给我们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的一门有着优秀历史的艺术。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把字写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作为教育者,抓好写字教育工作是责无旁贷的。因此,我们要在写字教学中挖掘、创造美的因素,激发学生追求美、创设美的欲望。

参考文献:

1.曾湘文.书法大字海.[M].海南出版社,1999年2月

2.李家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03年6月

3.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5.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让网络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乐园 下一篇: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