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方法中组员招募问题浅析

时间:2022-06-17 08:47:52

小组工作方法中组员招募问题浅析

摘要:小组社会工作与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并称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作为其中之一,小组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在实践小组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技巧时,因为舶来品的原因,难免遇到很多的困境。木文主要从小组组员招募的困难性方面提出小组工作木上化困境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

关键词:小组工作;组员招募;困境

20世纪末,小组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被引进到中国大陆,成为社会工作者必须学习的助人方法。根据小组工作学者克那普卡的理解,小组工作是透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协助个人增强其社会功能,以及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小组或社会的问题。可是小组工作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本土化的困难。小组工作不同于个案,组员招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最明显的。

西方小组工作的操作流程,是在小组活动开始之前,社会工作者需要招募和甄选小组组员。而这一程序在中国本土实践中却相当困难。黄丽华的《团体社会工作》一书将小组类型分为教育小组、社会化小组、成长小组、互助小组、治疗小组和社会行动小组等,在这些小组中只有教育小组这一类型可以较容易实施招募程序,其它类型的小组都较难通过招募的方式找到组员。原因大致是:

一、标签化困扰

社会工作作为助人行为,具有预防、治疗和发展的功能。除了发展功能的小组外,对于治疗、预防功能的小组,组员大多是具有或潜在具有某种程度的社会适应不良的人群。而中国内地较多的小组工作是治疗功能小组、预防功能小组和发展功能小组,目前开展的小组以前两种为多。所以人们对于社会工作或小组工作难免会有刻板印象,认为小组是起治疗和预防作用的,参加小组就代表自己是有问题的人。没有中国人喜欢别人给自己贴上负面的标签,更不会主动将自己归为有问题的人。所以人们对参加小组本身就存在心理障碍,要想用招募海报或其它媒介来招募组员,并非易事。因为这些方式在运用时有可能因为社会工作者这一助人的身份而给潜在组员贴标签。

没有人喜欢被帖上“有问题人群”的负面标签,在中国人眼中“有困难有问题人群”是可耻的,是无能的表现。一旦被他人知道自己有困难,会有一种自认不如人的感受即耻辱感,这在注重面子的中国,是很严肃的事。这就导致人们一般不会主动愿意成为小组组员,真的有了困难也是自我忍受,或者找熟悉的亲戚朋友,很少去不熟悉的团体。所以在中国组员招募并不容易,坚持参加完一个完整的小组更不容易。

二、潜在组员对陌生福利政策的疑惑

在中国主要有两种福利模式,一种是家庭系统内成员之间的互助支持模式。这一模式在农村尤显重要和普遍。另一种则是依靠政府或单位提供社会福利的模式。当人们遇到困难时,很自然地想到已经熟悉的福利提供模式,不管是制度上还是心理上,这两种福利提供模式已经有了合法性。

民间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社会福利模式对人们来说还比较陌生,作为一个新事物,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合法性是把自己包装成“类政府”的身份从而获得的。在城市,人们可以接受NGO提供社会福利这一模式,而在传统中国农村,人们对其认识还是欠缺的。

中国传统的求助关系很少发生于陌生人之间,讲究回报的中国人也不会接受陌生人的帮助,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付出怎样的回报。通常政府都是以行政性手段提供社会福利,小组成员的重要需求都靠制度化方法,并且只是重视问题短期的解决而较少关注受助者的心理和人性的关怀。所以当服务对象用这两种福利提供模式来看待社会工作者这一种全新的职业和全新的助人者身份时会感到陌生而不会轻易接受。

三、家庭观念过重,团结意识淡薄

西方人相对来说重视集团生活,因此个人自愿结成的组织和团体在西方比较容易获得充分发展,并且已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家庭则隐没于“个人―社会”对立的两极之中,作用相对较小。中国人也是信奉集体主义的国家,但大多却是国家主流意识层面,在民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重视“家庭”这个结构。农夫、山泉、有点甜才是中国人所向往的生活。可见中国人在本质上不是集体主义的,也非个人主义的,而是归属于家庭的。对中国人而言,家庭,或者说家族,才是最重要的组织,其他的团体很难真正接受,这也使小组这一社会工作形式在中国的实践造成了障碍,组员的招募更非易事。

四、消极求助文化的影响

在传统中国社会文化中,没有人愿意欠一种债,那就是人情债。人们对于求助行为是谨慎的,也是比较消极的。这是几千年传统社会中自己自足的生活方式和自尊意识所决定的。当一个人与他人之间发生求助关系时,道家的无求思想就可能发生作用,求人者就要考虑求助行为可能带来的人情债。中国道家思想中出世、归隐遇事不求人的自恃自守似乎与西方社会工作中的主动求助理念背道而驰。

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人们谨慎向家庭以外的系统求助,以免被认为家庭或家族没有能力而被歧视。所以,西方社会工作一般是从有需要者的求助开始的,而在中国则可能不能如此进行。由于人们的消极求助心理,助人活动大多从助人者的主动行为开始,那种案主主动求助的模式在中国可能比较少见。

总之,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方法移植到中国社会中时难免遇到了一些社会文化的排斥。小组社会工作方法更加成熟需要局部的变通以适应本土化的要求。作为社会工作者,对人们心理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对理论的进一步学习,对实践的进一步反思,才能实现发展、预防、治疗的小组工作目标。(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华丽:《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再探讨》[J].《社会》2004年12期,第24页

[3]胡玉松:《从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看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安徽文学》2008年第4期,第371页

上一篇:布里斯本文艺之光尽倾城 下一篇:宝宝为什么会慢半拍?