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软膏的制备

时间:2022-06-17 10:47:52

Preparation for Burn and Scald Unguent

Deng Shouheng;Cao Fengjun;Lian Yuhong;Wei Juan; Chen Ping

(Renmin Hospital,Hu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yan 442000,China)

摘要: 烧烫伤是临床最常见的损伤,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减轻创面疼痛,透气性好、易于涂布的烧烫伤软膏的制备过程。

Abstract: Burn and scald is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this paper, we contribute a preparation method for a new kind of burn and scald unguent,which could relief pain, increase air permeability and easy to coating.

关键词: 烧烫伤 软膏 制备

Key words: burn and scald; unguent; preparation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323-01

0引言

烧烫伤是临床最常见的损伤,目前对于大面积Ⅰ-Ⅲ度烧烫伤的治疗多采用暴露疗法,即用灯烤或红外线照射治疗,以减少渗出抗感染,对于小面积烧伤则采用药物涂敷暴露或半暴露治疗,这些药物主要有磺胺嘧啶银、硝酸银乳膏、湿润烧伤膏、复方血余炭软膏、米红软膏等。磺胺嘧啶银、硝酸银乳膏属于银离子类药物,缺点是银离子可与上皮细胞的DNA结合,影响上皮化,甚至加深创面,对创面愈合产生负面影响。湿润烧伤膏、复方血余炭软膏、米红软膏在临床上也无法解决疼痛等问题,且都是油性软膏,透气性差,不利于烧伤部位膏药的涂布。故研制一种既能对创面愈合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又能减轻创面疼痛,透气性好、易于涂布的烧烫伤软膏则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1制备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能有效减轻疼痛、透气性好、易于涂布的新型治疗烧烫伤的软膏,其组成成份为:20~50重量份硒化壳聚糖固体分散剂,150~160原料份十六醇,10~20重量份冰片,10~20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90~410重量份凡士林,50~60重量份甘油,5~10%尼泊金无水乙醇溶液15~30ml,加蒸馏水至制剂总量为1000g。具体制备过程为:①固体分散剂制备:采用溶剂熔融法,按1:9,W/W精确称取载体泊洛沙姆188及原料药硒化壳聚糖,先将载体置蒸发皿中,于70℃水浴加热至热融,再加入以丙酮溶解的硒化壳聚糖,不断搅拌至形成均匀透明液体,待丙酮完全蒸发后,停止加热,室温下静置冷却后直接放在真空干燥箱中50℃干燥24h,取出粉碎,过800目筛后,保存在干燥器中备用。②药物溶液制备:取配方量硒化壳聚糖固体分散剂,加2~3倍水溶解,搅拌均匀。取配方量冰片,10~20ml无水乙醇溶解。③油相制备:依次取配方量十六醇、凡士林加热至熔化,并调节温度至70~80℃,保温20~30min。④水相制备:依次将配方量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蒸馏水中,加热至70~80℃,加入尼泊金乙酯,随加随搅拌均匀,保温20~30min。⑤乳化加药:将油相制备物在70~80℃温度下缓慢加入到温度为70~80℃的水相制备物中,随加随搅拌均匀,继续搅拌至温度为45℃时,加入硒化壳聚糖固体分散剂水溶液仍按同一方向随加随搅拌均匀,并持续搅拌3~10min,随后,加入冰片溶液,随加随搅拌均匀,持续搅拌3~10min,并室温放置冷凝,分装后紫外灯灭菌25~30min,即得硒化壳聚糖软膏。

2讨论

已知烧烫伤后的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创面成熟和重建三个阶段,各阶段相互联系并交叉。其中炎症反应阶段在创面愈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创面愈合首先表现为由多种炎性介质介导的局部炎症反应,并同时启动和调控创面修复,使细胞进入增殖修复状态,通过细胞因子的作用,促进细胞增殖及细胞间基质蛋白合成,使创面得以修复和重建[1]。

在本文中,硒化壳聚糖[2]是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活性的低分子量壳聚糖与亚硒酸在酸性条件下,以混合金属离子为催化剂,通过拼合原理制备而成的有机硒,具有硒和多糖的双重功效,理应会对创面愈合过程产生影响,前期研究[3,4]发现其能通过促进细胞分泌TGF-α、TGF-β1、IL-1β、IL-6、IL-8及TNF,抑制NO释放等来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对参与创面愈合的表皮细胞增殖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冰片具有抗菌和安抚神经的作用,以上配方说明硒化壳聚糖和冰片具有较好的治疗烧伤效果,有望开发出一种促创面愈合药。由于硒化壳聚糖水溶性较差,且临床常用的促创面愈合外用药多为软膏剂,故将硒化壳聚糖加工成软膏剂使用较为合适,本文首先将硒化壳聚糖制成固体分散剂,以提高其水溶性,再以硒化壳聚糖固体分散剂和冰片作为治疗烧伤的主要组分,以十六醇,凡士林,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尼泊金乙酯无水乙醇溶液作为制剂辅料制成的W/O型乳膏剂,与市场上已有的烧伤膏相比,其不属于油性膏药,既能对创面愈合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又能减轻烧烫伤创面的疼痛,透气性好和易于涂布,使患者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屈纪富,郝莉,孙薇等.细胞因子在创伤愈合中的变化及其意义的研究进展.创伤外科杂志,2003,5(1):74-77.

[2]孙兰萍,张胜义,许晖.硒化壳聚糖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6,27(2):145-151.

[3]邓守恒,杨敬宁,曹凤军.硒化壳聚糖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一氧化氮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0,29(5):576-578.

[4]邓守恒,张军,姜立东.钙离子一氧化氮在硒化壳聚糖诱导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5):412-414.

上一篇:环城游憩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作用... 下一篇:基于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