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艺术歌曲

时间:2022-06-17 11:24:31

论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起源于德国的一种精致的独唱歌曲,用以区别于民谣。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保留曲目。艺术歌曲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在近代的西方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以深刻的音乐主题,丰富的作曲技巧,浪漫的音乐风格,独特的钢琴伴奏以及精美的歌曲语言开创了整个欧洲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文化的历史先河。

中国的艺术歌曲形成于“五四”运动以后,并于20世纪30年展成熟,以萧友梅、赵元任、黄自为代表的作曲家将欧洲的作曲技法同中国诗词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反映时代特征的优秀的艺术歌曲作品,在中西文化交流和民族化和声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使之成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从而掀开了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篇章。现在艺术歌曲多指由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声乐技巧要求较高的声乐作品。艺术歌曲的歌词一般采用名作家和名诗人的作品,由作曲家精心谱曲和谱写伴奏,旋律优美典雅,意境深邃,伴奏音乐精致、鲜明而生动,音乐形象准确,与整首歌曲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在,对艺术歌曲这一概念的理解已不局限于上述范畴。一些优秀的民歌和通俗歌曲,经过艺术加工,如精心谱写伴奏,采用美声唱法在音乐会上演唱,也被视为艺术歌曲。

一、生机勃勃的景象

音乐艺术的发展跟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思想的发展是有联系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开放初期,歌曲创作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发生着转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歌坛上艺术歌曲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艺术歌曲因直抒胸臆而赢得了广大听众,也给作曲家们极大的启迪,涌现出了一批像张枚同词、谷建芬曲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马靖华词、张丕基曲的《乡恋》,乔羽词、谷建芬曲的《妹妹找哥泪花流》等艺术歌曲和具有艺术歌曲特点的电影、电视片的插曲。这些歌曲通俗易懂,旋律简洁明快、轻松活泼、亲切动听、朴实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很强的群众性,这表明中国的艺术歌曲已经趋向成熟。

改革开放带来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使我国的器乐创作又面临了一次严峻的考验。我国作曲家在如何突破西方传统和声固有的模式、在对民族音乐特征的追求、对传统音乐独特的表现方式、审美心理以及内在结构等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比过去又有了很大的突破,创作出许多好的作品,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器乐创作,如关铭的二胡曲《蓝花花叙事曲》、李祥霆的古琴曲《三峡船歌》、叶小刚的小提琴曲《中国之诗》、刘文金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张千一的交响音画《北方森林》、谭盾的弦乐四重奏《风、雅、颂》等。这些作品都以丰富的构想、新颖的音乐语言和大胆借鉴的音乐技法与创新及富于民族特色,而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艺术歌曲发展的特性

(一)本土性

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一方面借鉴了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则更加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契合,将中国诗歌文学、民歌与中国传统音乐技法、欧洲传统音乐技法、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等进行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在对欧洲音乐曲式结构吸收和表现的同时,暗合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形成了许多极具个性的曲式风格。作曲家们在创作艺术歌曲的过程中,努力将欧洲音乐作曲技法和文化审美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合理解决在两种文化交流中存在着创造者与欣赏者之间审美意识形态的矛盾,在借鉴西方音乐精髓的同时,充分肯定其本土性,逐步探索出反映民族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创作之路,让中国的艺术歌曲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二)民族性

艺术歌曲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性,即艺术歌曲之所以流行,还在于这种音乐表现形式本身所具有的与大众文化生活沟通的直接性、简捷性和通俗性。可以说,艺术歌曲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能与群众产生共鸣。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从一开始就具有既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特点。它将中国诗歌文学、中国民歌与欧洲传统技法、中国传统音乐技法,现代创作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方面,将中国传统音调与民族牙口声五声调式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去,而且越来越成熟,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的艺术歌曲创作的新风格。另一方面,作曲家在欧洲浪漫派和印象派音乐和声语言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与具有中国风格的旋律相结合,加强色彩和情感表达。要使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吸取民族民间音调的精华,将其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

通过剖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与其所具有的特性,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在题材的选择、歌曲体裁的复苏、创作技法的探索这几个重要方面显示出的新发展。

上一篇:竹笛与艺术的发展 下一篇:中国舞蹈的历史因素与现存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