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换乘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6-18 01:02:00

停车换乘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要:近年来,停车换乘作为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一种方式,有效减轻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压力,提高道路的使用率,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一定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我们针对停车换乘的运营效果,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内涵进行描述,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指标权重。

关键词:停车换乘 运营效果 指标体系 权重计算 层次分析法

停车换乘(Park And Ride)设施是指布置在城市中心区,供小汽车出行者长时间停放小汽车、换乘轨道交通进入中心区的某种设施。在西方国家,停车换乘系统已形成交通战略和停车场战略的重要一部分[1]。本文正是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设计和建立了停车换乘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停车换乘设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整体完备性、客观性、科学性、非线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停车换乘运营效果评价指标选取所需考虑的因素较多,我们借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树状的关系结构,运用目标层次分类展开法,将目标按逻辑分类向下展开为若干目标,再把各个目标分别向下展开分成分目标或准则,依次类推,直到可定量或可进行定性分析为止。

2.停车换乘运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停车换乘问题是城市交通系统中复杂的问题之一,通过对指标分析归类,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选取相应指标加以描述。

我们将“P&R运营效果”作为目标层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作为准则层 ,构成准则层的因素记为 ;准则层下的各个因素构成了子准则层 ,构成子准则层的因素记为 ;评价指标体系的第四层是指标层 ,各个指标可记为 。

3.停车换乘运营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我们采取层次分析法(AHP)来计算指标权重。

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通过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各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照支配关系分组,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个因素的重要性,然后综合人的判断以决定各因素性对重要性的总排序。

对于同一层指标,将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评分,依据1-9标度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表。

表1 指标重要度比较评价标度

1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3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稍微重要

5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明显重要

7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强烈重要

9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极端重要

2、4、6、8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3.2 构造指标的判断矩阵

我们对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给出相应分数,其中 列和 列,其中 为权重, 为一致性的比例。认为 时,满足一致性的要求。

我们建立的停车换乘的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社会利益的角度考虑,认为在对停车换乘运营效果的评价中,应首先考虑社会效益,其次是环境效益,最后才是经济效益。

构造社会效益的判断矩阵,我们认为在途时间节省、道路的拥挤成本降低和交通事故损益减少等社会经济性指标较为重要。停车换乘时间、停车换乘距离等舒适性和便捷性指标,没有社会经济性指标那么重要,其中舒适性指标又要比便捷性指标更重要些。安全性指标与上述三类指标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构造经济效益的判断矩阵,们认为营业成本最为重要,停车换乘设施的建立需要大量资金,“低成本高效益”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是营业收入,营业收入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停车换乘设施在运营过程中的维护和检修质量。最后是停车换乘费,合理的停车换乘费用是运营效果考虑的一个因素。

构造环境效益的判断矩阵,我们认为尾气排放量减少,减少大气污染最重要。其次是能源消耗减少,在减少小汽车能源消耗的同时将客运量转移到低能耗的交通工具上。最后是城市绿化面积减少,这是停车换乘设施的建设所付出的公众代价。

3.3 组合权重计算

准则层、子准则层以及指标层,各层次因素权重已经计算出来,而指标层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即为组合权重,其值为各层权重之积。例如: 对于目标 的权重 为 在 下的权重值1乘以 在 下的权重0.06再乘以 在 下的权重值0.54,即 。

由最后的结果可知,P&R运营评价的关键指标主要有:尾气排放量减少 ,道路拥挤成本降低 ,交通事故损益减少 ,能源消耗减少 ,运营成本 ,停车换乘距离 ,停车换乘时间 ,城市绿化面积减少 ,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在途时间节省 。这个指标体系的建立更多的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在构建两两判断矩阵时,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认为上述指标在反应运营效果时更为重要,组合权重的排序也证明了这一点,P&R系统的建立本身就是为社会大众服务,我们希望这个指标的建立可以为今后的P&R方案提供一个评价参考。

4.结语

停车换乘运营指标体系综合了停车换乘中多方面的主要指标,在指标的选取时应尽量选取量化的指标,能够直观准确地反映出评价结果。选取的指标受主观意识影响较大,有些指标的选取并不是很科学合理,还需要进行深一步的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构建两两判断矩阵进行了粗略的权重计算,比较真实地反应了指标的侧重点。

参考文献:

[1].陆蓉,李杰.城市停车换乘设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评价方法探讨――基于AHP模糊综合分析模型[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8,27(4):95-98

[2]张秀媛,董苏华,蔡华民等.城市停车规划与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3].余雪杰,孙佩红,赵红梅.管理系统工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9)

上一篇:浅谈地铁EPB控制系统原理和作用 下一篇:茂名城市地质调查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